一种桁架上弦杆节点处半封闭空间节点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5802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7:18
一种桁架上弦杆节点处半封闭空间节点构造,包括倒置的节点结构,节点结构两块节点板、两根上弦杆以及两根斜腹杆,两根斜腹杆和两块节点板围合形成底部封闭上部开口的半封闭空间,在该半封闭空间内、与斜腹杆平行的方向固定连接有两块钢筋焊接板,两块钢筋焊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钢骨焊接板,沿钢筋焊接板的宽度方向分别成排设置节点钢筋,节点钢筋沿钢筋焊接板的表面焊接,半封闭空间浇筑填满节点混凝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妥善的解决了钢骨混凝土型钢转换桁架结构上弦杆节点处半封闭空间对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可有效的减少后期钢筋及混凝土施工作业的难度,提高施工质量,施工方便,同时节约施工时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桁架上弦杆节点处半封闭空间节点构造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骨混凝土型钢转换桁架结构上弦杆节点构造。
技术介绍
在钢骨混凝土型钢转换桁架结构施工过程中,转换桁架结构上弦杆节点处因构造复杂,存在一些半封闭空间。常规方法一般采用在“型钢腹板上设混凝土振捣孔及透气孔”的施工方法,这种方法存在钢筋施焊空间小、仰焊操作难度大、时间长;上弦杆节点处半封闭空间位置混凝土振捣困难、难密实,易产生孔洞、蜂窝、疏松等质量问题。因此这些半封闭的空间是混凝土浇筑的死角部位,同时也是钢筋及混凝土施工难度大、质量控制难的施工领域,成为施工急需解决的隐患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桁架上弦杆节点处半封闭空间节点构造,要解决现有转换桁架结构上弦杆节点处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在型钢腹板上开设混凝土振捣孔以及透气孔存在钢筋施焊空间小、仰焊操作难度大时间长,还要解决混凝土振捣困难难密实,易产生孔洞、蜂窝、疏松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桁架上弦杆节点处半封闭空间节点构造,包括倒置的节点结构,所述节点结构包括平行相对设置的两块节点板、分别固定在节点板下部两侧的两根上弦杆以及分别固定连接在节点板肩部两侧的两根斜腹杆,所述两根斜腹杆和两块节点板围合形成底部封闭上部开口的半封闭空间,在该半封闭空间内、与斜腹杆平行的方向固定连接有两块钢筋焊接板,两块钢筋焊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钢骨焊接板,钢骨焊接板把两块钢筋焊接板之间分隔,在分隔开的两个空间内、沿钢筋焊接板的宽度方向分别成排设置节点钢筋,所述节点钢筋沿钢筋焊接板的表面单面搭接焊接,节点钢筋的底部等高焊接在钢筋焊接板的中部,节点钢筋的顶部均伸出半封闭空间,所述半封闭空间浇筑填满节点混凝土,节点钢筋低于节点板上边沿的部分均埋在节点混凝土的内部。所述节点钢筋包括交替设置、直径相同的长钢筋和短钢筋。所述长钢筋与短钢筋的长度差为钢筋直径的35倍和500mm之间的最大值。所述上弦杆为H型钢,包括两块弦杆翼缘板和弦杆腹板,弦杆翼缘板上相对开有与节点板相适应的缺口,节点板固定连接在缺口上、与弦杆翼缘板和弦杆腹板均贴合焊接;所述斜腹杆为H型钢,包括两块腹杆翼缘板和腹杆腹板,两块腹杆翼缘板分别与节点板的边沿焊接,腹杆腹板伸入节点板之间,所述钢筋焊接板与腹杆腹板平行设置。两块钢筋焊接板呈v型,钢骨焊接板位于v型的中间,两块钢筋焊接板的底端分别与钢骨焊接板的底端连接为一体。每块钢筋焊接板的两个侧端分别与两块节点板的内壁焊接,钢骨焊接板的两个侧端也分别与两块节点板的内壁焊接。所述节点混凝土的上表面具有经过凿毛处理的接茬。所述节点结构还包括节点板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的钢骨连接组合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前将节点中的半封闭区域在节点还未安装时就施工完毕形成新的节点构造,形成一个整体构件。本技术将钢筋焊接连接工作由狭小操作空间转移至较大的操作空间处,降低钢筋焊接连接施工的难度,减少上弦杆节点处的剩余钢筋的焊接时间和混凝土施工的振捣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同时无需在上弦杆节点构件上开混凝土振捣孔及透气孔进行混凝土施工,减少穿孔工作量,降低型钢腹板截面损失率;可避免后期钢筋模板支设完毕后,上弦杆节点处的半封闭空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空气无法逸出所产生的混凝土孔洞、蜂窝、疏松等质量问题。本技术便于后期上弦杆节点安装后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妥善的解决了钢骨混凝土型钢转换桁架结构上弦杆节点处半封闭空间对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可有效的减少后期钢筋及混凝土施工作业的难度,提高施工质量,施工方便,同时节约施工时间和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轴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节点板、2-上弦杆、3-斜腹杆、31-腹杆翼缘板、32-腹杆腹板、4-钢筋焊接板、5-钢骨焊接板、6-节点钢筋、61-长钢筋、62-短钢筋、7-节点混凝土、8-钢骨连接组合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2所示,一种桁架上弦杆节点处半封闭空间节点构造,包括倒置的节点结构,所述节点结构包括平行相对设置的两块节点板1、分别固定在节点板1下部两侧的两根上弦杆2以及分别固定连接在节点板1肩部两侧的两根斜腹杆3。节点结构还包括节点板1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的钢骨连接组合板8,所述钢管连接组合板与后续施工中的钢骨混凝土柱中的型钢钢骨连接。所述上弦杆2为H型钢,包括两块弦杆翼缘板和弦杆腹板,弦杆翼缘板上相对开有与节点板相适应的缺口,节点板固定连接在缺口上、与弦杆翼缘板和弦杆腹板均贴合焊接。所述两根斜腹杆3和两块节点板1围合形成底部封闭上部开口的半封闭空间,在该半封闭空间内、与斜腹杆3平行的方向固定连接有两块钢筋焊接板4,两块钢筋焊接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钢骨焊接板5,钢骨焊接板5把两块钢筋焊接板4之间分隔,在分隔开的两个空间内、沿钢筋焊接板5的宽度方向分别成排设置节点钢筋6。所述斜腹杆3为H型钢,包括两块腹杆翼缘板31和腹杆腹板32,两块腹杆翼缘板31分别与节点板1的边沿焊接,腹杆腹板32伸入节点板1之间,所述钢筋焊接板4与腹杆腹板32平行设置。两块钢筋焊接板4呈v型,钢骨焊接板5位于v型的中间,两块钢筋焊接板4的底端分别与钢骨焊接板5的底端连接为一体。每块钢筋焊接板4的两个侧端分别与两块节点板1的内壁焊接,钢骨焊接板5的两个侧端也分别与两块节点板1的内壁焊接。所述节点钢筋6沿钢筋焊接板5的表面单面搭接焊接,节点钢筋6的底部等高焊接在钢筋焊接板5的中部,节点钢筋6的顶部均伸出半封闭空间,所述半封闭空间浇筑填满节点混凝土7,所述节点混凝土的上表面具有经过凿毛处理的接茬,节点钢筋6低于节点板1上边沿的部分均埋在节点混凝土7的内部。所述节点钢筋6包括交替设置、直径相同的长钢筋61和短钢筋62。所述长钢筋61与短钢筋62的长度差h为钢筋直径的35倍和500mm之间的最大值。长钢筋61和短钢筋62之间的设置间距也与钢筋设计间距相同。本技术的施工过程如下:步骤一,在工厂中提前焊接好节点结构运至施工现场;步骤二,在施工现场倒置节点结构,然后在半封闭空间内、与节点板之间焊接钢筋焊接板;步骤三,沿钢筋焊接板的表面焊接节点钢筋;步骤四,在半封闭空间内浇筑节点混凝土,振捣密实;步骤五,在节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步骤六,吊装节点构造至安装位置处再对斜腹杆剩余钢筋进行单面搭接焊接。施工时需要对不浇筑混凝土部位的钢筋及钢骨,用塑料套管及塑料膜进行覆盖,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产生污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12h内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并静置24小时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桁架上弦杆节点处半封闭空间节点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桁架上弦杆节点处半封闭空间节点构造,包括倒置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结构包括平行相对设置的两块节点板(1)、分别固定在节点板(1)下部两侧的两根上弦杆(2)以及分别固定连接在节点板(1)肩部两侧的两根斜腹杆(3),所述两根斜腹杆(3)和两块节点板(1)围合形成底部封闭上部开口的半封闭空间,在该半封闭空间内、与斜腹杆(3)平行的方向固定连接有两块钢筋焊接板(4),两块钢筋焊接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钢骨焊接板(5),钢骨焊接板(5)把两块钢筋焊接板(4)之间分隔,在分隔开的两个空间内、沿钢筋焊接板(4)的宽度方向分别成排设置节点钢筋(6),所述节点钢筋(6)沿钢筋焊接板(4)的表面单面搭接焊接,节点钢筋(6)的底部等高焊接在钢筋焊接板(4)的中部,节点钢筋(6)的顶部均伸出半封闭空间,所述半封闭空间浇筑填满节点混凝土(7),节点钢筋(6)低于节点板(1)上边沿的部分均埋在节点混凝土(7)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桁架上弦杆节点处半封闭空间节点构造,包括倒置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结构包括平行相对设置的两块节点板(1)、分别固定在节点板(1)下部两侧的两根上弦杆(2)以及分别固定连接在节点板(1)肩部两侧的两根斜腹杆(3),所述两根斜腹杆(3)和两块节点板(1)围合形成底部封闭上部开口的半封闭空间,在该半封闭空间内、与斜腹杆(3)平行的方向固定连接有两块钢筋焊接板(4),两块钢筋焊接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钢骨焊接板(5),钢骨焊接板(5)把两块钢筋焊接板(4)之间分隔,在分隔开的两个空间内、沿钢筋焊接板(4)的宽度方向分别成排设置节点钢筋(6),所述节点钢筋(6)沿钢筋焊接板(4)的表面单面搭接焊接,节点钢筋(6)的底部等高焊接在钢筋焊接板(4)的中部,节点钢筋(6)的顶部均伸出半封闭空间,所述半封闭空间浇筑填满节点混凝土(7),节点钢筋(6)低于节点板(1)上边沿的部分均埋在节点混凝土(7)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上弦杆节点处半封闭空间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钢筋(6)包括交替设置、直径相同的长钢筋(61)和短钢筋(6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桁架上弦杆节点处半封闭空间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钢筋(61)与短钢筋(62)的长度差为钢筋直径的35倍和500mm之间的最大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钢周向张禹马广明李航刘洋金哲钱沨井双全沈培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