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施工现场的水回收综合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1568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7:14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水回收综合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回收装置、废水处理装置和废水再利用装置;所述废水回收装置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地下室积水收集装置、养护用水收集装置和其他废水收集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建筑物地下的第一过滤池、第二过滤池和雨水回收池;废水再利用装置包括设置在施工现场的楼层脚手架或塔吊上的高空喷雾装置和工地综合用水子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雨、废水回收,雨、废水处理和水资源再利用三个系统为一体,利用工地上一切可利用的水资源,有效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施工现场的水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回收利用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水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水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宝贵礼物,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日益加强,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已日渐成为国际潮流,而雨水是自然界无偿给人类的宝贵资源,同时由于雨水水质条件较好,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利用价值的水资源。而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由于没有相应的水资源收集利用装置,雨水、施工废水等水资源被直接排入地下的市政府官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因此如果能够合理收集利用这些水资源,将会大大减轻我们国家的用水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对雨水、施工废水等水资源合理收集、处理和再利用的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水回收综合利用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水回收综合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回收装置、废水处理装置和废水再利用装置;所述废水回收装置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地下室积水收集装置、养护用水收集装置和其他废水收集装置;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设置在建筑物四周的集水沟、在建筑物外墙设置的雨水下水口和水回收管道,集水沟、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施工现场的水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水回收综合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回收装置、废水处理装置和废水再利用装置;所述废水回收装置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地下室积水收集装置、养护用水收集装置和其他废水收集装置;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设置在建筑物四周的集水沟(1)、在建筑物外墙设置的雨水下水口和水回收管道(2),集水沟(1)、雨水下水口和水回收管道(2)依次相连,雨水下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网;地下室积水收集装置包括与建筑物后浇带连通的地下积水坑(5)和潜水泵,地下积水坑(5)通过潜水泵和水管与水回收管道(2)相连;养护水收集装置包括设置在建筑物降板结构的雨水篦子(13)以及连接在雨水篦子(13)下方并设置在建筑物施工模架内的排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水回收综合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回收装置、废水处理装置和废水再利用装置;所述废水回收装置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地下室积水收集装置、养护用水收集装置和其他废水收集装置;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设置在建筑物四周的集水沟(1)、在建筑物外墙设置的雨水下水口和水回收管道(2),集水沟(1)、雨水下水口和水回收管道(2)依次相连,雨水下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网;地下室积水收集装置包括与建筑物后浇带连通的地下积水坑(5)和潜水泵,地下积水坑(5)通过潜水泵和水管与水回收管道(2)相连;养护水收集装置包括设置在建筑物降板结构的雨水篦子(13)以及连接在雨水篦子(13)下方并设置在建筑物施工模架内的排水立管(14);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建筑物地下室的第一过滤池(3)、第二过滤池(4)和雨水回收池(6),水回收管道(2)和排水立管(14)均与第一过滤池(3)相连,第一过滤池(3)与第二过滤池(4)相连,第二过滤池(4)与雨水回收池(6)相连,第一过滤池(3)和第二过滤池(4)的出水口处分别设有过滤网,雨水回收池(6)还连接有水排出管道(7),水排出管道(7)上还连接有给水泵;废水再利用装置包括设置在施工现场的楼层脚手架或塔吊上的高空喷雾装置(9)以及工地综合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梓丞高峰唐颖李骏毅胡贇李洋龚毅金文渊龚立谭沙奇李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工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