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地基加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5416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然地基加强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包括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基板,基板包括位于地面以下用于对房屋的墙脚进行支撑的一级加强板和固定连接在一级加强板底面的二级加强板,二级加强板的厚度比一级加强板的厚度小;所述二级加强板位于所述一级加强板底面的中心位置,所述一级加强板和所述二级加强板连接位置设有过渡斜面;所述一级加强板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平衡板,所述平衡板的上表面设有沿远离所述一级加强板方向向下倾斜的斜坡面,斜坡面底面位于地面以下;所述二级加强板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均匀分布的立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不降低与土地的连接强度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水泥的耗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地基加强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天然地基,特别涉及一种天然地基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行业中的地基分为两种,一种是土地表面需要人工加固处理的人工地基,另一种是土地表面不需要人工加固处理的天然地基。天然地基中的土层质地比较结实,承载能力较高,可以直接在该地表上搭建建筑。通常,天然地基也还是会采取一些简单的加强处理,房屋的墙脚下面会浇筑一层对其进行固定支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埋在地面以下,使房屋在土地中形成“生根”式连接,提高房屋与土地的连接强度。一般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会采用传统的梁式结构,即截面为矩形的结构,该结构浇筑简单,但是耗用的水泥比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地基加强结构,其优点是在不降低与土地的连接强度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水泥的耗用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天然地基加强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包括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基板,基板包括位于地面以下用于对房屋的墙脚进行支撑的一级加强板和固定连接在一级加强板底面的二级加强板,二级加强板的厚度比一级加强板的厚度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基板相互垂直,由钢筋混凝土浇筑构成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的墙脚建立在钢筋混凝土框架上面,钢筋混凝土对房屋进行支撑。基板除了承受房屋竖直方向施加的压力外,还会承受与侧面土壤相互挤压的压力,基板与墙角固定连接的位置基本上保持固定不动,基板的下端受到侧向的挤压力后,对上端产生较大的弯矩作用力,合理地采用阶梯式结构,可以在满足基板上端对弯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减少基板的下端耗用的水泥量,节省成本的投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级加强板位于所述一级加强板底面的中心位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二级加强板对一级加强板进行支撑,支撑作用力位于一级加强板的中心位置,一级加强板可以保持更好的平衡,对房屋提供更稳定的支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加强板和所述二级加强板连接位置设有过渡斜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二级加强板受到侧向的挤压力时,二级加强板和一级加强板连接部位受到的应力可以分散至过渡斜面上,减少应力集中现象,降低二级加强板和一级加强板连接部位发生开裂的可能性,提高一级加强板和二级加强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加强板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平衡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平衡板下面的土壤对平衡板底面进行支撑,为基板底面与土壤之间提供额外的支撑面,增大受力面积,提高基板的承载能力。一级加强板的两侧都可以得到稳定的支撑,可以提高一级加强板的稳定性和平衡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衡板的上表面设有沿远离所述一级加强板方向向下倾斜的斜坡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平衡板底面与土壤相抵触,提高土壤对基板的支撑平稳性和承载能力,斜坡面可以使平衡板的横截面构成类似于三角形的形状,朝远离基板的方向水泥的用料逐渐减少,因为远离基板的位置只承受挤压力,靠近基板的部位需要增大其与基板的连接强度,因此,斜坡面在未减小平衡板与基板的连接强度的前提下减少平衡板耗用的水泥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坡面位于地面以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斜坡面上面的土壤可以对其产生向下的压力,可以阻碍平衡板在竖直方向上发生位移,提高一级加强板与土地的连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级加强板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均匀分布的立柱。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立柱可以对二级加强板进行支撑,提高基板的承载能力,立柱的长度可以足够长至穿过软质土层,与硬质土层相抵触,增大基板的承重能力,提高对房屋的支撑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级加强板底面设有矩形槽,所述立柱通过矩形槽与二级加强板插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立柱插接在矩形槽内,立柱顶面与矩形槽的底面相抵触,立柱可以对二级加强板进行支撑,提高二级加强板的承压能力。立柱的侧面与矩形槽的侧面相抵触,二级加强板受到侧向的挤压力时,立柱的侧面对二级加强板进行支撑,阻碍二级加强板发生位移,提高二级加强板的稳定性,提高二级加强板与土地的连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加强板的顶面设有供房屋墙脚插接的墙脚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墙脚槽的槽宽与房屋墙脚的墙厚相同,房屋墙脚的侧面与墙脚槽的侧面相抵触,阻碍墙脚朝侧向产生位移,可以提高墙脚与一级加强板的连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脚槽的底面边缘设有圆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房屋的墙脚对墙脚槽的侧面施加挤压力时,墙脚槽与其底面之间受到的应力可以分散在圆角的表面,可以减少应力集中现象,降低墙脚槽底面与侧面连接部位发生开裂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基板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二级加强板和位于二级加强板下面的一级加强板构成,二级加强板的顶面与房屋的墙脚底面相抵触,一级加强板的厚度比二级加强板的厚度小,可以在未减小基板对墙脚的支撑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的消耗,降低成本;2、一级加强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平衡板,平衡板可以拓展土壤对一级加强板地面支撑的支撑面积,增大基板的承重能力,土壤对平衡板进行支撑,使基板两侧均受到支撑力,更加平衡和稳定;3、二级加强板下面设有对其进行支撑的立柱,立柱可以穿过软土层与硬土层相抵触,提高基板的承载能力,立柱可以间隔设置,总体积比较小,因此不用消耗过多的水泥。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体现斜坡面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体现矩形槽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钢筋混凝土框架;11、基板;111、一级加强板;1111、墙脚槽;1112、圆角;1113、平衡板;11131、斜坡面;1114、过渡斜面;112、二级加强板;1121、矩形槽;2、立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天然地基加强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1和立柱2,立柱2均匀分布在钢筋混凝土框架1下面,立柱2与钢筋混凝土框架1固定连接,对钢筋混凝土框架1进行支撑。房屋的墙脚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框架1的上面,钢筋混凝土框架1对墙脚进行固定支撑,提高墙脚与天然地基的连接强度。钢筋混凝土框架1由相互垂直交叉浇筑而成的基板11围成,基板11内插入有纵横交叉设置的钢筋(图中未画出),用于提高基板11的韧性。如图2所示,基板11包括一级加强板111和固定连接于一级加强板111下面的二级加强板112,一级加强板111和二级加强板112由混凝土一体浇筑而成,可以提高一级加强板111和二级加强板112之间的连接强度,墙脚固定连接在一级加强板111的上面。基板11除了承受房屋竖直方向施加的压力外,还会承受与侧面土壤相互挤压的压力,基板11与墙角固定连接的位置基本上保持固定不动,基板11的下端受到侧向的挤压力后,对上端产生较大的弯矩作用力。二级加强板112的厚度比一级加强板111的厚度小,这样可以在满足基板11上端对弯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减少基板11的下端耗用的水泥量,节省成本的投入。二级加强板112位于一级加强板111下面的中心位置,可以使基板11两侧受力更加平衡。一级加强板111的顶面设有矩形的墙脚槽1111,墙脚槽1111用于插入房屋的墙脚,墙脚槽1111的槽宽与房屋墙脚的墙厚相同,房屋墙脚的侧面与墙脚槽1111的侧面相抵触,可以提高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天然地基加强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然地基加强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1),其特征是: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1)包括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基板(11),基板(11)包括位于地面以下用于对房屋的墙脚进行支撑的一级加强板(111)和固定连接在一级加强板(111)底面的二级加强板(112),二级加强板(112)的厚度比一级加强板(111)的厚度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地基加强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1),其特征是: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1)包括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基板(11),基板(11)包括位于地面以下用于对房屋的墙脚进行支撑的一级加强板(111)和固定连接在一级加强板(111)底面的二级加强板(112),二级加强板(112)的厚度比一级加强板(111)的厚度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地基加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二级加强板(112)位于所述一级加强板(111)底面的中心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天然地基加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一级加强板(111)和所述二级加强板(112)连接位置设有过渡斜面(11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地基加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一级加强板(111)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平衡板(11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天然地基加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东泽天润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