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界鹏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3D 打印地梁模具的地梁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9844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3:24
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地梁模具的地梁施工工艺。该工艺包括制造地梁模具、开挖沟槽、安装地梁模具、安装地梁钢筋笼和浇筑地梁混凝土等步骤。该工艺可显著提高地梁的施工效率,节省人力劳动投入,节省混凝土和砖砌体材料,且3D打印制造出的地梁模具还可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环境效益好,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很明显。

A kind of ground bea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3D printing of ground beam di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kind of ground bea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3D to print the die of the ground beam. The process includes the steps of making the mold of the ground beam, digging the groove, installing the die of the ground beam, installing the reinforcement cage of the ground beam and pouring the concrete of the ground beam. The technolog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floor beam, save labor and labor input, save concrete and brick masonry materials, and the floor moulds made by 3D printing can also use biodegradable materials, with goo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nd obvious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地梁模具的地梁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梁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建筑与基础设施等的基础钢筋混凝土地梁施工时,常采用传统的施工工艺,即地梁处先开挖出一条沟,开挖后沟底夯实并现浇混凝土垫层,然后在混凝土垫层上采用砖等砌块砌筑钢筋混凝土地梁的两侧砖模,然后布置钢筋笼,之后浇筑地梁混凝土,最后将砖模两侧外部的空隙采用土方回填。然而,这种传统的地梁施工方法工期耗时长、强度增长需要养护时间,后道工序介入晚。同时,人工投入大,砌筑成本高。混凝土垫层和砖模的材料耗费非常大,不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土地资源浪费及能耗较高,综合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地梁模具的地梁施工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基于3D打印地梁模具的地梁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地梁尺寸要求,在工厂内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地梁模具并运输至施工现场。其中,所述地梁模具包括2块侧板和底板。所述2块侧板和底板组成槽状结构。所述侧板和底板围设出模腔。2)在施工场地内确定地梁的平面位置。根据地梁的定位开挖容置地梁模具的沟槽,并将沟槽底部找平。3)在沟槽内安装地梁模具,并采取施工临时措施定位。4)在模腔内布置地梁钢筋笼。5)在模腔内浇筑地梁混凝土。进一步,所述侧板和底板的板面上具有加劲肋。进一步,在步骤3)之后还具有回填地梁模具外侧的土方的相关步骤。进一步,在步骤5)之后还具有回填地梁模具外侧的土方的相关步骤。进一步,所述地梁模具分段打印后拼接而成。进一步,所述地梁模具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A.施工速度显著提高;B.人工劳动力投入时间和劳动强度显著降低,节省了混凝土地梁施工所需的混凝土垫层和砖模,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C.3D打印的地梁模具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绿色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地梁施工示意图;图2为地梁模具结构示意图。图中:地梁模具1、侧板101、底板102、模腔103、独立基础或桩基承台2、地梁钢筋笼3、地梁混凝土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地梁连接两相邻的独立基础或桩基承台2。参见图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3D打印地梁模具的地梁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地梁尺寸要求,在工厂内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地梁模具1并运输至施工现场。其中,参见图2,所述地梁模具1包括2块侧板101和底板102。所述2块侧板101和底板102组成槽状结构。所述侧板101和底板102围设出模腔103。所述地梁模具1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2)在施工场地内确定地梁以及独立基础或桩基承台2的平面位置。根据设计要求和定位开挖容置地梁模具1的沟槽和容置独立基础或桩基承台2的凹坑。其中,所述沟槽与地梁模具1的尺寸相匹配。沟槽挖掘到标高后清理槽底松动土方,并将底部采用人工或机械夯实找平。3)在沟槽内安装地梁模具1,并采取施工临时措施定位。4)可在施工现场的钢筋加工场地或在工厂内加工好地梁钢筋笼3以及基础或桩基承台钢筋笼,运输到地梁位置处。将地梁钢筋笼3布置在模腔103内,将基础或桩基承台钢筋笼布置在凹坑内。5)一体浇筑地梁和独立基础或桩基承台2。6)待混凝土浇筑硬化后,进行梁侧土方回填及压实,完成地梁施工。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地梁连接两相邻的独立基础或桩基承台2,地梁位置处为岩石地基。参见图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3D打印地梁模具的地梁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地梁尺寸要求,在工厂内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地梁模具1并运输至施工现场。其中,参见图2,所述地梁模具1包括2块侧板101和底板102。所述2块侧板101和底板102组成槽状结构。所述侧板101和底板102围设出模腔103。所述地梁模具1分段打印后拼接而成。所述地梁模具1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2)在施工场地内确定地梁以及独立基础或桩基承台2的平面位置。根据设计要求和定位开挖容置独立基础或桩基承台2的凹坑。根据设计要求和定位开挖容置地梁模具1的沟槽并找平。3)在沟槽内安装地梁模具1,并采取施工临时措施定位。4)回填地梁模具1外侧的土方.5)现场绑扎并布置地梁钢筋笼3以及基础或桩基承台钢筋笼。其中,所述地梁钢筋笼3放置在模腔103内,基础或桩基承台钢筋笼放置在凹坑内。6)单独浇筑独立基础或桩基承台2和地梁,完成地梁施工。实施例3:在本实施例中,施工现场不需要设置柱下独立基础或桩基承台2,而仅需设置地梁。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3D打印地梁模具的地梁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地梁尺寸要求,在工厂内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地梁模具1并运输至施工现场。其中,所述地梁模具1包括2块侧板101和底板102。所述2块侧板101和底板102组成槽状结构。所述侧板101和底板102围设出模腔103。所述侧板101和底板102的板面上具有加劲肋。2)在施工场地内确定地梁的平面位置。根据地梁的定位开挖容置地梁模具1的沟槽,并将沟槽底部找平。其中,所述沟槽与地梁模具1的尺寸相匹配。3)在沟槽内安装地梁模具1,并采取施工临时措施定位。4)在模腔103内布置地梁钢筋笼3。5)在模腔103内浇筑地梁混凝土4。6)回填地梁模具1外侧的土方,完成地梁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12/201711005803.html" title="一种基于3D 打印地梁模具的地梁施工工艺原文来自X技术">基于3D 打印地梁模具的地梁施工工艺</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3D打印地梁模具的地梁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地梁尺寸要求,在工厂内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地梁模具(1)并运输至施工现场;其中,所述地梁模具(1)包括2块侧板(101)和底板(102)。所述2块侧板(101)和底板(102)组成槽状结构;所述侧板(101)和底板(102)围设出模腔(103);2)在施工场地内确定地梁的平面位置;根据地梁的定位开挖容置地梁模具(1)的沟槽,并将沟槽底部找平;3)在沟槽内安装地梁模具(1),并采取施工临时措施定位;4)在模腔(103)内布置地梁钢筋笼(3);5)在模腔(103)内浇筑地梁混凝土(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地梁模具的地梁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地梁尺寸要求,在工厂内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地梁模具(1)并运输至施工现场;其中,所述地梁模具(1)包括2块侧板(101)和底板(102)。所述2块侧板(101)和底板(102)组成槽状结构;所述侧板(101)和底板(102)围设出模腔(103);2)在施工场地内确定地梁的平面位置;根据地梁的定位开挖容置地梁模具(1)的沟槽,并将沟槽底部找平;3)在沟槽内安装地梁模具(1),并采取施工临时措施定位;4)在模腔(103)内布置地梁钢筋笼(3);5)在模腔(103)内浇筑地梁混凝土(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界鹏齐宏拓
申请(专利权)人:刘界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