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搅拌站用成品输送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495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沥青搅拌站输送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沥青搅拌站用成品输送车,包括车体和设于轨道上的行走装置,所述车体内转动连接有若干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连有驱动搅拌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成品沥青混合料落入成品输送车内后,行走装置启动,成品输送车在轨道上进行运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输送;此时,成品输送车上的驱动装置启动,搅拌轴转动带动搅拌叶片转动;搅拌叶片对成品输送车内的沥青混合料一直进行搅拌,使沥青混合料一直处于动态混合状态,保证沥青混合料均匀混合,保证沥青的质量;防止沥青处于静态时,沥青混合料中大粒径较重的骨料下沉,小粒径骨料上浮从而发生离析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沥青搅拌站用成品输送车
本技术涉及沥青搅拌站输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沥青搅拌站用成品输送车。
技术介绍
沥青搅拌站,也称为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是批量生产沥青混凝土的大型设备,用于满足修筑高速公路、等级公路、市政道路、机场、港口的混凝土需要。沥青路面离析是在指路面某一区域内沥青混合料主要性质的不均匀,包括沥青含量、级配组成、添加剂含量以及路面的空隙率等,从而加速了沥青路面的损害。沥青混合料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当操作易造成混合料粗细集料分布不均,产生离析。沥青搅拌站成品小车的主要作用在于运送物料,通常包括车架、车轮、设于车架上的料斗、设于车架上用于驱动小车的伺服电机,其通过车轮在轨道上行走的方式将物料输送至成品仓或废料仓。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570857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沥青搅拌站成品仓称重小车,包括用于在轨道上行走的行走机构、放置于行走机构上的小车。上述小车的外侧壁上设有复数个压板,各压板下端设有压力传感器,如此设置,结构较为简单、实用性更高。上述小车上设置有导向滑块与导向滑轨,可以控制小车仅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移动,即能够实现称重功能,又能够防止其窜动或平移,从而使得称重更准确,运行状况更稳定。但上述小车在运输成品沥青混合料时,小车中的沥青混合料随着小车的运动,沥青混合料发生上下振动,沥青混合料中大粒径较重的骨料下沉,小粒径骨料上浮,造成沥青的离析,影响沥青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搅拌站用成品输送车,其具有防止沥青离析,提高沥青质量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沥青搅拌站用成品输送车,包括车体,车体上设有设于轨道上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内转动连接有若干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成品沥青混合料落入成品输送车内后,行走装置启动,成品输送车在轨道上进行运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输送;此时,成品输送车上的搅拌轴转动,搅拌轴转动带动搅拌叶片转动;搅拌叶片对成品输送车内的沥青混合料一直进行搅拌,使沥青混合料一直处于动态混合状态,保证沥青混合料均匀混合,保证沥青的质量;防止沥青处于静态时,沥青混合料中大粒径较重的骨料下沉,小粒径骨料上浮从而发生离析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轴转动连接于车体底部,所述搅拌轴与车体底部垂直,搅拌轴的长度与车体内腔的高度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长度与车体内部高度相等,增大搅拌轴的搅拌范围,使车体内大部分的成品沥青混合料得到搅拌,保证成品沥青混合料的搅拌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驱动搅拌轴转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车体底部若干水平设置的驱动轮,任一所述驱动轮分别与靠近该驱动轮的轨道的内壁抵触;所述搅拌轴分别与驱动轮同轴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轮与轨道内壁抵触,车体在轨道上运动时,驱动轮发生转动,驱动轮转动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转动,搅拌叶片对车体内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驱动轮与搅拌轴同轴相连,保证驱动轮与搅拌轴的转动轴线相同,避免搅拌轴发生移动;该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轮控制搅拌轴转动,成品输送车在运动过程中,搅拌轴不停发生转动,不需通过外部电气设备对搅拌轴进行驱动,降低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体内腔的宽度不小于轨道的宽度,所述驱动轮设置为多组驱动轮组,每组驱动轮组包括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的中心点所在直线与轨道垂直;所述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相互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轮与轨道内壁抵触,车体在轨道上运动时,驱动轮发生转动,驱动轮组内的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相互抵触,在转动时两驱动轮相互摩擦,提高驱动轮的转动力,防止驱动轮打滑或卡死;为保证搅拌轴能对车体内较大空间进行搅拌,两搅拌轴之间的距离的一半等于搅拌轴至靠近该搅拌轴的车体侧壁的距离,即两搅拌轴对车体宽度方向进行四等分,此时两搅拌轴的搅拌范围较大;此时搅拌轴与驱动轮同轴设置时,车体内壁的宽度不小于轨道的宽度;若车体内壁的宽度小于轨道的宽度,驱动轮与搅拌轴同轴设置时,驱动轮必然发生重叠,导致驱动轮无法正常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体内腔的宽度小于轨道的宽度,所述驱动轮设置为多组驱动轮组,所述驱动轮组内的两驱动轮的中心点所在直线与轨道垂直;每组驱动轮组包括一个凸轮和一个凹轮,所述凹轮的外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凸轮的外端嵌于连接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轮与轨道内壁抵触,车体在轨道上运动时,驱动轮发生转动,凹轮上的连接槽给凸轮留有运动空间,凹轮与凸轮可自行转动,不相互阻碍;驱动轮转动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转动,搅拌叶片对车体内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车体内腔的宽度小于轨道的宽度,驱动轮与搅拌轴同轴设置时,驱动轮的直径大于轨道宽度的一半,两驱动轮并排设置时会发生重叠,将驱动轮分为凹轮和凸轮,凸轮的外端嵌于凹轮的连接槽内,达到两驱动轮同时并排放置且能自由转动的效果;该驱动装置实现对较小车体内的搅拌轴的控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槽的槽底设有连接齿,所述凸轮的外表面开设有放置连接齿的连接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轮与凸轮转动,凸轮上的连接孔与凹轮上的连接齿相互啮合,增加凹轮与凸轮之间的摩擦力,凹轮或凸轮转动从而带动另一个驱动轮转动,达到同步转动的效果;防止凹轮与凸轮其中一个驱动轮在转动时,另一个驱动轮打滑或卡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设于车体底部四个角处的车轮,所述车轮包括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所述主动轮组内的两车轮之间设有传动轴,所述车体上设有驱动传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启动带动传动轴转动,主动轮组的两车轮转动,从动轮组的两车轮从动,成品输送车在轨道上进行运动;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轴同时对两车轮进行控制,两车轮都是主动轮,成品输送车的运动力较强,运动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轴的数目设为两根,两搅拌轴水平转动连接于车体内部下方,所述搅拌轴的长度与车体内腔的长度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两根水平搅拌轴,两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交错设置,两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与靠近该搅拌轴的车体长侧壁接触,对车体内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设有两根搅拌轴,搅拌轴数量较少,成品输送车整体自重较轻,减小驱动电机的负载,保护驱动电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轴包括分别与两车轮相连的两长轴和设于两长轴之间的短轴,所述短轴的两端固定有垂直于短轴的第一连接块,两长轴朝向短轴的一端固定有垂直于长轴的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远离传动轴的一端连有平行于传动轴的连接柱,连接柱上铰接有连接杆;所述搅拌轴伸出车体靠近传动轴的短侧壁,所述搅拌轴伸出车体的部分固定有传动齿轮;所述车体靠近传动轴的短侧壁上滑动连接有两垂直运动的传动杆,传动杆上设有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驱动齿;两传动杆的下端分别与两连接杆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上的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跟着转动,连接柱在第一连接块的带动下发生转动,连接杆在连接柱的带动下产生运动,传动杆在连接杆的带动下在车体外壁上做垂直升降运动;驱动齿上下运动,带动传动齿轮发生转动,搅拌轴跟着进行转动,搅拌叶片对车体内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沥青搅拌站用成品输送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沥青搅拌站用成品输送车,包括车体(1),车体上设有设于轨道(2)上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内转动连接有若干搅拌轴(3),搅拌轴(3)上设有搅拌叶片(4),所述搅拌轴(3)转动连接于车体(1)底部,所述搅拌轴(3)与车体(1)底部垂直,搅拌轴(3)的长度与车体(1)内腔的高度相等,还包括驱动搅拌轴(3)转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车体(1)底部若干水平设置的驱动轮(9),任一所述驱动轮(9)分别与靠近该驱动轮(9)的轨道(2)的内壁抵触;所述搅拌轴(3)分别与驱动轮(9)同轴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搅拌站用成品输送车,包括车体(1),车体上设有设于轨道(2)上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内转动连接有若干搅拌轴(3),搅拌轴(3)上设有搅拌叶片(4),所述搅拌轴(3)转动连接于车体(1)底部,所述搅拌轴(3)与车体(1)底部垂直,搅拌轴(3)的长度与车体(1)内腔的高度相等,还包括驱动搅拌轴(3)转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车体(1)底部若干水平设置的驱动轮(9),任一所述驱动轮(9)分别与靠近该驱动轮(9)的轨道(2)的内壁抵触;所述搅拌轴(3)分别与驱动轮(9)同轴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搅拌站用成品输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内腔的宽度不小于轨道(2)的宽度,所述驱动轮(9)设置为多组驱动轮组(10),每组驱动轮组(10)包括第一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才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高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