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污水处理系统和调节池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1357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5:5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纺织污水处理系统和调节池,该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池、进水泵房、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竖流沉淀池,所述水解酸化池和竖流沉淀池的底端依次连通有污泥浓缩池和压滤机,所述调节池具有一腔体,该腔体内设置有一隔墙,所述腔体的底部和隔墙的内壁上分布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孔眼,所述孔眼与其布气管中心线成45°夹角,所述腔体的底部凸伸有多个凸条,所述布气管支撑于所述凸条上方。本新型中,布气管通过交错、以及倾斜开设的孔眼,可以实现空气搅拌作用,提高调节效率,另外通过凸条对布气管悬空支撑,使得气流向下形成漩涡,在凸条的阻挡下上升起到加速混流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纺织污水处理系统和调节池
本申请涉及纺织
,特别是涉及一种纺织污水处理系统和调节池。
技术介绍
在纺织生产过程中,其产生的废水中含有毛、表面活性剂等有机物,该废水如果直接排放,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污水处理系统和调节池,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纺织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池、进水泵房、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竖流沉淀池,所述水解酸化池和竖流沉淀池的底端依次连通有污泥浓缩池和压滤机,所述调节池具有一腔体,该腔体内设置有一隔墙,所述腔体的底部和隔墙的内壁上分布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孔眼,所述孔眼与其布气管中心线成45°夹角,所述腔体的底部凸伸有多个凸条,所述布气管支撑于所述凸条上方。优选的,在上述的纺织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调节池的内壁和隔墙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药剂盒,该药剂盒可翻转。优选的,在上述的纺织污水处理系统中,相邻所述孔眼之间距离为100mm。优选的,在上述的纺织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调节池内还设置有爬梯。优选的,在上述的纺织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孔眼之间交错设置。优选的,在上述的纺织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调节池的入口处和进水泵房的入口处分别设置有粗格栅和细格栅,所述粗格栅的栅条间距大于细格栅的栅条间距。优选的,在上述的纺织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粗格栅的栅条间隙为0.02m,所述粗格栅的栅条间隙为0.004m。本申请还公开一种调节池,所述调节池具有一腔体,该腔体内设置有一隔墙,所述腔体的底部和隔墙的内壁上分布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孔眼,所述孔眼与其布气管中心线成45°夹角,所述腔体的底部凸伸有多个凸条,所述布气管支撑于所述凸条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新型中,布气管通过交错、以及倾斜开设的孔眼,可以实现空气搅拌作用,提高调节效率,另外通过凸条对布气管悬空支撑,使得气流向下形成漩涡,在凸条的阻挡下上升起到加速混流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纺织污水处理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调节池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调节池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结合图1至图3所示,纺织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池1、进水泵房2、水解酸化池3、生物接触氧化池4和竖流沉淀池5,水解酸化池3和竖流沉淀池5的底端依次连通有污泥浓缩池6和压滤机7,调节池1具有一腔体,该腔体内设置有一隔墙101,腔体的底部和隔墙的内壁上分布有布气管102,布气管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孔眼,孔眼与其布气管中心线成45°夹角,腔体的底部凸伸有多个凸条103,布气管102支撑于凸条上方。进一步地,调节池1的内壁和隔墙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药剂盒104,该药剂盒104可翻转。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相邻孔眼之间距离为100mm。进一步地,调节池内还设置有爬梯105。进一步地,孔眼之间交错设置。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调节池可以减少水量和水质变动对废水处理工艺过程的影响,另外通过调节池也可以使后续处理构筑物在运行期间内能得到均衡的进水量和稳定的水质,并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该技术方案中,布气管通过交错、以及倾斜开设的孔眼,可以实现空气搅拌作用,提高调节效率,另外通过凸条对布气管悬空支撑,使得气流向下形成漩涡,在凸条的阻挡下上升起到加速混流作用。该技术方案中,水解(酸化)处理方法是一种介于好氧和厌氧处理法之间的方法,和其它工艺组合可以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水解酸化工艺根据产甲烷菌与水解产酸菌生长速度不同,将厌氧处理控制在反应时间较短的厌氧处理第一和第二阶段,即在大量水解细菌、酸化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处理奠定良好基础。该技术方案中,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其净化废水的基本原理与一般生物膜法相同,以生物膜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有机物由微生物氧化分解,废水得到净化。该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风曝气供给,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此时,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的生物膜由菌胶团、丝状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成。在活性污泥法中,丝状菌常常是影响正常生物净化作用的因素;而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丝状菌在填料空隙间呈立体结构,大大增加了生物相与废水的接触表面,同时因为丝状菌对多数有机物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对水质负荷变化有较大的适应性,所以是提高净化能力的有力因素。该技术方案中,压滤机采用机械脱水,采用板框式压滤机,脱水后的污泥运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进一步地,调节池1的入口处和进水泵房的入口处分别设置有粗格栅8和细格栅9,粗格栅8的栅条间距大于细格栅9的栅条间距。该技术方案中,粗格栅是用来拦截污水中大块渣质,保证泵的正常运行;污水经过细格栅后,水中的可见杂质和毛发等一般均可清除掉了。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粗格栅的栅条间隙为0.02m,粗格栅的栅条间隙为0.004m。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纺织污水处理系统和调节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池、进水泵房、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竖流沉淀池,所述水解酸化池和竖流沉淀池的底端依次连通有污泥浓缩池和压滤机,所述调节池具有一腔体,该腔体内设置有一隔墙,所述腔体的底部和隔墙的内壁上分布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孔眼,所述孔眼与其布气管中心线成45°夹角,所述腔体的底部凸伸有多个凸条,所述布气管支撑于所述凸条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池、进水泵房、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竖流沉淀池,所述水解酸化池和竖流沉淀池的底端依次连通有污泥浓缩池和压滤机,所述调节池具有一腔体,该腔体内设置有一隔墙,所述腔体的底部和隔墙的内壁上分布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孔眼,所述孔眼与其布气管中心线成45°夹角,所述腔体的底部凸伸有多个凸条,所述布气管支撑于所述凸条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的内壁和隔墙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药剂盒,该药剂盒可翻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孔眼之间距离为1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污水处理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秋红
申请(专利权)人:菲利张家港特种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