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925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3:31
一种散热风机,包括有一导引单元、一导流装置、一风扇装置以及一太阳能发电单元;该导引单元包括有一基座以及一排气结构,该基座具有一入口连通建筑物内部,该排气结构以可相对该基座改变摆设角度的方式结合于该基座,且具有一出口连通该入口;该导流装置设置于该排气结构上方且具有一导引部面对该出口;该风扇装置固定于该导引单元内部;该太阳能发电单元设置于该导流装置上且电性连接该风扇装置;通过上述结构,散热风机可应用于不同倾斜角度的屋顶上,以确保该太阳能发电单元达到能源转换效率的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风机
本专利技术与应用于建筑物的散热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散热风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散热风机包含有一座体以及一风扇,该座体设置于建筑物的屋顶,并分别连通建筑物内部与外界,且其顶部设有一太阳能发电单元,用以转换能源以驱使结合于座体内的风扇转动,借此引导建筑物内部的气体通过该散热风机而排出于外界,达到散热与空气流通的效果。但是,散热风机装设于屋顶呈倾斜的建筑物上时,将会导致该太阳能发电单元同样呈现倾斜样貌,致使于部分时段无法充分吸收太阳光而影响光电转换的效能。遂有业者改良散热风机的结构,通过多个长度不同的支杆来调整太阳能发电单元的位置。即,配合图1所示,改良的散热风机1包含有结合于屋顶的排气结构2以及设置于该排气结构2上的导流装置3,太阳能发电单元4位于该导流装置3的顶部。使用者安装散热风机1时,便可通过该些支杆5所选用的长度改变导流装置3与排气结构2之间的夹角,以使太阳能发电单元4与地面间维持平行状态,借以确保太阳光均匀地照射以提高光电转换的效能。然而,若导流装置3与排气结构2之间的夹角过大时,易导致导流装置3与排气结构2之间的间距过大而影响气流自室内排出的顺畅性,并导致雨水泼入散热风机1内而降低使用寿命。为此,若有产品改善前述情形,不仅可为消费者提供购买选项,亦可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风机,其可调整相对于装设的建筑物间的摆设角度,以助于引导建筑物内部的热气排出于外部,提高散热效率。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散热风机包含有一导引单元、一导流装置以及一风扇装置。该导引单元包括有一基座以及一排气结构,该基座装设于一建筑物的顶部,具有一连通该建筑物内部的入口;该排气结构以可相对该基座改变摆设角度的方式结合于该基座的上方,且该排气结构具有一出口位于该排气结构顶部并连通该入口;该导流装置设置于该排气结构的上方,且具有一导引部面对该出口;该风扇装置设置于该导引单元的内部,用以抽送该建筑物内部空气依序通过该入口及该出口,并使空气通过该导流装置的该导引部引导而排出于外部。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通过排气结构以可相对该基座改变摆设角度的方式结合于该基座上,以通过该风扇装置将该建筑物内部的热气引入该入口依序排出于该出口而提高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散热风机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散热风机的立体图。图3为图2散热风机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图1沿着4-4线的剖视图,揭示排气结构以可相对基座改变摆设角度的方式结合于基座。图5为图4,揭示排气结构结合于第二结合部的倾斜壁。【主要部件】100散热风机10基座12底板121入口14筒身141第一垂直壁142第二垂直壁143倾斜壁20排气结构22第三结合部24第四结合部26出口30导流装置32顶部34侧板36导引部40风扇装置42转动结构44马达46叶片50太阳能发电单元52接收面P支杆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兹举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请参图2至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散热风机100,包含有一导引单元、一导流装置30、一风扇装置40以及一太阳能发电单元50。该导引单元包括有一基座10以及一排气结构20,该基座10包含有一底板12以及一筒身14,其中该底板12装设于一建筑物的顶部且具有一入口121连通该建筑物内部;该筒身14沿着该入口121的周缘设置并结合于该底板12,且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结合部与一第二结合部。该第一结合部为一第一垂直壁141,该第一结合部垂直连接该底板12且其高度低于该第二结合部的高度;一第二垂直壁142与一倾斜壁143共同构成该第二结合部,其中该第二垂直壁垂142直连接该底板12,该倾斜壁143连接该第二垂直壁142另一端且向上向内倾斜。该排气结构20为上窄下宽的中空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三结合部22与一第四结合部24,该排气结构20以可相对该基座10改变摆设角度的方式结合于该基座10的上方,即,通过该第三结合部22固定于该基座10的第一结合部上,以及通过该第四结合部24结合于该基座10的第二结合部上,并可根据使用需求而将该第四结合部24选择性的结合于第二结合部的顶缘至底缘间的任一位置后再做固定,即,如图4所示与该第二结合部的第二垂直壁142结合,或是如图5所示与该第二结合部的倾斜壁143结合,借此达到选择性的调整该排气结构20与该基座10间的夹角的效果。此外,该排气结构20更设有一出口26位于该排气结构20的顶部且连通该基座10的入口。该导流装置30通过多个支杆P而结合于该排气结构20的上方,于本实施例中,更可通过改变该些支杆P与该排气结构20的结合位置而调整该导流装置30与该排气结构20之间的间距。该导流装置30具有一顶部32、一侧板34以及一导引部36。该侧板34结合于该顶部32的周缘,且环设于该排气结构20外侧,其中,该侧板34的下缘低于该排气结构20的出口。该导引部36呈漏斗状,自该顶部32凹陷形成且面对该排气结构20的出口26。该导引部36表面与该侧板34内面之间的距离,朝向靠近该基座10的方向逐渐增加,且该导引部36的表面为曲面,于其他实施例中,该导引部的表面亦可为平滑的斜面。该风扇装置40结合于该导引单元的内部,包括有一转动结构42、一马达44以及多个叶片46;该转动结构42设置该排气结构20中央部位且一侧结合该些叶片46。该马达44固定于该转动结构42的另一侧,用以驱使该转动结构42带动该些叶片46转动,以将建筑物内部空气经该入口121往该出口26方向抽送。于本实施例中,该马达44为直流无刷马达,较为耐用且寿命较长。该太阳能发电单元50结合于该导流装置30的上方,且直接电性连接至该风扇装置40的马达44,具有一水平向的接收面52,用于接收光能并转换为电能(直流电)输出至该风扇装置40,借以直接提供能源而驱使该风扇装置40动作。该太阳能发电单元50直接电性连接至该马达44的好处,除可减少电池设置及后续电池维修的成本外,更可直接利用不同时间点的阳光强度所导致该太阳能发电单元50所产生的电流差异来直接调整该风扇装置40的转速,而可减少风扇转速控制设备的设置。举例而言,由于中午时的阳光强度较强而容易致使建筑物温度快速升高,但因为中午阳光强度较强,亦会致使该太阳能发电单元50产生较高的电流供予该马达44,进而提升风扇装置40的转速而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反之,早晨或下午时的阳光强度相较于中午时的阳光强度较弱,建筑物温度不会有快速升高的情形,而较弱的阳光强度亦会致使该太阳能发电单元50产生较低的电流,进而降低风扇装置40的转速而可避免过度散热。如此一来,通过上述将该太阳能发电单元50直接电性连接至该马达44的电路设计,适时的调节建筑物的室内温度,即使不设置风扇转速控制设备亦可达到建筑物的恒温效果。以上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风机100的结构设计,当用户安装散热风机100时,即可改变该基座10与该排气结构20之间的夹角,直到太阳能发电单元50上的接收面52呈水平向后,再通过固定件(图未示)固定该基座10与该排气结构20之间的位置。换言之,散热风机100不仅适用于顶部呈水平向的建筑物,亦可应用于顶部为倾斜状态的建筑物屋顶,更可依据建筑物顶部的倾斜状态而调整角度,使太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散热风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导引单元,包括有一基座以及一排气结构,该基座装设于一建筑物的顶部,具有一入口连通该建筑物内部;该排气结构以可相对该基座改变摆设角度的方式结合于该基座,且该排气结构具有一出口,位于该排气结构顶部并连通该入口;一导流装置,设置于该排气结构的上方,且具有一导引部面对该出口;以及一风扇装置,设置于该导引单元的内部,用以抽送该建筑物内部空气,使空气通过该入口及该出口后受到该导流装置的导引部引导而排出于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导引单元,包括有一基座以及一排气结构,该基座装设于一建筑物的顶部,具有一入口连通该建筑物内部;该排气结构以可相对该基座改变摆设角度的方式结合于该基座,且该排气结构具有一出口,位于该排气结构顶部并连通该入口;一导流装置,设置于该排气结构的上方,且具有一导引部面对该出口;以及一风扇装置,设置于该导引单元的内部,用以抽送该建筑物内部空气,使空气通过该入口及该出口后受到该导流装置的导引部引导而排出于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机,其中该基座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结合部与一第二结合部,该排气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三结合部与一第四结合部,该第三结合部结合于该第一结合部上,该第四结合部结合于该第二结合部的顶缘至底缘间的任一位置上,使该排气结构相对该基座改变摆设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风机,其中该第一结合部的高度低于该第二结合部的高度,该第二结合部呈朝该第一结合部的方向向上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风机,其中该基座包括有一底板以及一筒身;该底板设置于该建筑物的顶部且设有该入口;该筒身沿着该入口的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惠仁
申请(专利权)人:翊丰通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