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轴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0758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大型汽车车轴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车轴材料为15Mn2,所述的工艺流程为热成型‑冷挤‑校直‑淬火‑回火‑校直‑抛丸‑机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大型汽车车轴加工方法,严格对各阶段工艺参数进行控制,工序显著减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源损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车轴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工艺领域,具体是汽车车轴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汽车车轴生产厂所生产的汽车车轴的轴体横截面都是方形或圆形。在现有技术中,在汽车、汽车领域的车轴特别是整体式汽车车轴的生产中,由于整体式车轴轴头热旋轧技术的进步和钢管局部预增厚工艺的使用,使用较薄壁钢管所生产的轻量化车轴的轴头性能相当于;有的甚至超过了使用标准厚度钢管所生产的标准车轴的轴头性能。但在中间轴体上,由于壁厚减薄所带来的抗弯截面模数降低而导致的轴体刚性的降低,却成为阻碍轻量化车轴发展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满足标准车轴提高刚性要求,提供了一种高刚性汽车车轴轴体,提高刚性,以达到节能降耗,提高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大型汽车车轴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车轴材料为15Mn2,所述的工艺流程为热成型-冷挤-校直-淬火-回火-校直-抛丸-机加工。1.根据权利要求1大型汽车车轴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淬火是首先将工件升温至615±10℃进行第一次保温,第一次保温时间与工件的厚度成正比,工件的厚度为10mm时,保温时间为0.7~1.2小时,第一次保温一段时间后,尽速加温至800±5℃进行第二次保温,第二次保温时间与工件的厚度成正比,工件的厚度为10mm时,保温时间为0.8~1.5小时,第二次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水冷。本专利技术的大型汽车车轴加工方法,严格对各阶段工艺参数进行控制,工序显著减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源损耗低,材料来源广且价格低廉,容易实现汽车车轴由毛坯到装车使用整个加工处理过程的机械化和一体化,同时热处理温度低,时间短,汽车车轴变形小,尤其是汽车车轴的内部组织和性能配合可以实现理想的组合,汽车车轴的弯曲疲劳强度、抗接触疲劳和抗磨损的能力都大幅度提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其操作步骤如下:大型汽车车轴加工方法,所述的汽车车轴材料为15Mn2,所述的工艺流程为热成型-冷挤-校直-淬火-回火-校直-抛丸-机加工,所述的淬火是首先将工件升温至615±10℃进行第一次保温,第一次保温时间与工件的厚度成正比,工件的厚度为10mm时,保温时间为0.7~1.2小时,第一次保温一段时间后,尽速加温至800±5℃进行第二次保温,第二次保温时间与工件的厚度成正比,工件的厚度为10mm时,保温时间为0.8~1.5小时,第二次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水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大型汽车车轴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车轴材料为15Mn2,所述的工艺流程为热成型‑冷挤‑校直‑淬火‑回火‑校直‑抛丸‑机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型汽车车轴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车轴材料为15Mn2,所述的工艺流程为热成型-冷挤-校直-淬火-回火-校直-抛丸-机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1大型汽车车轴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淬火是首先将工件升温至615±10℃进行第一次保温,第一次保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存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厦新力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