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淑珍专利>正文

一种管材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0341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材打磨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腔左侧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正面的右侧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正面的左侧焊接有滑轴,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并位于第一电机的左侧通过轴承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电机、转盘、滑轴、活动杆、凹槽轮、凹槽、齿轮、齿牙板、滑套、滑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配合,实现了对管材卡紧效果好的优点,给加工人员带来了便利,使加工人员更有效的打磨管材连接处的切面,减少了加工人员的打磨难度,提高了加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管材打磨装置的实用性。

A kind of pipe grind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ipe grind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body, the bottom of the left side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body of the body is welded with a fixed plate, the right side of the front of the fixed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motor through a fixed part,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first moto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disk, and the left side of the front of the disc is welded with a sliding shaft, and the solid is fixed. The front face of the fixed plate is position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first motor, and a movable rod is movably connected through the bearing seat. By setting up the first motor, turntable, sliding shaft, movable rod, groove wheel, grooves, gear, tooth tooth board, sliding sleeve, slide bar, first splint and second splint,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fastening effect to the pipe material, brings convenience for the processing personnel, and makes the processing man more effectively grinding the connection of pipe material.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the grinding difficulty of the processing personnel and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processing personnel, thereby improving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pipe gri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打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材加工
,具体为一种管材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含有较高硬度颗粒的砂纸等)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在管材加工中,切割后的管材连接处会存在大量的粗糙面,加工人员需要对此进行打磨,在打磨前,需要对管材进行卡紧,目前,现有的打磨装置存在卡紧管材效果不佳的缺陷,给加工人员带来了不便,增加了加工人员的打磨难度,降低了加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了现有管材打磨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打磨装置,具备对管材卡紧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打磨装置卡紧管材效果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材打磨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腔左侧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正面的右侧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正面的左侧焊接有滑轴,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并位于第一电机的左侧通过轴承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正面套接有凹槽轮,所述凹槽轮的表面环形开设有与滑轴配合使用的凹槽,所述活动杆的正面并位于凹槽轮的背面套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有齿牙板,所述齿牙板顶部的右侧通过连接块焊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侧均与机体的内壁焊接,所述滑套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夹板,所述机体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一夹板的顶部贯穿通槽并延伸至机体的顶部,所述机体顶部的右侧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正面的左侧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打磨盘,所述机体顶部的左侧焊接有第二夹板。优选的,所述机体底部的两侧均通过支脚架活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表面做橡皮垫缓冲处理。优选的,所述齿牙板的右侧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侧与机体的内壁焊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的左侧与第二夹板的右侧均焊接有保护垫。优选的,所述滑轴的表面与凹槽的连接处设置有耐磨层一,所述滑套的内腔与滑杆的连接处设置有耐磨层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电机、转盘、滑轴、活动杆、凹槽轮、凹槽、齿轮、齿牙板、滑套、滑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配合,实现了对管材卡紧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打磨装置卡紧管材效果不佳的问题,给加工人员带来了便利,使加工人员更有效的打磨管材连接处的切面,减少了加工人员的打磨难度,提高了加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管材打磨装置的实用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万向轮,提高了本装置的灵活性,便于加工人员的推动,设置万向轮橡皮垫缓冲处理,减少了万向轮和地面的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延长了万向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弹簧,便于齿牙板移动的往复性,使齿牙板更有效的左右移动,通过设置保护垫,避免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在对管材固定时,造成的二次损坏,从而保障了管材的完整性,通过设置耐磨层一,减少了滑轴和凹槽之间摩擦力,从而延长了滑轴和凹槽的使用寿命,设置耐磨层二,减少了滑套和滑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延长了滑套和滑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机体的俯视图。图中:1机体、2固定板、3第一电机、4转盘、5滑轴、6活动杆、7凹槽轮、8凹槽、9齿轮、10齿牙板、11滑套、12滑杆、13第一夹板、14通槽、15连接板、16第二电机、17打磨盘、18第二夹板、19万向轮、20弹簧、21保护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管材打磨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底部的两侧均通过支脚架活动连接有万向轮19,万向轮19的表面做橡皮垫缓冲处理,通过设置万向轮19,提高了本装置的灵活性,便于加工人员的推动,设置万向轮19橡皮垫缓冲处理,减少了万向轮19和地面的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延长了万向轮19的使用寿命,机体1内腔左侧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正面的右侧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4,转盘4正面的左侧焊接有滑轴5,固定板2的正面并位于第一电机3的左侧通过轴承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6,活动杆6的正面套接有凹槽轮7,凹槽轮7的表面环形开设有与滑轴5配合使用的凹槽8,活动杆6的正面并位于凹槽轮7的背面套接有齿轮9,齿轮9的表面啮合连接有齿牙板10,齿牙板10的右侧焊接有弹簧20,弹簧20的右侧与机体1的内壁焊接,通过设置弹簧20,便于齿牙板10移动的往复性,使齿牙板10更有效的左右移动,齿牙板10顶部的右侧通过连接块焊接有滑套11,滑套1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12,滑轴5的表面与凹槽8的连接处设置有耐磨层一,滑套11的内腔与滑杆12的连接处设置有耐磨层二,通过设置耐磨层一,减少了滑轴5和凹槽8之间摩擦力,从而延长了滑轴5和凹槽8的使用寿命,设置耐磨层二,减少了滑套11和滑杆1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延长了滑套11和滑杆12的使用寿命,滑杆12的两侧均与机体1的内壁焊接,滑套11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夹板13,机体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通槽14,第一夹板13的顶部贯穿通槽14并延伸至机体1的顶部,机体1顶部的右侧焊接有连接板15,连接板15正面的左侧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打磨盘17,机体1顶部的左侧焊接有第二夹板18,第一夹板13的左侧与第二夹板18的右侧均焊接有保护垫21,通过设置保护垫21,避免了第一夹板13和第二夹板18在对管材固定时,造成的二次损坏,从而保障了管材的完整性,通过设置第一电机3、转盘4、滑轴5、活动杆6、凹槽轮7、凹槽8、齿轮9、齿牙板10、滑套11、滑杆12、第一夹板13和第二夹板18的配合,实现了对管材卡紧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打磨装置卡紧管材效果不佳的问题,给加工人员带来了便利,使加工人员更有效的打磨管材连接处的切面,减少了加工人员的打磨难度,提高了加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管材打磨装置的实用性。使用时,加工人员只需将管材放置第一夹板13和第二夹板18之间,通过外置控制器,使第一电机3工作,第一电机3带动转盘4工作,转盘4带动滑轴5移动,滑轴5通过凹槽8和活动杆6的配合带动凹槽轮7转动,凹槽轮7带动齿轮9做间歇转动,齿轮9同步带动齿牙板10移动,齿牙板10通过滑套11在滑杆12上滑动带动第一夹板13移动,第一夹板13和第二夹板18的同步配合使管材进行卡紧固定,从而达到对管材卡紧效果好的效果,卡紧管材后,通过外置控制器使第二电机16工作,第二电机16带动打磨盘17对管材连接处切面进行打磨。综上所述:该管材打磨装置,通过第一电机3、转盘4、滑轴5、活动杆6、凹槽轮7、凹槽8、齿轮9、齿牙板10、滑套11、滑杆12、第一夹板13和第二夹板18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的打磨装置卡紧管材效果不佳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管材打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材打磨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腔左侧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正面的右侧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4),所述转盘(4)正面的左侧焊接有滑轴(5),所述固定板(2)的正面并位于第一电机(3)的左侧通过轴承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6),所述活动杆(6)的正面套接有凹槽轮(7),所述凹槽轮(7)的表面环形开设有与滑轴(5)配合使用的凹槽(8),所述活动杆(6)的正面并位于凹槽轮(7)的背面套接有齿轮(9),所述齿轮(9)的表面啮合连接有齿牙板(10),所述齿牙板(10)顶部的右侧通过连接块焊接有滑套(11),所述滑套(1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的两侧均与机体(1)的内壁焊接,所述滑套(11)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夹板(13),所述机体(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通槽(14),所述第一夹板(13)的顶部贯穿通槽(14)并延伸至机体(1)的顶部,所述机体(1)顶部的右侧焊接有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正面的左侧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打磨盘(17),所述机体(1)顶部的左侧焊接有第二夹板(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打磨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腔左侧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正面的右侧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4),所述转盘(4)正面的左侧焊接有滑轴(5),所述固定板(2)的正面并位于第一电机(3)的左侧通过轴承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6),所述活动杆(6)的正面套接有凹槽轮(7),所述凹槽轮(7)的表面环形开设有与滑轴(5)配合使用的凹槽(8),所述活动杆(6)的正面并位于凹槽轮(7)的背面套接有齿轮(9),所述齿轮(9)的表面啮合连接有齿牙板(10),所述齿牙板(10)顶部的右侧通过连接块焊接有滑套(11),所述滑套(1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的两侧均与机体(1)的内壁焊接,所述滑套(11)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夹板(13),所述机体(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通槽(14),所述第一夹板(13)的顶部贯穿通槽(14)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淑珍
申请(专利权)人:付淑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