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兴棋专利>正文

改良的鞋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916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良的鞋面结构,该结构主要是在鞋头鞋面与眼带间的鞋头后侧增设一个呈横向波浪状的屈折片,该屈折片的周围设有与鞋面缝合的缝合边缘。当鞋子弯曲,而在鞋头与鞋体间所产生的扭曲可完全由该屈折片加以吸收,不致压挤到邻近部位的鞋面,从而确保鞋面上不会产生不规则的折皱,而可提升整体的美观效果,又可延长鞋子的使用寿命,同时在鞋子使用时又可提升其屈折柔软度,以提高鞋子的舒适性与灵活性。(*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良的鞋面结构,该结构主要是在鞋头鞋面与眼带间的鞋头后侧增设一个呈横向波浪状的屈折片,当鞋子弯曲,而在鞋头与鞋体间所产生的扭曲可完全由该屈折片加以吸收,不致压挤到邻近部位的鞋面,从而确保鞋面上不会产生不规则的折皱,而可提升整体的美观效果,又可延长鞋子的使用寿命,同时在鞋子使用时又可提升其屈折柔软度,以提高鞋子的舒适性与灵活性。现有的鞋子鞋面结构,均是采用平面式的设计,也即无论是在鞋面的任一部位,均以平面的鞋面缝制而成,但由于鞋子在行走或运动时,穿着者的脚掌必然会产生弯曲,因而会在鞋子鞋头后侧的鞋面(其位置约在设有鞋带类鞋子绑缚鞋带的眼带与鞋头鞋面间)上产生折皱,由于鞋面本身并无措施吸收该弯曲作用,使得鞋面上会形成杂乱的皱折纹路,这样不单破坏了鞋子整体的美观效果,同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然会使该处的皮面受损而导致鞋子损坏,这也是现有鞋子鞋面结构设计不够优异所造成的缺陷。本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鞋面结构,在鞋头鞋面后侧与鞋体鞋面间缝制一个构件来吸收鞋子弯曲时在鞋面上所产生的皱折,从而可让鞋面整体保持平整与美观,同时可以增加鞋子的使用寿命,使鞋面不会因皱折而导致损坏。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鞋面结构,在鞋头鞋面后侧与鞋体鞋面间缝制一个构件,从而可提升鞋子整体的屈折柔软度,并增加鞋子穿着时的舒适性与灵活性。达到本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在鞋头鞋面后侧缝制一个呈横向波浪状的屈折片,该屈折片的周围设有与鞋面缝合的缝合边缘。由于本技术主要是在鞋头鞋面后侧缝制一个呈横向波浪状的屈折片,当鞋子弯曲时,在鞋面上所造成的弯曲作用可完全由屈折片来吸收,不会影响到邻近部位的鞋面,因而能够确保鞋面的平整性,更可提升整体的使用寿命,从而能够克服现有鞋面结构所无法克服的缺陷。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目的。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改良鞋面结构的屈折片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改良鞋面结构的屈折片缝制于鞋头鞋面后侧的实施例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改良鞋面结构的实施例侧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改良鞋面结构的屈折片部份结构剖面动作示意图。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改良鞋面结构的屈折片10外观示意图,其整体呈一个弯弧的波浪状,并在该屈折片10的周围设有与鞋面缝合的缝合边缘11,配合图2的本技术提出的改良鞋面结构的屈折片10缝制于鞋头鞋面20后侧的实施例外观示意图,可以见到该屈折片10是缝制在鞋头后侧的鞋头鞋面20与鞋体鞋面30间,该位置即为穿着者在行走或运动时,使鞋子产生弯曲的位置。图3中所示,为本技术提出的改良鞋面结构的实施例侧视剖面示意图,于该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本技术的屈折片10在鞋面上的缝合位置,并可以看出本技术的屈折片10是呈横向的波浪状,当穿着者在行走或运动时,使鞋子产生弯曲状态时,即会使本技术的屈折片10如图4中所示般产生收缩,从而可吸收鞋面上所产生的弯曲,又在该屈折片10内侧衬有布里40,以增加整体穿着时的舒适感。本技术提出的改良鞋面结构,不单能够由屈折片10吸收鞋面上可能产生的皱折,使鞋头鞋面20及鞋体鞋面30保持平整性,同时也可达到增加鞋子使用寿命的目的,让鞋子在使用时,绝不会因为鞋面皱折导致裂隙而损坏;再者,配合本技术的屈折片10设计,可以让鞋子在穿着时拥有更佳的屈折柔软度,从而使穿着者在穿着行走或运动时,能够拥有更为优异的舒适性与灵活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鞋头鞋面后侧缝制一个呈横向波浪状的屈折片,该屈折片的周围设有与鞋面缝合的缝合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鞋头鞋面后侧缝制一个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棋
申请(专利权)人:刘兴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