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海麟专利>正文

电吸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8756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5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吸锁,包括锁架,所述锁架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锁口;挡块组件和锁舌组件,相邻地设置在锁架内的一端,所述挡块组件包括转动地设置在锁架内、并具有复位趋势的挡块,所述挡块上设置有与锁架外部连通、并能相对锁架运动的第一拨杆,所述锁舌组件包括转动地设置在锁架内、并具有复位趋势的锁舌,所述锁舌上设置有第二拨杆,所述锁舌上形成有第二锁口;还包括设置在锁架内另一端的执行机构和用于驱动执行机构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能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一拨杆和第二拨杆之间作直线运动的齿条,以及设置在齿条上能分别作用于第一拨杆或第二拨杆、从而带动挡块或锁块转动而改变电吸锁状态的第三拨杆。

Electric lo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 lock, which includes a lock frame, one end of the lock frame is inward and a first lock is formed; the block assembly and the lock tongue component are arranged adjacent to one end of the lock frame, and the block assembly is arranged in a lock frame and has a retaining block with a reset potential. The block is arranged with the block. The lock rack is connected externally and can be connected to the first dialing rod moving relative to the lock. The lock tongue assembly comprises a lock rack arranged in a lock frame and a locking tongue with a reset trend. The lock tongu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dial rods, and the lock tongue is formed with second locks; and the actuator and the driving holder are also arranged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lock frame. The actuating mechanism of the movement of a mechanism comprises a rack driven by a driving mechanism, a rack for linear motion between the first dial and the second dial rod, and third that can be acted on the first dial or second dial separately on the rack, so as to rotate the block or lock block to change the state of the electric lock. Dial the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吸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是一种电吸锁。
技术介绍
传统的汽车尾门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拉丝或者连杆拉动或推动开启杠杆,由开启杠杆拨动尾门锁中的棘爪,棘爪与棘轮脱开口击合,锁扣可脱出,由此实现尾门锁解锁。拉丝通过外部电源带动执行器来驱动,最终执行器推动开启杠杆旋转进行解锁工作。现有技术中公开了较多这类尾门锁,如申请号为201310067623.6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电控汽车尾门锁体装置》(申请公布号为CN103174342A),其中,尾门的锁扣环推动棘轮,棘轮旋转到一定角度与棘爪啮合,车门锁紧;控制台将开锁信号给开锁电机,开锁电机推动棘爪,棘爪旋转一定角度与棘轮脱离啮合位置,门锁打开;当电器失效无法打开锁时,通过手动操纵拨动臂拨动棘爪,使棘爪与棘轮脱离啮合位置,使门锁打开。类似的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110321905.5的中国技术专利《汽车尾门锁》(授权公告号CN102367715B),申请号201510599984.4中国技术专利申请《汽车尾门锁开启机构》(申请公布号CN105113877A)等。上述这类尾门锁,结构较为复杂,整体体积较大,安装较占空间,同时,但是仅通过棘轮与棘爪啮合来完成尾门的关闭,会存在尾门彻底关闭困难的问题,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的电吸锁。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吸锁,包括锁架,所述锁架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锁口;挡块组件和锁舌组件,相邻地设置在锁架内的一端,所述挡块组件包括转动地设置在锁架内、并具有复位趋势的挡块,所述挡块上设置有与锁架外部连通、并能相对锁架运动的第一拨杆,所述锁舌组件包括转动地设置在锁架内、并具有复位趋势的锁舌,所述锁舌上设置有第二拨杆,所述锁舌上形成有第二锁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锁架内另一端的执行机构和用于驱动执行机构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能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一拨杆和第二拨杆之间作直线运动的齿条,以及设置在齿条上能分别作用于第一拨杆或第二拨杆、从而带动挡块或锁块转动而改变电吸锁状态的第三拨杆。为便于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的传动,所述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的蜗杆、与蜗杆啮合的蜗轮、以及由蜗轮带动转动的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为提高传动机构的效率,所述蜗杆为多头蜗杆,并且蜗轮蜗杆采用无自锁配合,可以方便地从外部带动各拨杆。为便于自动控制驱动机构的运转,所述锁架内设置有用于向驱动机构提供半锁信号的第一微动开关、提供全锁信号的第二微动开关,所述挡块上还设置有与第一微动开关配合的第一触发块,所述锁舌上还设置有与第二微动开关配合的第二触发块。为便于设置微动开关,所述锁架内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微动开关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第二微动开关容置在所述第二容置槽内。为便于转动地设置挡块和锁舌,所述支撑架上间隔地开设有贯穿的第一定位轴孔和第二定位轴孔,所述挡块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轴,所述锁舌上设置有第二定位轴,所述第一定位轴分别穿过锁架和支撑架上的第一定位轴孔而使得挡块转动地设置在锁架内,所述第二定位轴分别穿过锁架和支撑架上的第二定位轴孔而使得锁舌转动地设置在锁架内。为便于在不同的状态分别触发半锁信号和全锁信号,所述第一触发块位于第一拨杆和第一定位轴之间,所述第二定位轴位于第二触发块和第二拨杆之间,所述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对应地、相邻布置,所述第一触发块和第二触发块则错位布置,所述第一触发块相对第一定位轴的方向、所述第二触发块相对第二定位轴的方向互为相反,所述第一拨杆和第二拨杆互相对应、分别靠近锁架相对的两个侧边。为使得电吸锁能保持在不同的状态,所述挡块上靠近锁舌的一侧、朝向锁舌突出形成有第一抵靠部,所述锁舌上靠近挡块的一侧、朝向挡块突出形成有第二抵靠部和第三抵靠部;当电吸锁处于半锁状态下,所述第一抵靠部和第三抵靠部互相抵靠能限制锁舌向打开方向转动复位;当电吸锁处于全锁状态下,所述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互相抵靠能限制锁舌向打开方向转动复位。为便于执行机构的复位,还包括用于向驱动机构提供齿条复位信息的第三微动开关,所述齿条的靠近锁舌组件的第二拨杆的一端上凹陷而形成有触发凹部,所述触发凹部与第三微动开关配合。为限定执行机构的运动轨迹,所述执行机构外设置有齿轮箱,所述执行机构的齿条的两端能穿过齿轮箱,在齿条的两侧分别朝向齿轮箱突出而形成有滑轨,而齿轮箱相应的位置则分别形成有远离齿条凹陷的滑槽,所述滑轨和滑槽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将带动挡块组件和锁舌组件运动的执行机构,设置成为齿条的直线运动,由此加大了齿条上的第三拨杆的驱动力,能最大幅度提高带动第一拨杆和第二拨杆的力,提高电吸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驱动机构对汽车电瓶能量损耗,可靠性能明显提升;结构简单,零件常规化,实际驱动只有一个直流电机、齿轮箱机构,并且可以实现通用性,降低采购成本;只有三个信号源处理,控制相对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吸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电吸锁隐藏齿轮箱盖板和副锁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吸锁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吸锁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1为本技术的电吸锁打开状态示意图;图5-2为本技术的电吸锁半锁状态示意图;图5-3为本技术的电吸锁全锁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4,一种电吸锁,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主要用于汽车尾门的锁定。当然,也可以用于其他门体的锁定。电吸锁包括锁架1、位于锁架1内的支撑架2、挡块组件3、锁舌组件4、驱动机构5、传动机构6以及执行机构7。其中,锁架1包括主锁架11和副锁架12,两者互相配合而在其间形成有空腔,支撑架2、挡块组件3和锁舌组件4设置在主锁架11和副锁架12之间的空腔内。支撑架2上间隔地开设有贯穿的第一定位轴孔21和第二定位轴孔22,与第一定位轴孔21相邻的第一容置槽23,以及与第二定位轴孔22相邻的第二容置槽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置槽23和第二容置槽24分别从朝向副锁架12的表面、朝向主锁架11方向凹陷而形成。第一容置槽23内容置有第一微动开关25,第二容置槽24内容置有第二微动开关26。支撑架2上还设有减震垫27。挡块组件3包括挡块31,挡块3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轴32、第一拨杆33和第一触发块34。在本实施例中,挡块31位于支撑架2朝向主锁架11的一侧,即挡块31位于支撑架2和主锁架11之间、并远离副锁架12。第一定位轴32的一端与主锁架11转动连接,另一端从挡块31穿过后、再从支撑架2上的第一定位轴孔21穿过,由此使得挡块31转动地设置在锁架1内。第一触发块34用于与第一微动开关25配合,当挡块31转动到一定位置时,第一触发块34可以触发第一微动开关25。第一触发块34可以位于第一拨杆33和第一定位轴32之间,第一拨杆33延伸出锁架1(副锁架12)外,由此可从电吸锁外部对第一拨杆33进行操作。副锁架12上与第一拨杆33对应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吸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吸锁,包括锁架(1),所述锁架(1)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锁口(111);挡块组件(3)和锁舌组件(4),相邻地设置在锁架(1)内的一端,所述挡块组件(3)包括转动地设置在锁架(1)内、并具有复位趋势的挡块(31),所述挡块(31)上设置有与锁架(1)外部连通、并能相对锁架(1)运动的第一拨杆(33),所述锁舌组件(4)包括转动地设置在锁架(1)内、并具有复位趋势的锁舌(41),所述锁舌(41)上设置有第二拨杆(43),所述锁舌(41)上形成有第二锁口(4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锁架(1)内另一端的执行机构(7)和用于驱动执行机构(7)动作的驱动机构(5),所述执行机构(7)包括能在驱动机构(5)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一拨杆(33)和第二拨杆(43)之间作直线运动的齿条(71),以及设置在齿条(71)上能分别作用于第一拨杆(33)或第二拨杆(43)、从而带动挡块(31)或锁块(41)转动而改变电吸锁状态的第三拨杆(7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吸锁,包括锁架(1),所述锁架(1)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锁口(111);挡块组件(3)和锁舌组件(4),相邻地设置在锁架(1)内的一端,所述挡块组件(3)包括转动地设置在锁架(1)内、并具有复位趋势的挡块(31),所述挡块(31)上设置有与锁架(1)外部连通、并能相对锁架(1)运动的第一拨杆(33),所述锁舌组件(4)包括转动地设置在锁架(1)内、并具有复位趋势的锁舌(41),所述锁舌(41)上设置有第二拨杆(43),所述锁舌(41)上形成有第二锁口(4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锁架(1)内另一端的执行机构(7)和用于驱动执行机构(7)动作的驱动机构(5),所述执行机构(7)包括能在驱动机构(5)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一拨杆(33)和第二拨杆(43)之间作直线运动的齿条(71),以及设置在齿条(71)上能分别作用于第一拨杆(33)或第二拨杆(43)、从而带动挡块(31)或锁块(41)转动而改变电吸锁状态的第三拨杆(7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吸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和执行机构(7)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6),所述传动机构(6)包括由驱动机构(5)驱动转动的蜗杆(61)、与蜗杆(61)啮合的蜗轮(62)、以及由蜗轮(62)带动转动的齿轮(63),所述齿轮(63)与齿条(71)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吸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61)为多头蜗杆。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吸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架(1)内设置有用于向驱动机构(5)提供半锁信号的第一微动开关(25)、提供全锁信号的第二微动开关(26),所述挡块(31)上还设置有与第一微动开关(25)配合的第一触发块(34),所述锁舌(41)上还设置有与第二微动开关(26)配合的第二触发块(4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吸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架(1)内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上设有第一容置槽(23)和第二容置槽(24),所述第一微动开关(25)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置槽(23)内,所述第二微动开关(26)容置在所述第二容置槽(24)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吸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上间隔地开设有贯穿的第一定位轴孔(21)和第二定位轴孔(22),所述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海麟
申请(专利权)人:夏海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