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8584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升工作电压在重复放电中的稳定性的放电管。放电管具备:筒状的绝缘性中空体(2),至少在两端具有开口部;及至少一对密封电极(3),通过封闭开口部而在内部密封放电控制气体,且该至少一对密封电极(3)相互对置,在绝缘性中空体的内周面设置有由导电性材料所形成的放电触发膜(4),密封电极具有凸状部(3a)及放电活性层(5),所述凸状部(3a)向绝缘性中空体内突出,所述放电活性层(5)由电子放射特性比密封电极的材料高的材料形成于凸状部的前端部,在凸状部的前端部且前端面的外周缘附近,沿着所述外周缘而形成有多个所述放电活性层,或沿着所述外周缘而延伸形成有所述放电活性层,凸状部的前端面的中央部被设为未形成放电活性层的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放电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电管,其用作浪涌吸收器或火花塞点灯用开关放电器(Switchingsparkgap),用于从例如因打雷等所产生的浪涌(Surge)保护各种设备以将事故防患于未然。
技术介绍
放电管还被采用于例如为了防止因雷击或静电等过电压的侵入导致电子设备等故障而使用的浪涌吸收器即气体避雷器(Gasarrester)、高压放电灯及火花塞用开关放电器中。作为这种雷击应对部件或开关放电器的放电管中,被要求具有工作电压在重复放电中的稳定性及优异的耐电压特性等。为了获得这种重复工作稳定性及优异的耐电压特性等,正在研究在放电电极的表面形成放电活性化材料覆膜(放电活性层)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的电涌避雷器(Surgearrester):在放电电极的对置面的中央部分设置有凹处,在该凹处形成活性化物质覆膜。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在放电电极的对置面整体形成有覆膜的放电管及在对置面中央部形成有多个覆膜的放电管。进而,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将设置覆膜的半球状或长方体状的多个孔部配置于放电电极的前端面中央及与圆筒状壳体部件的内壁面同心的两个虚拟圆上的放电管。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放电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电管,其特征在于,具备:筒状的绝缘性中空体,至少在两端具有开口部;及至少一对密封电极,通过封闭所述开口部而在内部密封放电控制气体,且所述至少一对密封电极相互对置,在所述绝缘性中空体的内周面设置有由导电性材料所形成的放电触发膜,所述密封电极具有凸状部及放电活性层,所述凸状部向所述绝缘性中空体内突出,所述放电活性层由电子放射特性比所述密封电极的材料高的材料形成于所述凸状部的前端部,在所述凸状部的前端部且前端面的外周缘附近,沿着所述外周缘而形成有多个所述放电活性层,或沿着所述外周缘而延伸形成有所述放电活性层,所述凸状部的前端面的中央部被设为未形成所述放电活性层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0.09 JP 2015-2006611.一种放电管,其特征在于,具备:筒状的绝缘性中空体,至少在两端具有开口部;及至少一对密封电极,通过封闭所述开口部而在内部密封放电控制气体,且所述至少一对密封电极相互对置,在所述绝缘性中空体的内周面设置有由导电性材料所形成的放电触发膜,所述密封电极具有凸状部及放电活性层,所述凸状部向所述绝缘性中空体内突出,所述放电活性层由电子放射特性比所述密封电极的材料高的材料形成于所述凸状部的前端部,在所述凸状部的前端部且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酒井信智黛良享杉本良市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