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78514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冷却系统,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包括:由IGBT换流阀子模块15串联组成的IGBT换流阀模块16;冷却系统包括:一次冷却系统和二次冷却系统;一次冷却系统包括:冷凝器7及其所设的换热组件;二次冷却系统包括:二次冷却装置11、二次冷却介质出口管12、二次冷却介质回流管13和循环泵14。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冷却系统维护方便,经济性好,一次冷却系统中的冷却介质循环动力由IGBT及均压电阻等元器件热损耗提供,无需外加动力,整个系统为独立的自循环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冷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用于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一次冷却系统用于冷却柔性直流输电IGBT换流阀内发热的电力电子元器件的冷却介质,一次冷却系统采用新型高效的相变冷却技术,它是靠冷却介质相变时的汽化潜热来带走发热元器件的发热量,使其温度降低。柔性直流输电IGBT换流阀运行时,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均压电阻通过散热器将热量传递给相变冷却介质,相变冷却介质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达到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时,冷却介质在散热器内部开始沸腾、汽化吸热,气液混合物进入冷凝器中冷凝、释放热量,被冷凝的介质通过主进液管、进液汇流管及进液支管回到散热器中继续循环,形成密闭无泵自循环系统。二次冷却系统用于将冷凝器内气液混合物冷凝所释放的热量带走,其是通过二次冷却水与冷凝器进行换热,二次冷却水经过冷凝器后温度升高,由循环主泵进行升压,并通过二次冷却装置来进行降温,将热量散到周围环境中去。最后,由于一次冷却系统与二次冷却系统是通过冷凝器间接换热,一次冷却系统内的相变冷却介质不与二次冷却水进行接触,不但能有效保证一次冷却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还可根据环境要求,选用不同的二次冷却介质(水+乙二醇及纳米流体)来提高二次冷却系统抗低温性。随着输电技术的发展,柔性直流输电IGBT换流阀的冷却方式经历由空冷、油冷到水冷却方式的转变,相对空冷、油冷而言,水的导热系数最高,比热容量最大,对流换热能力最强,空气、油、水的对流换热系数比为1:10:100,所以采用水冷可以大大改善冷却效果,降低IGBT的结温,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然而近几年,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及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电压等级由±320kV提升到±500kV,乃至更高的±800kV,导致柔性直流输电核心装备IGBT换流阀损耗大幅提升,元器件功率密度相应增加,对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电力电子元器件冷却带来极大挑战。目前,水冷方式存在冷却效率低、水处理系统复杂、温度分布不均及泄漏导致的绝缘失效等一系列问题,以致不能更好的满足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需求,相变冷却的现有技术研究方向侧重于发电机
、功率电子管和GTO逆变器领域,几乎没有对柔性直流输电IGBT换流阀装置应用相变冷却方面的研究,更没有将相变冷却技术与二次冷却系统结合运用的相关研究。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冷却系统,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包括:由IGBT换流阀子模块15串联组成的IGBT换流阀模块16;冷却系统包括:一次冷却系统和二次冷却系统;一次冷却系统包括:冷凝器7及其换热组件;二次冷却系统包括:二次冷却装置11及其设置的换热器、二次冷却介质出口管12、二次冷却介质回流管13和循环泵14。二次冷却装置11与冷凝器7间的二次冷却介质回流管13设有循环泵14;二次冷却介质出口管12与冷凝器7的冷却介质入口相连。IGBT换流阀子模块15包括:设于散热器3表面的IGBT1和均压电阻2;散热器3的两端设有冷却介质进口和出口。冷却散热器3的换热组件包括:冷却介质出口支管4、冷却介质出口汇流管5、冷却介质主出口管6、冷却介质主进口管8、进口汇流管9和进口支管10;冷却介质从散热器3排出后,经出口支管4、出口汇流管5、主出口管6进入冷凝器7。二次冷却介质为水、水加乙二醇、或水加纳米流体。散热器3的材质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份制得:硅Si:0.30~0.6、铁Fe:0.10~0.30、铜Cu:≤0.10、锰Mn:≤0.10、镁Mg:0.35~0.6、铬Cr:≤0.05、锌Zn:≤0.15、钛Ti:≤0.余量为铝Al(最小值):未指定的其他元素:每种:≤0.05;合计:≤0.15。IGBT1与散热器3间的触面涂有按重量份数计的下述组份制得的导热材料:石蜡油10-20份,硬脂酸3-8份,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3-7份,天然橡胶15-2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7-11份,增塑软化剂4-8份,乙丙橡胶20-30份,有机硅硅氧烷8-12份,促进剂1-3份。循环泵14包括:设有进口144、出口145及电机141的泵体142。泵体设有叶轮147,叶轮147设于电机转轴149的一端,电机转轴149通过机械密封148与泵体142相连,电机141与泵体142间设有散热导管143,散热导管143一端与电机的壳体相连,另一端穿过泵体142与泵体的内腔相连,散热导管143与泵体142密封连接,散热导管与泵体间用氢化丁晴橡胶密封套连接。散热器3设有与监控记录仪相连的温度传感器。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效率高,相变冷却系统利用冷却介质相变过程中的汽化潜热,热交换效率高,能有效保证IGBT及均压电阻等关键元器件在安全的温度下运行,克服了局部过热的缺点;由于相变冷却介质在冷凝器内冷凝放热,使得冷却水与冷凝器间的换热效率高;2、本专利技术的损耗小、运行效率高,通过冷却介质相变传热,减少了水冷却过程中去离子树脂等材料的消耗;3、本专利技术的设备运行安全,无着火隐患,相变冷却介质在高电压下具有良好绝缘性能、无毒、不可燃、粘性低、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及灭弧能力,若发生火灾或产生电弧,能有效控制事故的严重性;4、本专利技术的冷却系统维护方便,经济性好,相变冷却系统(一次冷却系统)中相变冷却介质循环动力由IGBT及均压电阻等元器件热损耗提供,无需外加动力,使整个系统自成独立的自循环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模块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子模块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循环泵结构示意图;其中:1-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2-均压电阻、3-散热器、4-出口支管、5-出口汇流管、6-主出口管、7-冷凝器、8-主进口管、9-进口汇流管、10-进口支管、11-二次冷却装置、12-二次冷却介质出口管、13-二次冷却介质回流管、14-循环泵、15-IGBT换流阀子模块、16-IGBT换流阀模块、17-IGBT换流阀、141-电机、142-泵体、143-散热导管、144-进口、145-出口、146-氢化丁晴橡胶密封套、147-叶轮、148-机械密封、149-电机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由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相变冷却系统(一次冷却系统)及二次冷却系统组成;IGBT换流阀子模块15由IGBT1、均压电阻2及散热器3组成,六个换流阀子模块15构成一个IGBT换流阀模块16,十个阀模块组成一个IGBT换流阀17;相变冷却系统(一次冷却系统)由出口支管4、出口汇流管5、主出口管6、冷凝器7、主进口管8、进口汇流管9、进口支管10组成;二次冷却系统由二次冷却装置11、二次冷却介质出口管12、二次冷却介质回流管13及循环泵14组成。IGBT1布置在散热器3的表面,IGBT1与散热器3相接触面间涂有高效导热材料;均压电阻2也布置在散热器3的表面;冷凝器7布置在IGBT换流阀17的上方,冷凝器7通过主出口管6及主进口管8与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冷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包括:由IGBT换流阀子模块(15)串联组成的IGBT换流阀模块(16);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一次冷却系统和二次冷却系统;所述一次冷却系统包括:冷凝器(7)及其所设的换热组件;所述二次冷却系统包括:二次冷却装置(11)、二次冷却介质出口管(12)、二次冷却介质回流管(13)和循环泵(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包括:由IGBT换流阀子模块(15)串联组成的IGBT换流阀模块(16);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一次冷却系统和二次冷却系统;所述一次冷却系统包括:冷凝器(7)及其所设的换热组件;所述二次冷却系统包括:二次冷却装置(11)、二次冷却介质出口管(12)、二次冷却介质回流管(13)和循环泵(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冷却装置(11)与所述冷凝器(7)间的二次冷却介质回流管(13)设有循环泵(14);所述二次冷却介质出口管(12)与所述冷凝器(7)的冷却介质入口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GBT换流阀子模块(15)包括:设于散热器(3)表面的IGBT(1)和均压电阻(2);所述散热器(3)的两端设有冷却介质进口和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所述散热器(3)的换热组件包括:冷却介质出口支管(4)、冷却介质出口汇流管(5)、冷却介质主出口管(6)、冷却介质主进口管(8)、进口汇流管(9)和进口支管(10);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散热器(3)排出后,经所述出口支管(4)、所述出口汇流管(5)、所述主出口管(6)进入所述冷凝器(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二次冷却介质为水、水加乙二醇、或水加纳米流体。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3)的材质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份制得:硅Si:0.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军栾洪洲闻福岳周建辉王航查鲲鹏贺之渊孙宝奎高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南瑞集团公司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