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黑板LED灯带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8502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教室黑板LED灯带驱动电路,包括桥式整流电路、电压检测电路、供电电路、微控制器和功率调节电路,桥式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分别与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供电电路的输入端和黑板LED灯带的正输入端连接,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和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均与微控制器连接,微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功率调节电路的信号控制端连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负输出端与功率调节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功率调节电路的输出端与黑板LED灯带的负输入端连接;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光电耦合器、第一电解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供电电源和第一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教室黑板LED灯带驱动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教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教室黑板LED灯带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教室黑板LED灯带是一款专业应用于教室黑板照明的灯具。其定位于普通教室、音乐教室、自然教室、科技教室、心理咨询室、办公室、会议室、美术室、实验室等环境场合使用,可替代原来使用荧光灯管照明场所。使用环保高新技术LED光源及特殊光学设计,使该灯成为具有防眩光、高节能、耐腐蚀及优美曲线造型等融为一体灯的灯具。教室黑板LED灯带均需要驱动电路的驱动才能正常工作,传统的教室黑板LED灯带的驱动电路结构较为复杂,硬件成本较高。另外,传统的教室黑板LED灯带的驱动电路由于缺少相应的电路保护功能,造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教室黑板LED灯带驱动电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教室黑板LED灯带驱动电路,包括桥式整流电路、电压检测电路、供电电路、微控制器和功率调节电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一个输入端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教室黑板LED灯带驱动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教室黑板LED灯带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式整流电路、电压检测电路、供电电路、微控制器和功率调节电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一个输入端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供电电路的输入端和黑板LED灯带的正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和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调节电路的信号控制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负输出端与所述功率调节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调节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黑板LED灯带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室黑板LED灯带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式整流电路、电压检测电路、供电电路、微控制器和功率调节电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一个输入端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供电电路的输入端和黑板LED灯带的正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和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调节电路的信号控制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负输出端与所述功率调节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调节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黑板LED灯带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光电耦合器、第一电解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供电电源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分别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和光电耦合器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为5.6kΩ,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为6.6kΩ,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为120pF。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室黑板LED灯带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双向触发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稳压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供电电源和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分别与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的一端和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五电阻的一端和第二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爱易学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