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波前整形激光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78331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波前整形激光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包括连续激光器、准直系统、云台、太阳能电池板、计算机、变形反射镜、红外相机、电池输出功率实时监测无线发射模块和若干片贴片式温度传感器;连续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变形反射镜反射到准直系统,经准直系统准直放大后,射到太阳能电池板的前表面上,贴片式温度传感器以阵列形式粘贴在太阳能电池板后表面,电池输出功率实时监测无线发射模块将贴片式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实时输出功率采集后以无线形式传给计算机,变形反射镜和红外相机分别与计算机连接,红外相机的镜头对准太阳能电池板前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太阳能电池板局部温度过高或光照强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波前整形激光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无线充电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波前整形激光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激光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有较大的发展。作为能量的接收装置,太阳能电池的设计也由原来的宽光谱转变为针对特定光谱的太阳能电池。目前,用于激光能量传输的太阳能电池板一般是由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通过串联和并联的方式组合而成,太阳能电池板所接收的能量密度是太阳常数的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由于激光能量的类高斯分布或散热不均匀等原因难免会出现太阳能电池板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太阳能电池本身对温度比较敏感,而局部高温会直接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整体性能,不但会影响电池板的转换效率,也会减少其使用寿命。专利申请号:201610097652.0公开了一种《室内自动激光充电系统及方法》,该设计采用蓝牙定位待充电设备的位置,再利用X轴和Z轴电机驱动激光发射器进行之字型低功率激光移动,以完成待充电设备的定位,进而完成充电。该方法不受距离限制,采用不可见波段传输能量不会造成光污染,但是该方案仍存在以下不足:1、没有激光准直系统,没考虑到光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适应波前整形激光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适应波前整形激光充电系统,包括连续激光器(1)、准直系统(3)、云台(6)、太阳能电池板(4)和计算机(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形反射镜(2)、红外相机(5)、电池输出功率实时监测无线发射模块(9)和若干片贴片式温度传感器(8);连续激光器(1)、变形反射镜(2)、准直系统(3)和红外相机(5)均固定在云台(6)上,变形反射镜(2)位于连续激光器(1)的出射光路上,准直系统(3)位于变形反射镜(2)的反射光路上,太阳能电池板(4)的前表面位于准直系统(3)的出射光路上,若干片贴片式温度传感器(8)以阵列形式粘贴在太阳能电池板(4)后表面,电池输出功率实时监测无线发射模块(9)将贴片式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波前整形激光充电系统,包括连续激光器(1)、准直系统(3)、云台(6)、太阳能电池板(4)和计算机(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形反射镜(2)、红外相机(5)、电池输出功率实时监测无线发射模块(9)和若干片贴片式温度传感器(8);连续激光器(1)、变形反射镜(2)、准直系统(3)和红外相机(5)均固定在云台(6)上,变形反射镜(2)位于连续激光器(1)的出射光路上,准直系统(3)位于变形反射镜(2)的反射光路上,太阳能电池板(4)的前表面位于准直系统(3)的出射光路上,若干片贴片式温度传感器(8)以阵列形式粘贴在太阳能电池板(4)后表面,电池输出功率实时监测无线发射模块(9)将贴片式温度传感器(8)的温度数据和太阳能电池板(4)的实时输出功率采集后以无线形式传给计算机(7),变形反射镜(2)和红外相机(5)分别与计算机(7)连接,红外相机(5)的镜头对准太阳能电池板(4)前表面;所述连续激光器(1)发出的激光经变形反射镜(2)反射到准直系统(3),经准直系统(3)准直放大后,射到太阳能电池板(4)的前表面上,云台(6)用于调节准直系统(3)出射的激光束方向对准太阳能电池板(4),红外相机(5)采集太阳能电池板图像,获取表面光强分布数据,并传递到计算机(7),同时电池输出功率实时监测无线发射模块(9)将贴片式温度传感器(8)的温度数据和太阳能电池板(4)的实时输出功率采集后以无线形式传给计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健李广济王程民孙浩周广龙张宏超孙玉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