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过流检测保护电路及实现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783027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过流检测保护电路,包括单片机,具有电流输入引脚、电源引脚、模拟电压输出引脚、滤波引脚的电流检测芯片D5,以及比较器D4、第一光耦电路D9、第二光耦电路D10和半桥驱动集成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另外提供了该过流检测保护电路的实现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很好地实现了系统驱动能力增强以及发生故障后快速自我保护的目的。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过流检测保护电路及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应用于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过流检测保护电路及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电路在发生过流后的自我保护方式,基本是依靠硬件来实现,例如采用自恢复保险丝结合外围电路布置。现有的这种自我保护方式,主要缺陷在于:(1)驱动能力不足。现有的火灾报警控制系统,因其在电路中存在着自恢复保险丝(其具有一定的阻值),并且无实现电流放大的功能,所以驱动能力不强(约500mA左右),无法负载较大的设备。(2)检测过流及保护耗费的时间较长。自恢复保险丝的动作原理是一种能量的动态平衡,流过自恢复保险丝的电流因电流热效应的关系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热量,当自恢复保险丝处于低阻状态时,自恢复保险丝不动作;当流过自恢复保险丝元件的电流增加时,自恢复保险丝会达到较高的温度,此时,自恢复保险丝会处于高阻保护状态,阻抗的增加限制了电流,使得电流在很短时间内急剧下降,从而起到电路设备保护的作用。不难看出,当系统电路发生过流时,自恢复保险丝阻起到断阻电流作用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约需要1~2秒),从而,增加了故障切除响应的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应用于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过流检测保护电路及实现方法

【技术保护点】
应用于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过流检测保护电路,包括单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电流输入引脚、电源引脚、模拟电压输出引脚、滤波引脚的电流检测芯片D5,以及比较器D4、第一光耦电路D9、第二光耦电路D10和半桥驱动集成电路;所述电流检测芯片D5的电流输入引脚接Ucc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过流检测保护电路,包括单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电流输入引脚、电源引脚、模拟电压输出引脚、滤波引脚的电流检测芯片D5,以及比较器D4、第一光耦电路D9、第二光耦电路D10和半桥驱动集成电路;所述电流检测芯片D5的电流输入引脚接Ucc+;电流检测芯片D5的电源引脚和滤波引脚均接VDD;模拟电压输出引脚接比较器D4的IN-端,并且在模拟电压输出引脚与比较器D4的IN-端之间接有电容C16,该电容C16通过引线接入单片机,由单片机采集该电容C16处的电压信号;所述比较器D4的IN+端经电阻R15接VDD,同时还经电阻R16接地;比较器D4输出端接入单片机的外部中断;所述第一光耦电路D9同时接半桥驱动集成电路的脉冲输入端和单片机,并接12V+和VDD;所述第二光耦电路D10接单片机,并通过三极管V11接半桥驱动集成电路的SD信号输入端,并接12V+和VDD;三极管V11发射极接Ucc-;所述半桥驱动集成电路接电流检测芯片D5的电流输入引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过流检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耦电路D9和第二光耦电路D10均包括一个发光二极管、一个光敏二极管和一个NPN型三极管,其中,发光二极管正极接VDD,负极接单片机;光敏二极管正极接12V+,负极接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第一光耦电路D9中的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半桥驱动集成电路的激励脉冲输入端,发射极接Ucc-;第二光耦电路D10中的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接12V+,发射极接三极管V11的基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赛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