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的建筑安全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有效的建筑安全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施工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以往的监测均是人为的进行测量观察,然后进行评估计算,无法真正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其检测到的数据都是静态的,建筑的变形情况的发展情况会怎么样,以及这些变形数据会带来的安全隐患都无法进行预测分析,一旦问题发现较晚,便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现有的建筑施工监测数据均通过有线网或者GPRS、3G等无线方式传输,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架设所需要的成本和时间,同时一旦信号较差便会造成数据传输的失败,使得监控缺乏连续性,从而使得整个监测过程的精确度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建筑安全监测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有效的建筑安全监测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变形监测传感器组,安装于建筑实时变形监测点,用于变形监测点的变形数据的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北斗模块发送到中央处理器和预测分析模块;(2)视频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架设在建筑实时变形监测点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效的建筑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变形监测传感器组,安装于建筑实时变形监测点,用于变形监测点的变形数据的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北斗模块发送到中央处理器和预测分析模块;(2)视频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架设在建筑实时变形监测点周围的数字摄影机进行高分辨率现场变形图像数据以及建筑施工环境图像数据的采集,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通过北斗模块发送到中央处理器,并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按照预设的算法进行特征值的提取后,将所得的特征值发送到中央处理器;(3)监测点内应力采集模块,用于进行建筑实时变形监测点内内应力数据值的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北斗模块发送到中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的建筑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变形监测传感器组,安装于建筑实时变形监测点,用于变形监测点的变形数据的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北斗模块发送到中央处理器和预测分析模块;(2)视频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架设在建筑实时变形监测点周围的数字摄影机进行高分辨率现场变形图像数据以及建筑施工环境图像数据的采集,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通过北斗模块发送到中央处理器,并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按照预设的算法进行特征值的提取后,将所得的特征值发送到中央处理器;(3)监测点内应力采集模块,用于进行建筑实时变形监测点内内应力数据值的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北斗模块发送到中央处理器和预测分析模块;(4)中央处理器,用于接收变形监测传感器组、视频数据采集模块以及监测点内应力采集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用其对应的北斗信息进行标记后发送到数据库进行储存,将完成标记的数据发送到预测分析模块和专家评估模块;还用于将将完成标记的数据转换成三维模拟仿真分析模块所能识别的数据格式发送到三维模拟仿真分析模块;用于根据人机操作模块输入的数据在数据库内调用相应的数据发送到显示屏进行显示;用于接收人机操作模块输入的控制命令,并按照预设的算法将其发送到指定的模块;(5)预测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变形监测数据、变形监测图像以及内应力数据值进行建筑变形情况的评估预测分析,并将得到的结果预测发送到显示屏以及指定的移动终端,发送到指定的数据库进行储存;(6)专家评估模块,用于储存各类典型的建筑变形、内应力数据及其所可能带来的建筑安全隐患模型,用于将接收到的变形传感器数据、变形图片数据以及内应力与所存储的数据进行类似度对比,并将比对结果按照相似度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序后,发送给显示屏;(7)三维模拟仿真分析模块,用于通过ADAMS根据中央处理器所发送的数据和控制命令生成各种三维立体模型;(8)虚拟作动器,用于驱动参数变化的,与三维模拟仿真分析模块中的各元素建立关系后,可以在指定的范围内对参数进行变动,从而可以驱动仿真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亚杰,杨宏刚,钟兴润,赵江平,刘鹏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