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粘壁的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7686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粘壁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换向装置、螺旋杆和刮刀,干燥箱顶端安装有换向装置,换向装置一端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输入伞齿轮的转动轴固定,输入伞齿轮与第一从动伞齿轮和第二从动伞齿轮啮合,第一从动伞齿轮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下面安装有滑块,滑块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第二齿轮,滑块的一侧通过铰链与第一连杆连接,第一连杆通过铰链与肘杆连接且安装有肘弹簧,肘杆、第二连杆、换向杆通过铰链连接,换向杆通过铰链与输出伞齿轮的转动轴连接,输出伞齿轮与第三从动伞齿轮啮合,输出伞齿轮的偏心位置固定有撞击销,螺旋杆穿过换向装置并延伸至干燥箱的底端,螺旋杆通过螺纹与刮刀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剐蹭干燥箱内壁,有效防止粘壁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粘壁的干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粘壁的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干燥装置是指一种通过加热使物料中的湿分(一般指水分或其他可挥发性液体成分)汽化逸出,以获得规定湿含量的固体物料的机械设备,是一种实现物料干燥过程的机械设备,被干燥的物料普遍都具有结块的特点,易粘结成块的湿物料在干燥过程中能逐步分散,散粒性很好的湿物料在干燥过程中可能会严重结块。一方面,结块附着在干燥箱的内壁上,会影响干燥装置的传热效率,影响干燥的效率,增加干燥时间;另一方面,结块过多会降低投料的利用率,造成资源的浪费。目前对于干燥装置内的结块粘壁现象,采取的是敲击干燥装置,振动使结块脱落,或者在干燥结束后,人工对内壁进行清洗,前者容易对干燥装置造成损坏和变形,后者则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且两者对结块的清理效率都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止粘壁的干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粘壁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换向装置、螺旋杆和刮刀,所述干燥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的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止粘壁的干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粘壁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1)、换向装置(2)、螺旋杆(3)和刮刀(4),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换向装置(2),所述换向装置(2)的一端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与输入伞齿轮(6)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输入伞齿轮(6)在竖直方向从上往下依次与第一从动伞齿轮(7)和第二从动伞齿轮(8)啮合,所述第一从动伞齿轮(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9)的下面安装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第二齿轮(11),所述滑块(10)的一侧通过铰链与第一连杆(12)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2)通过铰链与肘杆(13)连接且第一连杆(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粘壁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1)、换向装置(2)、螺旋杆(3)和刮刀(4),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换向装置(2),所述换向装置(2)的一端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与输入伞齿轮(6)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输入伞齿轮(6)在竖直方向从上往下依次与第一从动伞齿轮(7)和第二从动伞齿轮(8)啮合,所述第一从动伞齿轮(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9)的下面安装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第二齿轮(11),所述滑块(10)的一侧通过铰链与第一连杆(12)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2)通过铰链与肘杆(13)连接且第一连杆(12)与肘杆(13)之间安装有肘弹簧(14),所述第一连杆(12)与肘杆(13)之间的铰链与固定杆(15)连接固定,且固定杆(15)设置在换向装置(2)的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仁怀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城关海顺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