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下危险区域人体接近超声与红外一体化预警装置
本专利技术井下危险区域人体接近超声与红外一体化预警装置,属于煤矿安全自动化检测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生产条件复杂,环境恶劣,危险区域众多,主要包括井下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质的区域,易发生冒顶、坍塌、坠落、透水等事故的危险地质构造区域,存在易致人伤害的机械、电气等设备的危险作业场所等,工作人员若误入危险区域,极易发生重大人身伤害事故,因此必须对已知的危险区域进行有效预警,以最大程度减少对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伤害。现有的井下危险区域预警方式是在危险区域加装警示牌或安全护栏,但这种预警方式往往不太醒目或容易损坏,起不到主动预警的作用,目前井下还没有自动检测人体接近危险区域的准确距离并进行语音和屏幕显示预警的一体化主动预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井下危险区域人体接近超声与红外一体化预警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耗能低、响应速度快、测量准确的井下危险区域人体接近超声与红外一体化预警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井下危险区域人体接近超声与红外一体化预警装置,包括竖直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下危险区域人体接近超声与红外一体化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圆柱形本安壳体、本安电源模块(1)、热释电红外检测模块(2)、控制器模块(3)、超声波检测模块(4)、语音报警模块(5)和显示模块(6),本安电源模块(1)分别与热释电红外检测模块(2)、控制器模块(3)和超声波检测模块(4)相连,控制器模块(3)分别与热释电红外检测模块(2)、超声波检测模块(4)、语音报警模块(5)和显示模块(6)相连;本安电源模块(1)用于为所述热释电红外检测模块(2)、控制器模块(3)和超声波检测模块(4)提供电源,热释电红外检测模块(2)用于探测人员进入井下危险区域的红外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危险区域人体接近超声与红外一体化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圆柱形本安壳体、本安电源模块(1)、热释电红外检测模块(2)、控制器模块(3)、超声波检测模块(4)、语音报警模块(5)和显示模块(6),本安电源模块(1)分别与热释电红外检测模块(2)、控制器模块(3)和超声波检测模块(4)相连,控制器模块(3)分别与热释电红外检测模块(2)、超声波检测模块(4)、语音报警模块(5)和显示模块(6)相连;本安电源模块(1)用于为所述热释电红外检测模块(2)、控制器模块(3)和超声波检测模块(4)提供电源,热释电红外检测模块(2)用于探测人员进入井下危险区域的红外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后发送给控制器模块(3),控制器模块(3)用于根据热释电红外检测模块(2)发送的电信号,控制所述超声波检测模块(4)发送和接收超声波信号以检测该人员与所述超声波检测模块(4)的距离,并根据所述超声波检测模块(4)的检测结果,控制语音报警模块(5)进行报警,同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显示模块(6)进行显示;所述显示模块(6)还用于显示此处危险源的名称、应保持的安全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危险区域人体接近超声与红外一体化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释电红外检测模块(2)包括红外传感器驱动电路(2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组(22)、红外滤波电路(23)、红外放大电路(24)和电压比较电路(25),所述控制器模块(3)的红外控制输出端与所述红外传感器驱动电路(21)相连,所述红外传感器驱动电路(21)用于驱动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组(22);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组(22)的输出信号依次经所述红外滤波电路(23)、红外放大电路(24)和电压比较电路(25)后与所述控制器模块(3)的红外控制输入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危险区域人体接近超声与红外一体化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检测模块(4)包括升压转换电路(41)、超声驱动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妍,王宇,李晓敏,田振东,郭凌龙,靳宝全,乔铁柱,张红娟,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