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集组件的安装结构及动力电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集组件的安装结构和应用该采集组件的安装结构的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BMS(BATTERYMANAGEMENTSYSTEM)电池管理系统作为动力电池的核心部件,担负着监控和保护电池以及与上级控制器互联互通的重任,但目前市面上电池管理系统的用于采集动力电池内电压和温度等信息的采集组件通常采用螺钉固定安装于电池包,再通过线束与电池包内的采集头电性连接,导致安装过程需要人工对线束进行定位,不便于自动化安装,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采集组件的安装结构,旨在安装方便及提升安全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采集组件的安装结构,应用于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包括电池模组,所述采集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架、采集电路板及采集组件,所述安装架扣合于所述电池模组,所述安装架朝向所述电池模组的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采集电路板卡持于所述安装槽,并抵接所述安装槽的内槽壁,所述采集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并与所述电池模组的电极抵持电性连接,所述采集组件电性连通所述采集电路板和所述电池模组。可选地,安装槽的侧壁设有至少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集组件的安装结构,应用于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包括电池模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组件的安装结构(100)包括安装架(10)、采集电路板(30)及采集组件(20),所述安装架(10)扣合于所述电池模组(200),所述安装架(10)朝向所述电池模组(200)的表面设有安装槽(111),所述采集电路板(30)卡持于所述安装槽(111),并抵接所述安装槽(111)的内槽壁,所述采集组件(20)安装于所述安装架(10),并与所述电池模组(200)的电极(220)抵持电性连接,所述采集组件(20)电性连通所述采集电路板(30)和所述电池模组(2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集组件的安装结构,应用于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包括电池模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组件的安装结构(100)包括安装架(10)、采集电路板(30)及采集组件(20),所述安装架(10)扣合于所述电池模组(200),所述安装架(10)朝向所述电池模组(200)的表面设有安装槽(111),所述采集电路板(30)卡持于所述安装槽(111),并抵接所述安装槽(111)的内槽壁,所述采集组件(20)安装于所述安装架(10),并与所述电池模组(200)的电极(220)抵持电性连接,所述采集组件(20)电性连通所述采集电路板(30)和所述电池模组(2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1)的侧壁设有至少一限位块(1111),一所述限位块(1111)与所述安装槽(111)的底壁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采集电路板(30)卡持于所述安装空间,并抵接所述限位块(1111)。3.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采集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0)包括主梁(11)、两相对设于主梁(11)两侧的辅梁(12),及两相对设于所述主梁(11)两端并连接所述主梁(11)与所述辅梁(12)的连接梁(13),一所述主梁(11)和一所述辅梁(12)及所述连接梁(13)围设成一安装工位(14),所述采集组件(20)部分安装于所述安装工位(14),并与所述安装架(10)固定连接,所述电池模组(200)的电极(220)穿过所述安装工位(14)与所述采集组件(20)抵接,所述安装槽(111)设于所述主梁(11)朝向所述电池模组(200)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集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组件(20)包括两连接排组(21)和至少一采集头(22),两所述连接排组(21)分别罩盖安装于两所述安装工位(14),并与所述电池模组(200)的电极(220)抵持电性连接,所述安装槽(111)设有连通所述安装工位(14)的让位槽(143),所述采集头(22)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排组(21),另一端穿过所述让位槽(143)与所述采集电路板(30)固定连接,所述采集头(22)电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艺,张家斌,干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超思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