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内渗幕墙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7323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内渗幕墙体系,包括与建筑物连接的支撑组件和幕墙,所述幕墙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在所述幕墙的下方设置有积水盒,所述幕墙下缘对应的所述积水盒上设置有缺口,所述幕墙背离建筑物的侧壁为外壁,朝向所述建筑物的侧壁为内壁,所述幕墙外壁与所述积水盒外壁相配合,所述幕墙的内壁与所述积水盒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积水盒的底板上设置有排水孔。在本申请的防内渗幕墙体系中,通过设置积水盒,积水盒设置在幕墙下缘,并且幕墙外壁与积水盒外壁配合,避免雨水渗入室内,采用该种方式,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较在整个外墙面增加一层涂料或者卷材防水而言,还大幅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内渗幕墙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内渗幕墙体系。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
中,基于美观、保温、隔音和防潮等要求,幕墙被广泛的应用,就目前的幕墙结构而言,其是包括与建筑物连接的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幕墙板,幕墙板为若干个,采用逐个拼接的方式形成整面的幕墙。就幕墙板的拼装而言,通常是需要在幕墙板之间的缝隙内填充密封胶,使幕墙具有良好的防水和保温性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密封胶的填充工序较为繁杂,质量也不方便控制,所以,在实际工程中,虽然进行了填充密封胶的工序,但是密封效果并不理想,依然存在幕墙外部的雨水渗入内侧的问题,这些雨水沿幕墙内壁和支撑架向下流淌,最后汇集在幕墙下缘的收口处,雨水沿收口处的型材继续往建筑物墙面流淌,在遇到窗户等接缝时,就会出现雨水渗漏到室内的问题。在实际施工中,为了降低上述的施工难度,通常还采用开放式的幕墙结构,幕墙板根据等压雨幕原理进行拼接设计,在接缝处不用打密封胶,如此,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并且保持良好的外观效果,但是这种开放式的幕墙结构防水效果也不理想,所以在设计时,会在整个外墙面增加一层涂料或者卷材防水,如此又会大幅的增加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内渗幕墙体系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内渗幕墙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建筑物连接的支撑组件和幕墙,所述幕墙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在所述幕墙的下方设置有积水盒,所述幕墙下缘对应的所述积水盒上设置有缺口,所述幕墙背离建筑物的侧壁为外壁,朝向所述建筑物的侧壁为内壁,所述幕墙外壁与所述积水盒外壁相配合,所述幕墙的内壁与所述积水盒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积水盒的底板上设置有排水孔,所述幕墙由若干单元板组拼而成,位于上方的单元板下缘覆盖于下方单元板的上缘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内渗幕墙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建筑物连接的支撑组件和幕墙,所述幕墙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在所述幕墙的下方设置有积水盒,所述幕墙下缘对应的所述积水盒上设置有缺口,所述幕墙背离建筑物的侧壁为外壁,朝向所述建筑物的侧壁为内壁,所述幕墙外壁与所述积水盒外壁相配合,所述幕墙的内壁与所述积水盒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积水盒的底板上设置有排水孔,所述幕墙由若干单元板组拼而成,位于上方的单元板下缘覆盖于下方单元板的上缘外。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内渗幕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盒的长度与所述幕墙的长度相匹配,使所述幕墙内壁的下缘的任一位置下方都存在有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内渗幕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盒底板为靠近建筑物的一侧高于远离建筑物的一侧的倾斜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内渗幕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为若干个,并且沿积水盒的长度方向排列在所述积水盒底板较低的一侧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内渗幕墙体系,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臣杨闯周杰漆涛端木惠蓉邓霄邵刚唐仕川刘燕吴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