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国美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月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7307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月琴,包括琴箱,所述琴箱的背面活动安装有月琴,且月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琴颈,所述琴颈的顶部延伸至琴箱的外部,所述琴箱正面顶部的两侧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杆、第一背带绳、第二背带绳、调节套和固定孔的设置,可以对第一背带绳和第二背带绳之间的长度进行调节,方便人们将月琴背在身上,方便携带,通过电动伸缩杆、固定架、安装架和滚轮的设置,可以通过滚轮将琴箱放在地面上推动,电动伸缩杆可以对滚轮进行收缩,便于使用,同时解决了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进行携带,从而不方便人们进行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月琴
本技术涉及乐器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月琴。
技术介绍
月琴,中国传统弹拨乐器,起源于汉代,音箱呈满圆形,琴脖短小,全长62厘米,音箱直径36.3厘米,琴颈和音箱边框用红木、紫檀木制,边框用六块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制作,箱内置两道音梁,支两个音柱,四轴,四弦,每两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颈和面板上设八或九个品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月琴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比如,月琴传到了台湾以后,形状有了一些小变化,台湾月琴的颈较长,音箱为木制圆形,偶有六角形或八角形,早期用蚕丝弦,现常用尼龙弦,颇流行使用钓线,是台湾歌仔戏、歌仔说唱,闽南的歌仔戏和歌仔说唱亦使用台湾月琴,现有的月琴形式多样,外观各异,一般长度较长,体积较大,在月琴使用过程中不便于进行携带,从而不方便人们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月琴,具备便于携带的优点,解决了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进行携带,从而不方便人们进行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月琴,包括琴箱,所述琴箱的背面活动安装有月琴,且月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琴颈,所述琴颈的顶部延伸至琴箱的外部,所述琴箱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月琴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月琴,包括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琴箱(1)的背面活动安装有月琴,且月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琴颈(2),所述琴颈(2)的顶部延伸至琴箱(1)的外部,所述琴箱(1)正面顶部的两侧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杆(4);所述连接块(3)的内部且穿过调节杆(4)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背带绳(5)和第二背带绳(6),所述第一背带绳(5)和第二背带绳(6)之间通过调节套(7)活动连接,所述调节套(7)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8),所述琴箱(1)的底部设置有放置座(9),所述放置座(9)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腔(10),所述活动腔(10)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月琴,包括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琴箱(1)的背面活动安装有月琴,且月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琴颈(2),所述琴颈(2)的顶部延伸至琴箱(1)的外部,所述琴箱(1)正面顶部的两侧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杆(4);所述连接块(3)的内部且穿过调节杆(4)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背带绳(5)和第二背带绳(6),所述第一背带绳(5)和第二背带绳(6)之间通过调节套(7)活动连接,所述调节套(7)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8),所述琴箱(1)的底部设置有放置座(9),所述放置座(9)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腔(10),所述活动腔(10)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1),所述电动伸缩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2),所述固定架(12)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架(13),所述安装架(13)底部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架(12)的外部,所述安装架(13)的内部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国美
申请(专利权)人:丁国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