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植物根、根际生态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7287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植物器官模拟结构及试验装置。针对现有产品存在成本高、样品生成不足、采集困难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拟植物根与根际生态模拟装置。模拟植物根是细长管状结构,前段是渗透段,由多孔亲水性滤膜加工成的前端封闭的管件,中段是延长管,是PE管或PVC管,末段是进样口。细长管状结构内部有不锈钢钢丝。根际生态模拟装置包括模拟植物根、培育仓、进样件、进样口塞,模拟植物根穿过培育仓仓体上顶条的定位孔伸入培育仓内,进样口在培育仓外,进样件、进样口塞是独立件,培育仓可打开。本模拟植物根结构简洁且能模拟根分泌功能。根际生态模拟装置能高效培育根际土样品且样品采集方便。产品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使用便捷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拟植物根、根际生态模拟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植物器官模拟结构及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模拟植物根与一种根际生态模拟装置,属于实验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根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在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及无机盐的同时,也向土壤分泌一部分来自光合作用的产物(即根系分泌物)。其功能发挥是植物生命结构与过程的基础,也是植物学、土壤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基础性研究领域。1904年,德国微生物学家LorenzHiltner提出根际概念,他将根际定义为根系周围、受根系生长影响的土体。此后,相关研究逐渐揭示,根际是土壤-植物进行物质交换的活跃界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同化大气中的CO2,将部分光合产物通过根系释放到根际,激发土壤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而土壤微生物则利用这些光合产物作为能源物质将有机态养分转化成无机形态,以利于植物吸收利用。根际的许多化学条件和生物化学过程不同于土体土壤,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根际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等。尽管根际土壤占土壤总体积的比例相对极小(一般距离根轴表面数毫米之内),但根际过程是陆地碳和养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根际是陆地地下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围绕根系开展实地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模拟植物根、根际生态模拟装置

【技术保护点】
模拟植物根,其特征在于:是细长管状结构;所述细长管状结构前段是渗透段(11),由多孔亲水性滤膜加工成的前端封闭的管件,中段是延长管(12),是PE管或PVC管,末段是进样口(13)。

【技术特征摘要】
1.模拟植物根,其特征在于:是细长管状结构;所述细长管状结构前段是渗透段(11),由多孔亲水性滤膜加工成的前端封闭的管件,中段是延长管(12),是PE管或PVC管,末段是进样口(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植物根,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段(11)、延长管(12)、进样口(13)间粘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植物根,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段(11)与延长管(12)间通过连接管(15)粘接,所述连接管(15)是PE管或PVC管,所述延长管(12)与进样口(13)间粘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植物根,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管状结构内部有不锈钢钢丝(14),所述不锈钢钢丝(14)长度大于渗透段(11)长度、小于渗透段(11)长度与延长管(12)长度之和。5.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模拟植物根实现的根际生态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植物根(1)、培育仓(2)、进样件(3)、进样口塞(4);所述培育仓(2)包括仓体(21)与盖板(22),仓体(21)与盖板(22)是可拆卸联接;所述模拟植物根(1)穿过培育仓(2)仓体(21)上顶条(211)的定位孔(212)伸入培育仓(2)内,进样口(13)在培育仓(2)外;所述进样件(3)、进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华军袁远爽刘庆赵文强赵春章张子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