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位于导流洞顶拱位置小型溶洞的封堵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7268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位于导流洞顶拱位置小型溶洞的封堵结构及方法,包括锚杆、混凝土封堵层和排水管,锚杆设置在溶洞与导流洞相交位置处,在封堵时将溶洞壁面进行凿毛后,回填C15混凝土形成厚度为2m~3m的混凝土封堵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溶洞洞壁环向布设砂浆锚杆,回填2.0m~3.0m厚混凝土封堵层,并在混凝土封堵层内预埋排水管,形成小型溶洞封堵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堵排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减少导流洞周围外水压力,保证导流洞安全运行,与传统灌浆封堵溶洞处理方法相比降低了施工难度,减少了工程投资,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位于导流洞顶拱位置小型溶洞的封堵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位于导流洞顶拱位置小型溶洞的封堵结构及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导流

技术介绍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导流洞一般作为临时的水工建筑,用于导流或分流正在施工的江河里的水流;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该地质现象会影响导流洞周边围岩的稳定性,工程结构的不安全性及不稳定因素增加,使施工工艺变得复杂。目前对产生上述现象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对溶洞进行注浆加固或填充处理,该方法虽然施工工序简单,但溶洞灌浆工程量较大,工程造价费用很难估计。对于小型溶洞采用灌浆费用偏高,因此如何寻求一种最合理的小型溶洞封堵结构,既可以解决施工工艺复杂问题,又可以降低工程投资,是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导流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位于导流洞顶拱位置小型溶洞的封堵结构及方法,通过在溶洞洞壁环向布设砂浆锚杆,并回填凝土封堵层进行封堵,从而解决了小型溶洞对导流洞四周围岩稳定的影响,提高了导流洞结构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位于导流洞顶拱位置小型溶洞的封堵结构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位于导流洞顶拱位置小型溶洞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3)、混凝土封堵层(4)和排水管(5),所述锚杆(3)设置在溶洞(2)与导流洞(1)相交位置处,所述混凝土封堵层(4)设置在溶洞(2)内,锚杆(3)一段预埋在混凝土封堵层(4)内,另一段露出溶洞(2)外侧,所述排水管(5)预埋在混凝土封堵层(4)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位于导流洞顶拱位置小型溶洞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3)、混凝土封堵层(4)和排水管(5),所述锚杆(3)设置在溶洞(2)与导流洞(1)相交位置处,所述混凝土封堵层(4)设置在溶洞(2)内,锚杆(3)一段预埋在混凝土封堵层(4)内,另一段露出溶洞(2)外侧,所述排水管(5)预埋在混凝土封堵层(4)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于导流洞顶拱位置小型溶洞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3)为两排垂直溶洞(2)壁面环向布设,并布设呈梅花形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于导流洞顶拱位置小型溶洞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洞(2)与导流洞(1)相交且位于导流洞(1)顶拱或洞壁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于导流洞顶拱位置小型溶洞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5)贯穿混凝土封堵层(4)。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于导流洞顶拱位置小型溶洞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封堵层(4)厚度为2m~3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于导流洞顶拱位置小型溶洞的封堵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伟张涛秦晓亮张毅驰彭继乐俞灵光陈海坤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