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型水库控藻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7262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河道型水库控藻装置及方法,它包括隔水幕布,所述隔水幕布的底部通过多根连接索与固定墩相连,所述固定墩沉在水底,所述隔水幕布的顶部连接有浮标,所述浮标将隔水幕布撑开,并使其完全淹没在水面以下。所述隔水幕布的材质采用防渗土工布,采用矩形平面结构,其长度为50‑150m,高度为3‑15m,厚度为0.001‑0.01m。属于表层流场控制方法,适用于具有一定水深且水流缓慢的河道、水库,整流水力调控控藻装置对于河宽没有限制要求,但河宽小,会更有利于整流幕的布设与操作,并可节约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型水库控藻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道型水库控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河道型水库整流水力调控控藻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整流水力调控控藻装置运用水动力学原理,通过控制水流运动规律,改变水流流态、营养盐、水温、溶解氧和藻类在不同水体中的输移和扩散规律以及营养物浓度场的分布,从而使这些环境影响因子不利于藻类大量繁殖,达到控制水华的目的。水华水动力学控制方法可归纳分为:表层流场控制、选择层取(泄)水、人工解层、增加泄水量、人工潮汐等方法。目前,国内尚无表层流场控藻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自9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工农业的高速发展,淡水湖库的富营养化呈逐年加重之势,三峡水库、乌江梯级水库、北京密云水库、广东高州水库等出现关于水华的报道,甚至清江也因修建水利工程而发生了水华。水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亟待开发更多更有效的整治措施,作为一种新型水华防控技术,整流水力调控控藻装置在国内大型水库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研究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河道型水库控藻装置及方法,属于表层流场控制方法,适用于具有一定水深且水流缓慢的河道、水库,整流水力调控控藻装置对于河宽没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河道型水库控藻装置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河道型水库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隔水幕布(1),所述隔水幕布(1)的底部通过多根连接索(4)与固定墩(2)相连,所述固定墩(2)沉在水底,所述隔水幕布(1)的顶部连接有浮标(3),所述浮标(3)将隔水幕布(1)撑开,并使其完全淹没在水面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型水库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隔水幕布(1),所述隔水幕布(1)的底部通过多根连接索(4)与固定墩(2)相连,所述固定墩(2)沉在水底,所述隔水幕布(1)的顶部连接有浮标(3),所述浮标(3)将隔水幕布(1)撑开,并使其完全淹没在水面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河道型水库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幕布(1)的材质采用防渗土工布,采用矩形平面结构,其长度为50-150m,高度为3-15m,厚度为0.001-0.01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河道型水库控藻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墩(2)采用混凝土实体结构,在其顶部留有穿索孔,所述穿索孔与连接索(4)相连并对隔水幕布(1)进行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河道型水库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幕布(1)采用柔性材料,能够适应水流流态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形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河道型水库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此控藻装置垂直设置在河流或水库回水段的横断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河道型水库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幕布(1)的顶部和底部都分别加工有多个分别与浮标(3)和连接索(4)相配合的穿索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河道型水库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索(4)采用柔性钢丝绳。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河道型水库控藻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骏刘德富啜明英杨正健徐雅倩赵以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