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圈高像素光学系统及其应用的摄像模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77166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大光圈高像素光学系统,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设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第二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第三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第四透镜为双凸面;第五透镜为双凸面;第六透镜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其中,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为组合透镜,且满足TTL/EFL≤4.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其主要由六枚透镜构成,透镜枚数少,结构简单;采用不同透镜相互组合,且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为胶合透镜,具有大孔径、高像素、低畸变和良好消热差等光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光圈高像素光学系统及其应用的摄像模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系统及其应用的摄像模组,尤其是一种应用于车载镜头领域的大光圈高像素光学系统及其应用的摄像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安全驾驶系统的应用与普及,车载镜头也得到了普遍应用。而应用于车内电子后视镜的镜头要求能适应白天和黑夜环境下都能清晰成像,因此镜头需要考虑大光圈;同时,为了满足对周围环境的细节辨识,因此镜头需具备较高的清晰度。为满足上述要求,克服现有车载镜头普遍存在镜片过多、结构复杂的缺陷,提出一种大光圈高像素光学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光学系统存在镜片过多、结构复杂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光圈高像素光学系统。大光圈高像素光学系统,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设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第二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第三透镜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第四透镜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第五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第六透镜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大光圈高像素光学系统及其应用的摄像模组

【技术保护点】
大光圈高像素光学系统,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设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第二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第三透镜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第四透镜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第五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第六透镜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负;其中,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相互胶合形成组合透镜,且满足TTL/EFL≤4.5,其中TTL为光学系统的第一透镜物面侧顶点至成像面之间的距离,EFL为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光圈高像素光学系统,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设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第二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第三透镜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第四透镜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第五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第六透镜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负;其中,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相互胶合形成组合透镜,且满足TTL/EFL≤4.5,其中TTL为光学系统的第一透镜物面侧顶点至成像面之间的距离,EFL为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光圈高像素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光学系统的各透镜满足如下条件:(1)-10<f1<-2;(2)2<f2<10;(3)-10<f3<-2;(4)2<f4<10;(5)2<f5<10;(6)-15<f6<-5;(7)5<f56<20;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f4为第四透镜的焦距,f5为第五透镜的焦距,f6为第六透镜的焦距,f56为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组合后的焦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光圈高像素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光学系统的各透镜满足如下条件:(1)-3.0<f1/f<-0.8;(2)0.5<f2/f<1.5;(3)-1.5<f3/f<-0.5;(4)1.2<f4/f<2.0;(5)0.8<f5/f<1.7;(6)2.0<f6/f&l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海汪鸿飞刘佳俊刘振庭符致农尹小玲陈波席爱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