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护套用自修复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7148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自修复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电缆护套用自修复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方法将纳米硅酸钙粉末、纳米铝酸钙粉末与超支化聚合物混合、捏合,得到改性纳米微粒,烘干后加入装有二甲基甲酰胺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温水中进行超声分散,然后加入烘干的纤维原料搅拌得到铸膜液,利用中空纺丝得到改性纳米微粒填充的中空纤维,然后涂覆相变生热材料,附着于电缆护套层与绝缘层的间隙中,即可制得电缆护套用自修复材料。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电缆护套用自修复材料的中空纤维对修复剂保护性较好,可保证修复材料的有效性,同时超支化聚合物流动性好,修复时分散性好且反应迅速,修复效率高,可有效延长绝缘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同时整个制备过程简单,原料易得,成本较低,可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护套用自修复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修复材料
,提供了一种电缆护套用自修复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高分子材料由于其轻质、耐磨、易加工的特性,在工业、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在其成型加工以及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材料内部的微裂纹。这些微裂纹是宏观裂缝出现的根源,它会破坏高分子材料的整体性,以致于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如损害高分子纤维的机械强度、造成高分子微电子器的电路错误、影响高分子材料的黏度等。高分子材料由于裂纹往往在内部深处出现,探测难度较普通金属材料更大。因此,利用高分子材料的易加工性研究仿生自修复材料应运而生,已成为了高分子科学领域的热点方向。自修复又称自愈合,是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当材料当受到外界机械损害后,自修复高分子材料能自行发现裂纹,并通过一定机理将裂纹重新填补,自行愈合。自修复高分子材料具有以下优势:位点专一性,由裂纹引发聚合,针对性强,效率高;自动化,无需人为观测,节省了监测成本;提高材料寿命;消除材料维护成本;为材料智能化提供思路;环境友好性,避免了外加添加剂对环境的影响。现阶段自修修复材料按机理主要可以分两类:一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护套用自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纳米硅酸钙粉末、纳米铝酸钙粉末与超支化聚合物混合、捏合,得到改性纳米微粒,烘干后加入装有二甲基甲酰胺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温水中进行超声分散,然后加入烘干的纤维原料搅拌得到铸膜液,利用中空纺丝得到改性纳米微粒填充的中空纤维,然后涂覆相变生热材料,附着于电缆护套层与绝缘层的间隙中,即可制得电缆护套用自修复材料;包括以下步骤:(1)将纳米硅酸钙粉末、纳米铝酸钙粉末与超支化聚合物按一定重量份混合,在捏合机中进行捏合,得到改性纳米微粒;其中,纳米硅酸钙粉末40~50重量份、纳米铝酸钙粉末45~57重量份、超支化聚合物3~5重量份;(2)将步骤(1)所得的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护套用自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纳米硅酸钙粉末、纳米铝酸钙粉末与超支化聚合物混合、捏合,得到改性纳米微粒,烘干后加入装有二甲基甲酰胺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温水中进行超声分散,然后加入烘干的纤维原料搅拌得到铸膜液,利用中空纺丝得到改性纳米微粒填充的中空纤维,然后涂覆相变生热材料,附着于电缆护套层与绝缘层的间隙中,即可制得电缆护套用自修复材料;包括以下步骤:(1)将纳米硅酸钙粉末、纳米铝酸钙粉末与超支化聚合物按一定重量份混合,在捏合机中进行捏合,得到改性纳米微粒;其中,纳米硅酸钙粉末40~50重量份、纳米铝酸钙粉末45~57重量份、超支化聚合物3~5重量份;(2)将步骤(1)所得的改性纳米微粒与纤维原料分别置于烘箱中,加热干燥以除去残留水分;(3)将装有二甲基甲酰胺的容器置于恒温水浴中,待温度恒定后,加入改性纳米微粒及聚乙烯吡咯烷酮,开启高速搅拌,并采用超声分散,然后加入纤维原料,搅拌一定时间得到稳定均匀的铸膜液,然后将铸膜液转移至反应釜中,降低温度静置一定时间;其中,二甲基甲酰胺49~63重量份、改性纳米微粒5~8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3重量份、纤维原料30~40重量份;(4)采用中空纤维纺丝机,利用压力使铸膜液从喷丝头挤出,经空气干燥后,进入凝固浴,然后淋洗、干燥,制得改性纳米微粒填充的中空纤维;(5)在步骤(4)制得的填充中空纤维的表面涂覆相变生热材料,得到复合纤维,然后将复合纤维附着于电缆护套层与绝缘层的间隙中,即可制得自修复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缆护套用自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昝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