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科蔬菜育秧基质用发酵物料及其制备方法、茄科蔬菜育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668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酵物料组成为秸秆150‑300份、豆渣1‑10份、尿素5‑20份、磷酸二氢钾0.1‑4份、粪便50‑200份,高氏15号菌株1~2份,活菌浓度为1×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茄科蔬菜育秧基质用发酵物料及其制备方法、茄科蔬菜育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育秧基质,尤其是涉及一种育秧基质,同时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作物种植前通常需要进行育秧以提高作物的成活率并为其后续的生长储备能量,育秧基质通常由富含碳氮的营养物质与保水剂、湿润剂、消毒剂、肥料等组成,以满足育苗时期的营养需求和防止秧苗被微生物感染影响成活率和移栽后的结实率。对于育秧基质的研究也比较多,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6431576A公开了一种水稻机插秧育秧基质,组成包括堆肥产物、泥炭土、蛭石,其中有效成分是由堆肥产物、泥炭土和蛭石按照干物质7:2:1的质量比混合后获得,这一基质仅是单纯提供营养物质,并没有其他例如对于幼苗根病的防治作用;中国专利申请CN105801286A公开了一种水稻盘式育秧基质,组成包括炭化秸秆、稻田干土、复合肥及土壤消毒剂,其中炭化秸秆的重量比为60%,稻田干土的重量比为39%,复合肥N:P:K=15:15:15的比例为0.05%~0.5%,其余部分为土壤消毒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基质中的比例为0.05%~0.5%,这一基质不仅为幼苗提供了营养物质,同时能够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但是后一作用是通过添加土壤消毒剂获得的,环境不友好,而且作用较为剧烈对基质其他成分可能产生影响。而且现有研究以针对粮食作物的育秧基质为主,对于茄科蔬菜的育秧基质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为作物幼苗提供营养且可以预防和治疗作物幼苗根病的茄科蔬菜育秧基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含有中国专利申请CN105112304A高氏15号菌株的发酵物料,其发酵基起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主要为秸秆150-300份、豆渣1-10份、尿素5-20份、磷酸二氢钾0.1-4份、粪便50-200份;高氏15号菌株培养体1~2份,其活菌浓度为1×109cfu/g。所述发酵物料还包括少量中微量元素,所述中微量元素为钙、硼、锌、硅、锰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每种中微量元素的质量含量小于0.08%,加入少量中微量元素能够丰富发酵物料的营养组成,有利于其后续发酵使用。所述发酵物料中每一组分质量占物料总质量的百分数不超过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含有中国专利申请CN105112304A高氏15号菌株的发酵物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配比称取原料,将除高氏15号菌株外的其他原料混合均匀;(2)将步骤(1)的混合物料分三次保温发酵,第一次升至保温温度后加入高氏15号菌株。所述步骤(1)中秸秆粉碎至粒径在0.5cm以下。所述步骤(2)中第一次保温温度为50-75℃,保温时间为1-4h;第二次保温温度为80-95℃,保温时间为8h以上;第三次保温温度为35-50℃,保温时间为1-4h。所述步骤(2)的发酵过程中控制物料湿度在65~7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茄科蔬菜育秧基质,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含高氏15号菌株的发酵物料30-50%,蛭石15-20%,珍珠盐15-25%,营养土15-20%;还包括复合肥,所述复合肥用量占发酵物料、蛭石、珍珠盐和营养土总质量的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茄科育秧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按照上述茄科蔬菜育秧基质的配比称取各组分;S2.将除复合肥外的其他各组分混合后,升温至50-80℃,搅拌1-4h,再加入复合肥混匀。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茄科蔬菜育秧基质中加入含有高氏15号菌剂的发酵料,其本身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秧苗根病的作用,与营养土、复合肥配合以保证茄科蔬菜秧苗健康生长;此外在茄科蔬菜育秧基质的制备过程中通过升温和搅拌发酵料可以进一步熟化,为茄科蔬菜育秧基质补充一定量营养物质,并且能够使育秧基质性质更加柔和以免烧伤秧苗,各组分混合更加均匀更好地为秧苗提供营养和防治根病的保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茄科蔬菜育秧基质,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含有高氏15号菌株的发酵物料45%,蛭石15%,珍珠盐20%,营养土20%;以发酵物料、蛭石、珍珠盐和营养土总质量为基准计,还包括复合肥用量为30斤/吨;其中复合肥为氮磷钾质量比=15:15:15的复合肥。所述发酵物料由如下步骤制备而得:(1)配制发酵基,所述发酵基原料按重量份组成为秸秆250份、豆渣5份、尿素10份、磷酸二氢钾2份、粪便100份,将秸秆粉碎至粒径为0.5cm以下;(2)将配制好的发酵基加至发酵罐中,升温至60℃后加入高氏15号菌株培养体1份,其活菌浓度为1×109cfu/g,保温1h;再次升温至80℃保温8h;(3)将两次升温后的发酵物料在40℃保温发酵2h。发酵过程中物料湿度控制在70%。利用上述发酵物料制备茄科蔬菜育秧基质,包括如下步骤:S1.按照上述茄科蔬菜育秧基质的配比称取各组分;S2.将除复合肥外的其他各组分混合后,升温至60℃,搅拌2h,再加入复合肥混匀;S3.装包静置15天后可使用。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茄科蔬菜育秧基质,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含有高氏15号菌株的发酵物料35%,蛭石20%,珍珠盐25%,营养土20%;以发酵物料、蛭石、珍珠盐和营养土总质量为基准计,还包括复合肥用量为40斤/吨;其中复合肥为氮磷钾质量比=15:15:15的复合肥。所述发酵物料由如下步骤制备而得:(1)配制发酵基,所述发酵基原料按重量份组成为秸秆200份、豆渣8份、尿素4份、磷酸二氢钾3份、粪便150份,将秸秆粉碎至粒径为0.5cm以下;(2)将配制好的发酵基加至发酵罐中,升温至70℃后加入高氏15号菌株培养体2份,其活菌浓度为1×109cfu/g,保温3h;再次升温至90℃保温10h;(3)将两次升温后的发酵物料在45℃保温发酵1h。发酵过程中物料湿度控制在65%。本实施例茄科蔬菜育秧基质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仅将步骤S2中的温度设置为70℃,搅拌时间设定为3h。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茄科蔬菜育秧基质,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含有高氏15号菌株的发酵物料50%,蛭石20%,珍珠盐15%,营养土15%;以发酵物料、蛭石、珍珠盐和营养土总质量为基准计,还包括复合肥用量为45斤/吨;所述发酵物料由如下步骤制备而得:(1)配制发酵基,所述发酵基原料按重量份组成为秸秆150份、豆渣6份、尿素15份、磷酸二氢钾2.5份、粪便200份,将秸秆粉碎至粒径为0.5cm以下;(2)将配制好的发酵基加至发酵罐中,升温至65℃后加入高氏15号菌株培养体1.5份,其活菌浓度为1×109cfu/g,保温2h;再次升温至85℃保温12h;(3)将两次升温后的发酵物料在50℃保温发酵1.5h。发酵过程中物料湿度控制在75%。本实施例茄科蔬菜育秧基质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仅将步骤S2中的温度设置为55℃,搅拌时间设定为4h。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茄科蔬菜育秧基质,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含有高氏15号菌株的发酵物料40%,蛭石20%,珍珠盐25%,营养土15%;以发酵物料、蛭石、珍珠盐和营养土总质量为基准计,还包括复合肥用量为50斤/吨;所述发酵物料由如下步骤制备而得:(1)配制发酵基,所述发酵基原料按重量份组成为秸秆300份、豆渣10份、尿素20份、磷酸二氢钾3份、粪便180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高氏15号菌株的发酵物料,其发酵基起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主要为秸秆150‑300份、豆渣1‑10份、尿素5‑20份、磷酸二氢钾0.1‑4份、粪便50‑200份,高氏15号菌株培养体1~2份,其活菌浓度为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高氏15号菌株的发酵物料,其发酵基起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主要为秸秆150-300份、豆渣1-10份、尿素5-20份、磷酸二氢钾0.1-4份、粪便50-200份,高氏15号菌株培养体1~2份,其活菌浓度为1×109cfu/g;所述高氏15号菌株为中国专利申请CN105112304A的高氏15号菌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高氏15号菌株的发酵物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物料还包括中微量元素,所述中微量元素为钙、镁、锌、硅、锰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每种中微量元素的质量含量小于0.08%。3.制备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含有高氏15号菌株的发酵物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配比称取原料,将除高氏15号菌株外的其他原料混合均匀;(2)将步骤(1)的混合物料分三次保温发酵,第一次升至保温温度后加入高氏15号菌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含有高氏15号菌株的发酵物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秸秆粉碎至粒径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华刘昌平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