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建筑抗震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器材
,具体为一种新型建筑抗震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用材越来越科学化,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中采用阻尼器的耗能振动或吸收谐振频率来减弱地震作用力,采用抗震紧固件能够承受地震结构的构造,但是现有的抗震紧固件连接的建筑结构,在受到震动载荷时不能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易造成建筑结构中间的连接不牢固,导致建筑物的抗震效果变差,受到地震力的振动载荷时容易松散。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新型建筑抗震连接结构,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建筑抗震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抗震效果变差,受到地震力的振动载荷时容易松散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建筑抗震连接结构,包括上减震板和下减震板,所述上减震板和所述下减震板中部左侧设有第一减震条,所述上减震板和所述下减震板中部右侧设有第二减震条,所述上减震板上部横向设有横梁板,所述上减震板上部纵向设有纵梁板,所述横梁板及所述纵梁板通过两侧端部设有的卡板与所述上减震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梁板及所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建筑抗震连接结构,包括上减震板(9)和下减震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减震板(9)和所述下减震板(1)中部左侧设有第一减震条(10),所述上减震板(9)和所述下减震板(1)中部右侧设有第二减震条(2),所述上减震板(9)上部横向设有横梁板(4),所述上减震板(9)上部纵向设有纵梁板(6),所述横梁板(4)及所述纵梁板(6)通过两侧端部设有的卡板(3)与所述上减震板(9)固定连接,所述横梁板(4)及所述纵梁板(6)与所述上减震板(9)之间形成四个方槽(8),所述第一减震条(10)后部设有第一减震泡沫柱体(11),所述第一减震条(10)前部设有第二减震泡沫柱体(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建筑抗震连接结构,包括上减震板(9)和下减震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减震板(9)和所述下减震板(1)中部左侧设有第一减震条(10),所述上减震板(9)和所述下减震板(1)中部右侧设有第二减震条(2),所述上减震板(9)上部横向设有横梁板(4),所述上减震板(9)上部纵向设有纵梁板(6),所述横梁板(4)及所述纵梁板(6)通过两侧端部设有的卡板(3)与所述上减震板(9)固定连接,所述横梁板(4)及所述纵梁板(6)与所述上减震板(9)之间形成四个方槽(8),所述第一减震条(10)后部设有第一减震泡沫柱体(11),所述第一减震条(10)前部设有第二减震泡沫柱体(14),所述第一减震泡沫柱体(11)及所述第二减震泡沫柱体(14)与所述第一减震条(10)通过胶水粘贴连接,所述第二减震条(2)后部设有第三减震泡沫柱体(13),所述第二减震条(2)前部设有第四减震泡沫柱体(15),所述第三减震泡沫柱体(13)及所述第四减震泡沫柱体(15)与所述第二减震条(2)通过胶水粘贴连接,所述上减震板(9)下部设有内框(18),所述内框(18)与所述上减震板(9)下部通过螺钉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板(4)及所述纵...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