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明芳专利>正文

鞋钉之改良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97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鞋钉之改良构造,主要包含一呈U字形杆体的钉体,该钉体於中央部分形成一击打部,该击打部两端之杆体分别形成一钉入体,其特征在于: a.该各钉入体与该击打部间分别形成小于或等于90度之夹角; b.该各钉体之末端端面分别形成一钉尖面; c.该各钉尖面呈相互平行状,且分别与该各钉入体之轴向成一小于90°的钉尖角。(*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良之鞋钉。一般鞋制品的鞋底与鞋跟间之接合,除於其接合面间涂布黏合剂使其相互紧密黏合外,还自鞋底向鞋跟内部击入鞋钉,以防行走时因地面与鞋跟间相互之作用力使鞋跟与鞋底剥离。目前习用之鞋钉大致可分为细长柱形及U字形两类,参阅图1及图2。其中,细长柱形之鞋钉於钉体一端形成一帽部使钉体进入鞋跟内有相当长度,藉以抵抗来自於地面对鞋跟之作用力,使鞋跟不致与鞋底脱离;但由於行走时鞋跟常承受人体与地面交互作用对鞋跟形成之扭力(尤以高跟鞋更为明显),此一扭力作用於细长柱形鞋钉,常使其扭曲变形以致於使得鞋跟松脱。如欲改善则须於同一鞋跟内击入数个鞋钉,不但不经济,且受鞋跟与鞋底相互接合面大小之限制,其改善效果亦极其有限;再者,在长期使用下,由於鞋跟与钉体之相互作用及钉体於鞋跟内呈直线之状态,常发生鞋钉日渐松动脱出,形成所谓“暴钉”现象,严重影响穿著之舒适性及鞋跟与鞋底之接合强度;至於另一类习用之U字形鞋钉,主要系於U字形钉体之两末端分别凸起形成尖锐状之箭矢部,藉该各箭矢部使U字形之鞋钉两端易於击入鞋跟内,并利用该各箭矢部增强鞋底与鞋跟轴向之接合力,然而,该各箭矢部之构成形状较为复杂,使鞋钉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鞋钉之改良构造,主要包含一呈U字形杆体的钉体,该钉体於中央部分形成一击打部,该击打部两端之杆体分别形成一钉入体,其特征在于a.该各钉入体与该击打部间分别形成小于或等于90度之夹角;b.该各钉体之末端端面分别形成一钉尖面;c.该各钉尖面呈相互平行状,且分别与该各钉入体之轴向成一小于90°的钉尖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鞋钉之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各钉尖面分别向该钉体之内侧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鞋钉之改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明芳
申请(专利权)人:蔡明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