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子火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357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电子火针,其包括火针本体,火针本体上连接有加热装置及伸缩装置相连,加热装置与供电单元相连,为火针本体加热。伸缩装置与控制装置相连,实现火针本体的弹出与回缩。还包括主控单元,连接加热装置、控制装置及供电单元,能够在加热装置为火针本体加热后操控控制单元带动火针本体完成一次火针的插拔过程。火针本体外套设有中心套筒及与其活动套接的具有出针口的调节套筒,改变调节套筒在中心套筒上的套接位置能够调节所述火针本体的尖部与出针口的距离,以确保施针深度的可控性。

Intelligent electronic fire need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fire needle, which includes the body of a fire needl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a heating device and a telescopic device on the body of the fire needle. The hea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supply unit to heat the body of the fire needle. The telescopic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device to realize the ejection and retraction of the fire needle body. It also includes the main control unit, the connecting heating device, the control device and the power supply unit, which can drive the fire needle body to complete a fire needle in the heating device after heating the body of the fire needle. The body jacket of the fire needle is equipped with a central sleeve and an adjusting sleeve with a needle mouth connected with its movable sleeve. The sleeve connection position of the adjustable sleeve on the central sleeve can adjus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ip of the body of the fire needle and the needle outlet to ensure the controllability of the needle dep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电子火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材,尤其涉及一种针灸疗法使用的器材。
技术介绍
火针疗法是用特制的针具加热烧红后刺入人体的腧穴或患处,以达到祛除疾病目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火针疗法首载于《内经》,发展鼎盛于明代,但清朝后叶至民国年间火针疗法发展有所停滞,解放初期仅少数医生能掌握,教科书对火针疗法论述很少,火针疗法濒于失传。国医大师贺普仁于60年代初开始应用火针疗法,发现火针疗法能够弥补毫针之不足,能够有效治疗多种疑难杂症,至80年代将火针提升到与毫针同等重要高度。经查阅文献发现,目前临床使用火针针具操作时均需手动加热,手动刺入,易出现加热不均匀、温度不可控、深度不可控、不便于携带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火针的临床使用,也影响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传统的火针针具,包括细、中粗、粗、平头、多头、三棱火针六种。操作步骤包括:定穴位,消毒,针体加热,进针,留针,出针,出针后处理几个方面。根据临床不同需要,刺法分为经穴刺法、痛点刺法、密刺法、围刺法、散刺法等火针刺法分类,并根据进针快慢制定了快针法和慢针法。可应用治疗的病种涵盖骨科、神经科、外科、妇科、皮肤科、肿瘤科、五官科、肛肠科等,多达120种。但一直面临如下需要解决的问题:1)手动加热导致火针针体加热不均匀、温度不可控。目前临床使用火针针具操作时均需手动加热,没有实现均匀加热、温度可控。既往有研究对目前临床应用火针进行加热过程监测,并对针体移动过程中温度变化进行测量,发现其火针本身虽然具有熔点高、回火稳定性高、红硬性和热强性高、热导率低等特点,但是存在针体加热不均匀的技术缺点,即针体在加热过程中针尖前端可到达700℃以上,但针体稍远离针尖前端部分未达到此温度,且在临床一次加热多次连续施针过程中,即反复运移过程中针体整体温度不可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火针的临床使用,也影响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2)明火加热存在安全隐患。传统火针需要准备一具酒精灯或若干可点燃的酒精棉球以备点火之用,其明火加热存在对操作者及患者的安全隐患。3)火针施针过程中针刺深度不可控。目前临床应用的火针在治疗过程中快进快出,针刺深度就会因人而异、因次而异,导致火针的推广和规范很难实现。4)火针加热到手动刺入穴位距离及针刺点不可控。传统火针从加热到手动刺入到体内的距离会因每个医生而不同,从而导致火针进入人体的温度差异较大,且针刺点也容易有偏移,导致施针到穴位的火针温度及穴位准确性难以实现。5)操作、携带、更换不同型号火针不方便。传统火针包括细、中粗、粗、平头、多头、三棱火针六种。但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为前三种火针:细火针直径0.5mm主要用于面部穴位、体质虚弱及老年人也适宜用;中粗火针直径0.8mm使用范围比较广泛,除面部和肌肉组织较薄的部位外,其他的穴位或部位均可使用;粗火针直径1.1mm,主要适用于针刺病灶部位,如癥瘕、痞块、疮疡等处,但是临床存在操作、更换、携带不方便性,大大阻碍了其临床应用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电子火针,其包括火针本体,火针本体上连接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与供电单元相连,为火针本体加热。其中,加热装置包括套置在火针本体外的加热线圈及与加热线圈电连接的加热电路,加热电路给加热线圈提供超高频电流,使加热线圈内的火针本体由于高频电磁感应而快速升温。其中,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为500-800℃。其中,火针本体与伸缩装置相连,伸缩装置与控制装置相连,以实现火针本体的弹出与回缩。其中,伸缩装置包括套有弹簧的活动杆。其中,火针本体与活动杆可拆卸连接。其中,控制装置包括套置在伸缩装置外的电磁线圈及与电磁线圈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产生大电流脉冲流过电磁线圈,使线圈内产生高强的脉冲磁场使活动杆回缩而压缩弹簧;脉冲磁场过后,弹簧的恢复力使活动杆复位,从而带动火针本体完成一次插拔过程。其中,还包括套设在火针本体外的中心套筒及与其活动套接的具有出针口的调节套筒,调节套筒能够沿中心套筒轴向移动及定位,改变调节套筒在中心套筒上的套接位置能够调节火针本体的尖部与出针口的距离。其中,火针本体的尖部与出针口的距离为5-25mm。其中,还包括主控单元,连接加热装置、控制装置及供电单元,能够在加热装置为火针本体加热后操控控制装置带动火针本体完成一次火针的插拔过程。与现有火针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智能电子加热使得火针针体均匀加热、温度可控。本专利技术具有针加热装置可使火针本体均匀且快速升温,且调节针加热装置的参数可改变火针的温升,实现了温度可控性。本专利技术的加热温度可达800℃,且加热时间不受外界环境干扰,整体加热时间小于3秒,实现了操作的简便性。2)改明火加热为电子加温提升整体操作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针加热装置给加热线圈提供超高频的电流,加热线圈内的火针本体由于高频电磁感应而快速升温。不用明火灼烧,温度可控,且针在封闭的套筒内,不会被医生和患者碰触,使用更安全。3)电动进出针、进针深度可调可控。本专利技术在加热完成的瞬间,控制装置工作,大电流脉冲流过电磁线圈,线圈内产生高强的的脉冲磁场,该脉冲磁场快速将活动杆回缩,同时弹簧被压缩。脉冲磁场过后,弹簧的恢复力使活动杆复位,从而完成火针的插拔过程。本专利技术的插拔时间小于1秒。通过调节调节套筒在中心套筒上的套接位置改变出针口与火针针尖部的距离,从而实现设定针的刺入深度。本专利技术的调节范围为5-25mm,保证了进针深度可控及定量刺激的特性。4)火针加热到手动刺入穴位距离及针刺点可控。本专利技术选好扎针点和设置好进针深度后,将出针口自然保持在针刺穴位点上,按动开关,针即可自动扎入和拔出,操作简单容易,保证了针刺穴位点可控,在施针过程中始终保持出针口在穴位点上。5)便于操作、携带及更换不同型号火针。医生手握本专利技术,将出针口对准扎入点,再按动开关,套筒内的针迅速被加热、并快速扎入和快速拔出人体,一次动作的时间小于5秒,整个操作过程方便快捷。通过简单训练后即可精准地进行火针治疗操作,从而使推广火针治疗成为可能。火针本体收于套筒内携带方便安全。本专利技术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能够方便快速更换不同型号火针,以满足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症状及选择穴位不同,达到不同疗效的目的。6)供电装置满足200次火针治疗。采用高容量的柱状锂电池供电,并有配套的充电器。充满的电池可以为200次火针治疗提供能量,而电池的充电时间不大于30分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智能电子火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充分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一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电子火针包括壳体10、活动套筒、火针本体1、加热装置、伸缩装置、控制装置、供电单元及主控单元。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01及第二壳体102,通过螺纹或其它卡合结构可拆卸连接。第一壳体101上具有出针用通孔及装针口9,通过装针口9可随时更换火针本体1。第二壳体102内置供电单元,并具有充电接口及电源开关。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该供电单元可为柱状锂电池。第一壳体101内设有活动套筒,其包括中心套筒6及与其活动套接的具有出针口8的调节套筒7。火针本体1穿置在中心套筒6与调节套筒7中,尖部对准出针口8及与其贯通的出针用通孔。活动套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或其它能够实现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智能电子火针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电子火针,包括火针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火针本体上连接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供电单元相连,以为火针本体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子火针,包括火针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火针本体上连接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供电单元相连,以为火针本体加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套置在火针本体外的加热线圈及与所述加热线圈电连接的加热电路,加热电路给加热线圈提供超高频电流,使加热线圈内的火针本体由于高频电磁感应而快速升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为500-80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火针本体与伸缩装置相连,伸缩装置与控制装置相连,以实现火针本体的弹出与回缩。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电子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套有弹簧的活动杆。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电子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火针本体与活动杆可拆卸连接。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电子火针,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彬刘璐赵洛鹏孙兰平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翰博泰康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