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式进料的保温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5219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吸式进料的保温反应装置,属于化工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吸式进料的保温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搅拌桨和盘管,所述搅拌桨设置有外搅拌桨叶和内搅拌桨叶,所述盘管位于外搅拌桨叶与内搅拌桨叶之间;反应釜本体顶部通过抽风管与过滤箱进气口连接,过滤箱的排气口与抽气泵连接;所述过滤箱内分布有至少两层鲍尔环填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反应釜内抽气形成负压,便于进料;并通过盘管与搅拌桨的结合,使物料与盘管间能够快速进行热传导,温控效果好。

A heat preservation reaction device with self suction fe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lf suction feeding heat preservation reaction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hemical equipment. The heat preservation reaction device of the self - suction feeding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reaction tank body, a stirring oar and a coil. The impeller is provided with an external stirring blade and an inner stirring blade. The coil is located between the outer stirring blade and the inner stirring blade, and the top of the reactor body is connected by a suction pipe to a filter box intake port, and the top of the reactor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lter box intake port. The exhaust port of the filter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ction pump, and at least two layers of Bauer ring packing layer are distributed in the filter box. The utility model pumps gas in a reaction kettle to form a negative pressur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feeding, and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oil and the stirring paddle, the material and the coil can be heat conduction quickly, and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吸式进料的保温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装置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吸式进料的保温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罩光粉加工时,需要向反应釜中加入三聚氰胺等粉末物质原料,对于粉末状原料,在向反应釜中加料时,常常用到输料管加料和直接加料方式,输料管加料方式多用于液体加料,粉料多是从加料口直接加入反应釜。受搅拌桨的电机和外界环境影响,从加料口加入混合料时,粉料容易被风吹散,导致物料损失,浪费了原料;粉料颗粒度较小,加料时部分粉料弥漫在空气中,长期暴露在这种环境下会损害人体皮肤,影响操作人员身体健康。此外,反应釜加料后,在反应过程中对温度有一定要求的物料的反应,常常会在反应釜内部或外部设置保温或控温装置,这种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对反应物料进行加热或者是降温。反应釜上采用的控温装置大多为盘管,即螺旋缠绕的水管,在盘管内通入高温或低温的水液,可以对反应釜内物料进行温度调节。盘管可以设置在反应釜内,以达到更高的传热效果,但是为了避免与搅拌桨之间的干涉,盘管大多是贴附在反应釜内壁设置,靠近反应釜中轴位置处难以较快的获得温度调控效果,但如果把盘管设置在靠近中部位置处又会与搅拌桨相干涉,导致反应釜内的温度调控问题难以解决。中国专利(CN204412266U)公开了一种高效反应釜,其包括釜体以及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驱动装置以及搅拌桨,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釜体的轴向正上方,所述搅拌桨包括桨轴以及设置在所述桨轴一端的桨叶组,所述桨轴上设置有桨叶组的一端插设在所述釜体中,且所述桨轴与所述釜体同轴,所述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转矩输出端联动,所述桨叶组包括至少两片弯曲呈锚钩状的锚式桨叶,所述至少两片锚式桨叶以所述桨轴的中心轴为中心环形阵列的设置,所述锚式桨叶包括一体成型的轴流段以及径流段,其中所述锚式桨叶的轴流段的推进方向对应釜体的底部或顶部。上述方案中为了提高效率,其搅拌桨设置为锚式桨,在该结构情况下,其盘管也无法在靠近中轴位置处进行设置,致使靠盘管进行温度调控的方式不能充分的发挥其调控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反应装置物料易飞散、温控性能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吸式进料的保温反应装置,本技术在反应釜内抽气形成负压,便于进料;并通过盘管与搅拌桨的结合,使物料与盘管间能够快速进行热传导,温控效果好。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自吸式进料的保温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搅拌桨和盘管,所述搅拌桨设置有外搅拌桨叶和内搅拌桨叶,所述盘管位于外搅拌桨叶与内搅拌桨叶之间;反应釜本体顶部通过抽风管与过滤箱进气口连接,过滤箱的排气口与抽气泵连接;所述过滤箱内分布有至少两层鲍尔环填料层。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搅拌桨叶为U形,其底部为水平段。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反应釜本体与盘管相连而形成的第一盘管接口、第二盘管接口均位于外搅拌桨叶的上方。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搅拌桨叶、外搅拌桨叶均与搅拌轴杆连接,且内搅拌桨叶的连接点位于上方。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搅拌桨叶底部横杆上设置有辅助叶片。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过滤箱中设置有过滤网,该过滤网与鲍尔环填料层相互配合。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过滤网设置在鲍尔环填料层底部,用于支撑鲍尔环填料层。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抽风管进气口设置有弧形滤网。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过滤箱进气口位于其底部,过滤箱的排气口位于其侧壁上段。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反应釜本体上的抽风管连接口与加料口位于搅拌桨的两侧。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自吸式进料的保温反应装置,搅拌桨设置有外搅拌桨叶和内搅拌桨叶,盘管位于外搅拌桨叶与内搅拌桨叶之间,有助于热盘管与反应釜内液体间的能量交换,在换热的同时保证了较好的搅拌效果;反应釜通过抽风管连接过滤箱,并最终与抽气泵连接,通过抽气泵能使反应釜处于负压状态,能够使添加的粉料不会向外飘散,避免了物料的浪费;(2)本技术的一种自吸式进料的保温反应装置,其外搅拌桨叶为U形,并且其底部设为水平段,以避免与盘管发生干涉,避免两者之间相互影响,而且有助于盘管更深入的进入反应釜本体内;由于外搅拌桨叶的底部为水平段,反应釜本体底部的水液难以被搅拌到,在其底部设置辅助叶片可以在小区域内对底部进行搅拌;(3)本技术的一种自吸式进料的保温反应装置,过滤箱中设置有过滤网,该过滤网与鲍尔环填料层相互配合,位于其底部,可以对鲍尔环起到支撑作用,而且不影响鲍尔环的过滤作用,使用效果较好;此外,多层鲍尔环填料层能够使粉料被充分过滤,而且能够防止物料在首层大量堆积,既不会阻碍抽风,又能够避免较大的杂物进入管路内损坏抽气泵,还能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化工生产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反应釜本体与过滤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辅助叶片的设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过滤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反应釜本体;2、搅拌桨;21、搅拌轴杆;22、外搅拌桨叶;23、内搅拌桨叶;24、辅助叶片;3、盘管;31、第一盘管接口;32、第二盘管接口;4、电机;5、过滤箱;51、鲍尔环填料层;52、过滤网;6、抽风管;7、箱盖;8、抽气泵;9、加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自吸式进料的保温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1、搅拌桨2和盘管3,所述搅拌桨2设置有外搅拌桨叶22和内搅拌桨叶23,所述盘管3位于外搅拌桨叶22与内搅拌桨叶23之间。反应釜本体1可以为常规反应釜,其上方安装电机4和搅拌桨2,电机4的动力轴连接搅拌桨2,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杆21转动。搅拌轴杆21的底部设置有外搅拌桨叶22和内搅拌桨叶23,两者在结构上并没有特殊要求,外搅拌桨叶22和内搅拌桨叶23的主要区别点在于外搅拌桨叶22的桨叶尺寸要大于内搅拌桨叶23的桨叶尺寸,两者绕搅拌轴杆21转动时所围圆形区域大小不同。本实施例中的盘管3设置在靠近搅拌轴杆21位置处,并位于外搅拌桨叶22与内搅拌桨叶23之间。也就是说,盘管3的直径尺寸在外搅拌桨叶22与内搅拌桨叶23所围圆形的直径尺寸之间,则外搅拌桨叶22可以在盘管3外侧进行溶液搅拌,内搅拌桨叶23可以在盘管3内侧进行搅拌,保证搅拌的充分性。盘管3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可以与反应釜本体1上的第一盘管接口31、第二盘管接口32连接,至于哪个作为进水口,没有具体限制,本实施例可优选为第一盘管接口31作为进水口,盘管3旋向其底部的一端在底部弯折向上与第二盘管接口32连接,并且都位于反应釜本体的上端。由于盘管3位置的改变,其两侧均能够进行热量交换,管道内部与外侧溶液的热量交换更为充分,有助于换热效果的提高,能够通过盘管换热更好的控制溶液温度。此外,本反应釜本体1顶部通过抽风管6与过滤箱5进气口连接,过滤箱5的排气口与抽气泵8连接;过滤箱5内分布有至少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自吸式进料的保温反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吸式进料的保温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1)、搅拌桨(2)和盘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2)设置有外搅拌桨叶(22)和内搅拌桨叶(23),所述盘管(3)位于外搅拌桨叶(22)与内搅拌桨叶(23)之间;反应釜本体(1)顶部通过抽风管(6)与过滤箱(5)进气口连接,过滤箱(5)的排气口与抽气泵(8)连接;所述过滤箱(5)内分布有至少两层鲍尔环填料层(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吸式进料的保温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1)、搅拌桨(2)和盘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2)设置有外搅拌桨叶(22)和内搅拌桨叶(23),所述盘管(3)位于外搅拌桨叶(22)与内搅拌桨叶(23)之间;反应釜本体(1)顶部通过抽风管(6)与过滤箱(5)进气口连接,过滤箱(5)的排气口与抽气泵(8)连接;所述过滤箱(5)内分布有至少两层鲍尔环填料层(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进料的保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搅拌桨叶(22)为U形,其底部为水平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吸式进料的保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与盘管(3)相连而形成的第一盘管接口(31)、第二盘管接口(32)均位于外搅拌桨叶(22)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吸式进料的保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搅拌桨叶(23)、外搅拌桨叶(22)均与搅拌轴杆(21)连接,且内搅拌桨叶(23)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海华江涛张立刚张磊严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弘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