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澳洲坚果开壳夹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013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澳洲坚果开壳夹钳,包括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的共端具有铰接装置,第一夹体内侧设置有固定凹槽,第二夹体内侧设置有与固定凹槽配合的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有破壳刀片,破壳刀片为楔形状,具有刺入果肉内的刀尖,体积沿刀尖向根部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扁平方向沿第一夹体或第二夹体的轴向方向,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上均连接有手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澳洲坚果开壳器破壳效率高,结构简单且容易操作。

An Australian nut open - shell cla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stralian nut opening clamp, which includes a first clip body and a second clip body, the common end of the first clip body and the second clip body has an articulating device, the inner side of the first clip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groove, the inside of the second clip body is arranged with a holding groove matched with a fixed groove, and a broken shell blade is arranged in the tank and a broken shell is arranged in the holding tank. The blade is a wedge shape with the tip of the knife inserted into the pulp. The volume increases along the tip of the blade to the root. The flat direction is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first clip body or the second clip body, and the first clip body and the second clamp body are both connected with the handle. The Macadamia shell open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hell breaking efficiency, simple structure and easy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澳洲坚果开壳夹钳
本技术涉及澳洲坚果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澳洲坚果开壳夹钳。
技术介绍
坚果夹种类很多,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坚果夹,常以钳子居多,能夹开体积小、不太硬的坚果,而对于较硬的坚果壳,较难剥除。澳洲坚果果壳坚硬,直接用锤子砸的话,力度难以控制,容易将果仁一起砸碎,砸碎过程中果壳飞溅,容易弹射伤人和物,而且噪音大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普通的钳子,通常钳口是直的,与澳洲坚果接触面小,受力小,较难剥开,效率低,且会由于操作不当而夹伤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破壳效率高,结构简单且容易操作的一种澳洲坚果开壳夹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方案为:一种澳洲坚果开壳夹钳,包括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所述第一夹体与所述第二夹体具有一公共端,所述公共端具有一铰接装置,所述铰接装置使得所述第一夹体与所述第二夹体能沿相对方向或相反方向运动;所述的第一夹体内侧设置有固定凹槽,所述第二夹体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凹槽配合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破壳刀片,所述破壳刀片为楔形状,具有刺入果肉内的刀尖,所述破壳刀片的体积沿所述刀尖向所述破壳刀片的根部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破壳刀片的扁平方向沿所述第一夹体或第二夹体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上与所述公共端相对一端连接有手柄,位于所述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之间靠近所述手柄处设置有弹簧。优选地,所述手柄外套设有防滑套,所述手柄与所述防滑套之间填充有弹性填充体。优选地,所述的固定凹槽内壁设有防滑纹。优选地,所述容纳槽上开设有观察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澳洲坚果开壳夹钳由于在第一夹体上设置固定凹槽,在第二夹体上设置容纳槽,且在容纳槽内设置破壳刀片,由于破壳刀片为楔形状,具有刺入果肉内的刀尖,破壳刀片的体积沿刀尖向破壳刀片的根部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且破壳刀片的扁平方向沿第一夹体或第二夹体的轴向方向,在对澳洲坚果进行开壳的时候,首先在澳洲坚果上切出一道开壳缝隙,然后将澳洲坚果放入固定凹槽内,具有开壳缝隙一端朝上,用力挤压手柄,使得刀尖从澳洲坚果上的开壳缝隙内刺入果肉中,之后再用力压手柄,由于破壳刀片的体积沿刀尖向破壳刀片的根部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此时破壳刀的根部将果壳涨破,从而使得果肉与果壳分离,实现澳洲坚果开壳,操作简单方便,破壳效率较高。固定凹槽以及容纳槽的设置不仅具有固定待破壳坚果的作用,还能防止果壳飞溅造成的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澳洲坚果开壳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破壳刀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请参照图1,本技术的澳洲坚果开壳器,包括第一夹体3和第二夹体2,第一夹体3与第二夹体2具有一公共端,该公共端具有一铰接装置1,铰接装置1为螺栓或铆钉。铰接装置1使得第一夹体3与第二夹体2能沿相对方向或相反方向运动。第一夹体3内侧设置有固定凹槽9,第二夹体2内侧设置有与固定凹槽9配合的容纳槽4,容纳槽4内设置有破壳刀片5。请结合图2图3,破壳刀片5为楔形状,具有刺入果肉内的刀尖51,破壳刀片5的体积沿刀尖51向破壳刀片5的根部52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增大,破壳刀片5的扁平方向沿所述第一夹体3或第二夹体2的轴向方向。为了便于观察刀尖51是否准确刺入果肉内,在容纳槽4上开设有观察孔10。第一夹体3和第二夹体2上与公共端相对一端连接有手柄6,手柄6外套设有防滑套7,手柄6与防滑套7之间填充有弹性填充体8,弹性填充体8为海绵。为了防止澳洲坚果在破壳时打滑,在固定凹槽9内壁设有防滑纹(图中未示出)。为了在下次破壳时方便将第一夹体3和第二夹体2分开,在第一夹体3和第二夹体2之间靠近所手柄6的位置处设置有弹簧11.上述的澳洲坚果开壳器由于在第一夹体3上设置固定凹槽9,在第二夹体2上设置容纳槽4,且在容纳槽4内设置破壳刀片5,由于破壳刀片5为楔形状,具有刺入果肉内的刀尖51,破壳刀片5的体积沿刀尖51向破壳刀片5的根部52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且破壳刀片的扁平方向沿第一夹体3或第二夹体2的轴向方向。在对澳洲坚果进行开壳的时候,首先在澳洲坚果上切出一道开壳缝隙,然后将澳洲坚果放入固定凹槽9内,具有开壳缝隙一端朝上,用力挤压手柄6,使得刀尖51从澳洲坚果上的开壳缝隙内刺入果肉中,之后再用力压手柄6,由于破壳刀片5的体积沿刀尖51向破壳刀片的根部52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此时破壳刀的根部52将果壳涨破,从而使得果肉与果壳分离,实现澳洲坚果开壳,操作简单方便,破壳效率较高。固定凹槽9以及容纳槽4的设置不仅具有固定待破壳坚果的作用,还能防止果壳飞溅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本技术还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澳洲坚果开壳夹钳

【技术保护点】
一种澳洲坚果开壳夹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所述第一夹体与所述第二夹体具有一公共端,所述公共端具有一铰接装置,所述铰接装置使得所述第一夹体与所述第二夹体能沿相对方向或相反方向运动;所述的第一夹体内侧设置有固定凹槽,所述第二夹体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凹槽配合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破壳刀片,所述破壳刀片为楔形状,具有刺入果肉内的刀尖,所述破壳刀片的体积沿所述刀尖向所述破壳刀片的根部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破壳刀片的扁平方向沿所述第一夹体或第二夹体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上与所述公共端相对一端连接有手柄,位于所述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之间靠近所述手柄处设置有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澳洲坚果开壳夹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所述第一夹体与所述第二夹体具有一公共端,所述公共端具有一铰接装置,所述铰接装置使得所述第一夹体与所述第二夹体能沿相对方向或相反方向运动;所述的第一夹体内侧设置有固定凹槽,所述第二夹体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凹槽配合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破壳刀片,所述破壳刀片为楔形状,具有刺入果肉内的刀尖,所述破壳刀片的体积沿所述刀尖向所述破壳刀片的根部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破壳刀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荣赛永福陈以东
申请(专利权)人:澜沧澳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