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接触式通信接口系统和方法
本公开涉及极高频(“EHF”)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并且尤其涉及用于在非接触式通信系统中使用的非接触式通信接口。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可以“连接”在一起以使得能够在设备之间传送数据。典型地,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线缆连接或者无线连接。诸如USB(“通用串行总线”)这样的线缆连接典型地是点到点的,并且需要位于每个设备处的机械连接器以及设备之间的线缆。诸如WiFi或者蓝牙这样的无线连接可以以“广播”模式操作,其中一个设备可以经由典型地700MHz-5.8GHz范围内的射频(“RF”)链路同时与若干个其他设备通信。数据可以基于协议而在设备之间传送,其中该协议对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所必要的电气需求和软件需求进行管控。每个协议不同并且因此电气需求和软件需求不同。作为结果,根据特定协议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装备有被设计为能够根据该协议进行通信的硬件和软件部件。如果同一设备希望根据另一个协议进行通信,则需要用于该协议的附加的硬件和软件部件。因此,随着更多的协议被支持,需要附加的硬件和软件部件,由此提升了成本和不动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中讨论的实施例指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系统,包括:第一组非接触式通信收发器单元(CCTU),能够操作以与和第二系统相关联的第二组CCTU非接触式地传送数据,其中,为在第一组与第二组之间建立的每个CCTU耦合对形成数据通道;操作系统,操作以使用至少一个非非接触式接口协议与第二系统进行通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非非接触式接口协议中的每一个以运输层、链路层和物理层为特征;以及非接触式通信接口(CCI),耦合到第一组CCTU和所述操作系统,所述CCI通过将正由所述操作系统使用的任何非非接触式接口协议转换到非接触式协议来使得所述操作系统能够使用任何接口协议经由第一组CCTU与第二系统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8.31 US 14/841,3861.一种系统,包括:第一组非接触式通信收发器单元(CCTU),能够操作以与和第二系统相关联的第二组CCTU非接触式地传送数据,其中,为在第一组与第二组之间建立的每个CCTU耦合对形成数据通道;操作系统,操作以使用至少一个非非接触式接口协议与第二系统进行通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非非接触式接口协议中的每一个以运输层、链路层和物理层为特征;以及非接触式通信接口(CCI),耦合到第一组CCTU和所述操作系统,所述CCI通过将正由所述操作系统使用的任何非非接触式接口协议转换到非接触式协议来使得所述操作系统能够使用任何接口协议经由第一组CCTU与第二系统通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CCI消除对于在所述系统内存在用于每个非非接触式接口协议的链路和物理层的需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CCI包括至少一个非接触式链路层和至少一个非接触式物理层,其中非接触式链路层和非接触式物理层是接口协议不可知的,并且代替任何非非接触式接口协议的链路层和物理层而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非接触式协议的使用消除对第一CCTU与第二CCTU之间的电气需求进行协调的需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CCI包括:转换层模块,操作以用作使得所述操作系统能够在与第二系统通信时使用任何非非接触式接口协议的转换层,所述转换层模块包括:用于能够由操作系统访问的每个非非接触式接口协议的映射层,每个映射层操作以将特定非非接触式接口协议的运输层映射到非接触式运输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还包括:非接触式接口通道(CIL),其与所述映射层和第一组CCTU接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CIL中的每一个包括非接触式链路层和非接触式物理层。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组中的每个CCTU与所述CIL中的相应一个CIL相关联。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CCI包括耦合到所述转换层模块和所述操作系统的服务质量模块,所述服务质量模块操作以基于准则来管理所述CIL的使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准则包括用户偏好。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准则包括需要访问所述CIL的应用和电路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的要求。12.一种用于管理非接触式通信通道的方法,其中,所述非接触式通信通道存在于被包括在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中的非接触式通信收发器单元(CCTU)的耦合对之间,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系统特性;确定第二系统特性;基于所确定的第一系统特性和第二系统特性,识别能够被用来对经由在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之间存在的所述非接触式通信通道的数据通信进行管控的所有潜在的接口协议;以及决定使用所识别的潜在的接口协议中的至少一个。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动态地管理所述通信通道的使用。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动态地管理包括:接收从第一通信接口切换到第二通信接口的指示;响应于接收到的指示,将所述通信通道重新利用为根据第二通信接口启用数据传送。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动态地管理包括:激活至少一个附加的通信通道。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动态地管理包括:去激活至少一个活动的通信通道。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动态地管理包括:改变所述通信通道中的至少一个的数据流动方向。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动态地管理包括:接收多个不同的准则;基于对接收到的多个不同准则的平衡遵守,管理所述通信通道的使用。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准则包括所述第一系统特性;所述第二系统特性;用户偏好;以及需要访问所述通信通道的应用和电路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的要求。20.一种系统,包括:第一组非接触式通信收发器单元(CCTU),能够操作以与和第二系统相关联的第二组CCTU非接触式地传送数据,其中为在第一组与第二组之间建立的每个CCTU耦合对形成非接触式通信数据通道;以及非接触式通信接口(CCI),耦合到第一组CCTU,所述CCI启用软件定义的连接性,所述软件定义的连接性管理所述非接触式通信数据通道的使用以根据非接触式协议以及多个非非接触式接口协议中的选定的一个来启用数据通信。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D·艾塞克,S·冈德,
申请(专利权)人:凯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