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碳刷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4340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碳刷架,包括碳刷套、碳刷、弹簧、导电端子和固定端子,所述碳刷套的后端设有贯穿的开口,所述导电端子滑动安装于所述碳刷套的后端开口处,所述碳刷沿所述碳刷套的前后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碳刷套内且其碳鞭电连接于所述导电端子上,所述弹簧弹性安装于所述碳刷和所述导电端子之间,所述固定端子安装于所述碳刷套的后端开口处并位于所述导电端子外侧,所述导电端子沿所述碳刷套的前后方向可滑动地卡于所述碳刷套和所述固定端子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电机碳刷架电连接的稳定性,可用于大电流的碳刷导电。

Motor carbon brush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tor carbon brush, brush, brush sets, including spring, conductive terminals and fixed terminals, wherein the brush sleeve is equipped with a rear end through the opening, the conductive terminal is mounted on the rear end of the brush sliding sleeve opening, the brush along the sliding dire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carbon brush set installed on the brush sleeve and the carbon whip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onductive terminals, wherein the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rush and the conductive terminal and the fixed terminal is installed on the rear end of the carbon brush sleeve opening and positioned on the conductive terminals outside the conductive terminals in a direction of the brushes sleeve slidably clamped between the brush sleeve and the fixed terminal.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electric connection of motor carbon brush frame, and can be used for high current carbon brush con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碳刷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领域,尤其涉及电机碳刷架。
技术介绍
常见的电机碳刷架包括碳刷套、碳刷、弹簧和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固定安装于所述碳刷套的内壁上,所述碳刷沿所述碳刷套的前后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碳刷套内且其碳鞭电连接于所述导电端子上,所述弹簧弹性安装于所述碳刷和所述导电端子之间,为了导电,使用导线等将电从导电端子引出。然而,随着碳刷相对于碳刷套的滑动,极易将导线损坏以影响导电性能,且这种结构不适合于大电流的碳刷导电。故,急需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电机碳刷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碳刷架,导电性能稳定,可用于大电流的碳刷导电。为了实现上有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碳刷架,包括碳刷套、碳刷、弹簧、导电端子和固定端子,所述碳刷套的后端设有贯穿的开口,所述导电端子滑动安装于所述碳刷套的后端开口处,所述碳刷沿所述碳刷套的前后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碳刷套内且其碳鞭电连接于所述导电端子上,所述弹簧弹性安装于所述碳刷和所述导电端子之间,所述固定端子安装于所述碳刷套的后端开口处并位于所述导电端子外侧,所述导电端子沿所述碳刷套的前后方向可滑动地卡于所述碳刷套和所述固定端子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碳刷套的后端设置开口,并将导电端子滑动安装于碳刷套的后端开口处,使得所述导电端子沿所述碳刷套的前后方向可滑动地卡于所述碳刷套和所述固定端子之间,由于导电端子可随着弹簧的压力移动,不会因为导电端子与弹簧的接触部位在弹力作用下振动或者偏离使得碳鞭连接不稳,有效提高了导电端子和碳鞭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使得本技术导电性能稳定,可用于大电流的碳刷导电。较佳地,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与所述开口位置相对并与所述弹簧相抵触的导电部以及位于两端且可卡于所述碳刷套后端外侧的两相对边上的两卡合部,其中至少一所述卡合部伸出所述碳刷套的侧壁以形成碳刷导电端。较佳地,所述固定端子卡合或者固定安装于所述碳刷套后端。较佳地,所述固定端子相对于所述导电端子垂直设置。使得固定端子和导电端子可以保持较大面积的接触区域,进一步提高导电的稳定性,适用于大电流导电。较佳地,所述导电端子的中间向内弯折形成滑动伸入所述开口并与所述弹簧相抵触的导电部以及位于两端且可卡于所述碳刷套后端外侧的两相对边上的两卡合部。该方案使得碳刷套上可以不形成与导电端子相互配合的滑动槽,仅通过碳刷套后端的两相对侧和导电部的滑动配合滑动安装导电端子。更佳者,所述碳刷套两相对侧壁的后端边沿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两所述卡合部分别与所述安装槽位置相对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便于导电端子的安装。更佳者,所述固定端子相对于所述导电端子垂直设置,且所述固定端子与所述开口相对的部位可随着所述导电端子向后滑动伸入所述导电部内弯形成的凹槽内。使得固定端子和导电端子可以保持较大面积的接触区域,进一步提高导电的稳定性,适用于大电流导电。较佳地,所述碳刷套后端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卡合通孔和第二卡合通孔,所述固定端子卡合连接于所述碳刷套上,所述固定端子包括卡合片和沿所述卡合片的前端向前方延伸形成的直条形的插直片,所述固定端子的插直片从所述碳刷套的侧方分别插入所述第一卡合通孔和所述第二卡合通孔,以使所述卡合片卡于所述第一卡合通孔外侧,所述插直片穿过所述第一卡合通孔和所述开口后伸入所述第二卡合通孔并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卡合通孔和第二卡合通孔中。更佳地,所述插直片的外侧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位置向外凸设有弹性突片,所述弹性突片的前端远离所述卡合片并与所述插直片相连接,所述弹性突片的后端临近所述卡合片并悬于所述插直片外侧,且所述插直片分别插入所述第一卡合通孔和第二卡合通孔后,所述弹性突片卡于所述第一卡合通孔内侧。较佳地,所述导电端子可向后滑动以抵触所述固定端子的内侧,从而电连接所述固定端子。较佳地,所述固定端子的外侧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弹性突片。较佳地,所述碳鞭焊接于所述导电端子的内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电机碳刷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电机碳刷架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电机碳刷架沿A-A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电机碳刷架沿B-B线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电机碳刷架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参考图1至图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碳刷架100,包括碳刷套10、碳刷20、弹簧30、导电端子40和固定端子50,所述碳刷套10的后端设有贯穿的开口11,所述导电端子40滑动安装于所述碳刷套10的后端开口11处,所述碳刷20沿所述碳刷套10的前后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碳刷套10内且其碳鞭21电连接于所述导电端子40上,所述弹簧30弹性安装于所述碳刷20和所述导电端子40之间,所述固定端子50安装于所述碳刷套10的后端开口11处并位于所述导电端子40外侧,所述导电端子40沿所述碳刷套10的前后方向可滑动地卡于所述碳刷套10和所述固定端子50之间。其中,所述碳鞭21焊接于所述导电端子40的内侧并形成焊接点D。其中,本实施例中,固定端子50为导电体,所述导电端子40可向后滑动以抵触所述固定端子50的内侧,使得导电端子40与所述固定端子50电连接,使得碳刷可通过固定端子50将电导出。当然,也可以直接通过导电端子40进行碳刷导电,故固定端子50也可以为其他非导电体。参考图1、图2、图4和图5,所述导电端子40的中间向内弯折形成滑动伸入所述开口11并与所述弹簧30相抵触的导电部41以及位于两端且可卡于所述碳刷套10后端外侧的两相对边上的两卡合部42。所述碳刷套10两相对侧壁的后端边沿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12,两所述卡合部42分别与所述安装槽12位置相对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2内。其中,所述导电部41弯折以在导电端子40的外侧形成内凹的凹陷槽,在导电端子40的内侧形成凸起的凸伸块,凸伸块与开口的两相对侧壁滑动连接。其中,两安装槽12位置相对。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端子40由一直条形的金属条从中间向内侧方向弯折而成。其中,一所述卡合部42伸出碳刷套10的侧壁以形成进行碳刷导电的碳刷导电端。参考图1、图3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端子50相对于所述导电端子40垂直设置。所述固定端子50与所述开口11相对的部位可随着所述导电端子40向后滑动伸入所述导电部41内弯形成的凹陷槽内,使得固定端子50的内侧与导电部41凹陷槽的槽底相抵触。当然,也可以将固定端子50的中间(与开口11相对的部位)向内弯曲形成一凸伸部,使得固定端子50与所述开口11相对的部位可随着所述导电端子40向后滑动伸入所述导电部41内弯形成的凹陷槽内。参考图1和图3,所述固定端子50卡合安装于所述碳刷套10后端。当然,所述固定端子50也可以固定安装于所述碳刷套10后端。参考图1、图3和图5,所述固定端子50的外侧与所述开口11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弹性突片53。其中,弹性突片53可为弹性导电片,用于碳刷导电。参考图3和图5,所述碳刷套10后端上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卡合通孔13和第二卡合通孔14,其中,所述固定端子50卡合于所述碳刷套10后端,所述固定端子50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卡合通孔13和第二卡合通孔14内,所述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机碳刷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碳刷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碳刷套、碳刷、弹簧、导电端子和固定端子,所述碳刷套的后端设有贯穿的开口,所述导电端子滑动安装于所述碳刷套的后端开口处,所述碳刷沿所述碳刷套的前后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碳刷套内且其碳鞭电连接于所述导电端子上,所述弹簧弹性安装于所述碳刷和所述导电端子之间,所述固定端子安装于所述碳刷套的后端开口处并位于所述导电端子外侧,所述导电端子沿所述碳刷套的前后方向可滑动地卡于所述碳刷套和所述固定端子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碳刷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碳刷套、碳刷、弹簧、导电端子和固定端子,所述碳刷套的后端设有贯穿的开口,所述导电端子滑动安装于所述碳刷套的后端开口处,所述碳刷沿所述碳刷套的前后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碳刷套内且其碳鞭电连接于所述导电端子上,所述弹簧弹性安装于所述碳刷和所述导电端子之间,所述固定端子安装于所述碳刷套的后端开口处并位于所述导电端子外侧,所述导电端子沿所述碳刷套的前后方向可滑动地卡于所述碳刷套和所述固定端子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碳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与所述开口位置相对并与所述弹簧相抵触的导电部以及位于两端且可卡于所述碳刷套后端外侧的两相对边上的两卡合部,其中至少一所述卡合部伸出所述碳刷套的侧壁以形成碳刷导电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碳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子相对于所述导电端子垂直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碳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中间向内弯折形成滑动伸入所述开口并与所述弹簧相抵触的导电部以及位于两端且可卡于所述碳刷套后端外侧的两相对边上的两卡合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碳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套两相对侧壁的后端边沿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两所述卡合部分别与所述安装槽位置相对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碳刷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家康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国亮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