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线对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4320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线对板连接器领域,特别是一种横栓式双触点的线对板连接器,包括框架件,横栓件和端子组件。框架件中部包括空腔。横栓件呈横条状,可插设在框架件的空腔侧端中。端子组件可从后端插设在框架件的空腔中。端子组件的近配插端包括卡位;为了解决客户瞬断测试需求,端子组件设计为双接触式弹性结构并采用弹性较好的磷铜。先预插横栓件,当全部端子组件从后端插入框架件的空腔后,再按下横栓件并卡紧在卡位上(双层防退结构锁)。有益效果:为了保证本线对板连接器配插的稳定性,增设横栓件,其呈横条状,同时在端子组件上的近配插端增设卡位。组装顺序为首先预插横栓件,当端子组件从后端插设在框架件的空腔中后,再按下横栓件并卡紧在卡位上。

A new type of line to board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线对板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到线对板连接器领域,特别是一种横栓式双触点的线对板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线对板连接器为单接触点及单卡点式,由于触点只有一个,容易造成接触不良。由于线对板连接器的端子结构问题,在拔插过程中容易导致端子从框架结构松脱出来。瞬断测试是采用专用仪器在振动等动态使用环境下,监测互连器件是否会发生瞬间断电现象,监测振动情况下互连器件的瞬间断电现象与其接触可靠性相关,测试内容包括最早发生瞬断的位置及瞬断时间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线对板连接器,通过结构优化,提高端子组件与框架件间接触的牢固程度,提升端子组件与其他电器元件间接触稳定性。具体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线对板连接器,包括框架件,横栓件和端子组件。框架件中部包括空腔。横栓件呈横条状,可插设在框架件的空腔侧端中。端子组件可从后端插设在框架件的空腔中。端子组件的近配插端包括卡位;为了解决客户瞬断测试需求,端子组件设计为双接触式弹性结构并采用弹性较好的磷铜。横栓件和端子组件先后插入框架件的侧端和后端时,横栓件卡紧在卡位上。在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中,端子组件包括2片接触弹片,对称设置在端子部件的配插端;2片接触弹片横截面呈瓶颈状,在瓶颈状最窄处接触弹片内侧形成接触点。在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中,端子组件包括侧弹片;侧弹片为框架结构,包括侧面逆配插方向翘起的弹片,设置在接触弹片的四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已披露的技术方案,本新型线对板连接器创新点为了保证本线对板连接器配插的稳定性,增设横栓件,其呈横条状,同时在端子组件上的近配插端增设卡位。组装顺序为首先预插横栓件,当全部端子组件从后端插设在框架件的空腔后,再按下横栓件并卡紧在卡位上,形成双层防退结构锁。在于为了解决客户瞬断测试需求,端子设计为双接触式弹性结构并采用弹性较好的磷铜;为保证端子接触点稳定性,在端子组件配插端增设一对接触弹片。接触弹片横截面呈瓶颈状,配插时,一对接触弹片的一对接触点可与PCB配插端形成稳定接触。为保证本线对板连接器配插的稳定性,在端子组件侧面增设侧弹片;在端子组件插入框架件的空腔中时,逆配插方向翘起的侧弹片会因挤压而抵接在空腔壁上,起到防止插入的端子组件后退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新型线对板连接器爆炸图图2是端子组件俯视图图3是端子组件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3,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新型线对板连接器,包括框架件1,横栓件2和端子组件3。框架件1中部包括空腔11。横栓件2呈横条状,可插设在框架件1的空腔11侧端中。端子组件3可从后端插设在框架件1的空腔11中。端子组件3的近配插端包括卡位31;为了解决客户瞬断测试需求,端子组件设计为双接触式弹性结构并采用弹性较好的磷铜。横栓件2和端子组件3先后插入框架件1的侧端和后端时,横栓件2卡紧在卡位31上。实施例二如附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端子组件3包括2片接触弹片32,对称设置在端子部件3的配插端;2片接触弹片32横截面呈瓶颈状,在瓶颈状最窄处接触弹片32内侧形成接触点。实施例三如附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端子组件3包括侧弹片33;侧弹片33为框架结构,包括侧面逆配插方向翘起的弹片,设置在接触弹片32的右侧边。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技术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线对板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线对板连接器,包括框架件(1),横栓件(2)和端子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件(1)中部包括空腔(11);所述横栓件(2)呈横条状,可插设在框架件(1)的空腔(11)侧端;端子组件(3)可插设在框架件(1)的空腔(11)后端;端子组件(3)的近配插端包括卡位(31);所述横栓件(2)和端子组件(3)先后插入框架件(1)的侧端和后端时,横栓件(2)卡紧在卡位(3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线对板连接器,包括框架件(1),横栓件(2)和端子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件(1)中部包括空腔(11);所述横栓件(2)呈横条状,可插设在框架件(1)的空腔(11)侧端;端子组件(3)可插设在框架件(1)的空腔(11)后端;端子组件(3)的近配插端包括卡位(31);所述横栓件(2)和端子组件(3)先后插入框架件(1)的侧端和后端时,横栓件(2)卡紧在卡位(31)上。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铭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东亚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