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及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4137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能简单地制作多种类的印字标签。印刷装置(1)具有:压纸辊(25)等,其对被印字带(50)进行输送;热敏头(22),其在由压纸辊(25)所输送的被印字带(50)进行印字;半切器(42)及全切器(41),其对被印字带(50)进行切断;以及CPU(82),其对压纸辊(25)等、热敏头(22)、以及半切器(42)及全切器(41)进行控制,CPU(82)在被印字带(50)进行印字而形成标签主体部(91),并通过对被印字带(50)进行切断,形成粘贴部(92),粘贴部以与标签主体部(91)连结的状态粘贴于被粘贴物(19)。

Printing device and belt

The invention can make many kinds of printing label simply. The printing device (1) having a pressure roller (25), on a printing belt (50) for conveying; thermal head (22), the pressure roller (25) by the conveying by printing belt (50) printing; half cut (42) and full cut (41), on a printing belt (50) were cut off; and CPU (82), the pressure roller (25), a thermal head (22) and half cut (42) and the cutter (41) control, CPU (82) in printing belt (50 printing) formed label body (91), and the Department of printing belt (50) were cut off, forming the sticking part (92), and the main body to paste the label (91) link state is pasted on the paste (1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印刷装置及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带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及带。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记载了从带(标记连续体)的片材(底纸)剥离而使用的印字标签(粘合标记)。印字标签具备印字带部(显示部)和粘贴带部(安装部)。在印字带部印刷有标示内容(条形码等)。粘贴带部用于将印字带部安装于被粘贴物(商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58062号公报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用户在使用印字标签时,在印字带部的标示内容相对于被粘贴物朝向所希望的方向,并且在连结了印字带部的状态下的粘贴带部安装于被粘贴物。此时,由于使用印刷装置对印字带部和粘贴带部的大小、位置已经预先决定的带进行印字来制作印字标签,因此使用一个带只能制作一个种类的印字标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简单地制作多种类的印字标签的印刷装置及带。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专利技术中,具有:输送部,该输送部对带进行输送;印字部,该印字部在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所述带进行印字;切断部,该切断部对所述带进行切断;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所述印字部、及所述切断部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带进行印字而形成印字带部,并且通过对所述带进行切断来形成粘贴带部,该粘贴带部以与所述印字带部连结的状态粘贴于被粘贴物。在本申请的第一专利技术中,基于控制部的控制,一方面,通过印字部对由输送部输送来的带进行印字而形成印字带部,另一方面,通过切断部对上述输送来的带进行切断来形成粘贴带部。即,对于一个带,进行适宜的印字形成印字带部,进行适宜的切断形成粘贴带部。由此,通过上述切断的有无、适宜地改变切断的位置,从而使用一个带能简单地制作多种类的印字标签。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二专利技术中,具有:输送部,该输送部对带进行输送,该带具备在带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针孔线;印字部,该印字部在由所述输送部所输送的所述带进行印字;切断部,该切断部对所述带进行切断;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所述印字部、及所述切断部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通过对印字后的所述带进行切断来形成印字带部,该印字带部具备关于所述针孔线呈线对称的形状。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三专利技术是带,该带具有带状的第一片材和带状的第二片材,该第一片材具有第一面,该第二片材贴于所述第一片材的所述第一面,且通过在带长度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条切缝而被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二片材的所述第一区域在带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具备在带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针孔线。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简单地制作多种印字标签。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印刷装置的盒保持架及其周边的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带盒的整体外观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印刷装置及操作终端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5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使用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制作了印字标签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制作了与图5(b)所示的印字标签不同的印字标签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图6是用于对将印字标签作为P型标签使用的使用例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P型标签的使用例的外观的说明图。图8是用于对将印字标签作为T型标签使用的使用例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T型标签的使用例的外观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印刷装置的CPU所执行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图11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使用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制作了印字标签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制作了与图11(b)所示的印字标签不同的印字标签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图12是在第三实施方式使用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制作了印字标签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制作了与图12(b)所示的印字标签不同的印字标签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图13是制作了与图12(b)、图12(c)所示的印字标签不同的印字标签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是制作了与图12(b)、图12(c)及图13(a)所示的印字标签不同的印字标签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图14是在第四实施方式使用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制作了印字标签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制作了与图14(b)所示的印字标签不同的印字标签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图15是制作了与图14(b)、图14(c)所示的印字标签不同的印字标签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是制作了与图14(b)、图14(c)及图15(a)所示的印字标签不同的印字标签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图16是在第五实施方式使用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制作了印字标签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制作了与图16(b)所示的印字标签不同的印字标签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图17是在第六实施方式使用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制作了印字标签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制作了与图17(b)所示的印字标签不同的印字标签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图18是在第七实施方式使用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制作了印字标签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制作了与图18(b)所示的印字标签不同的印字标签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图19是在第八实施方式使用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制作了印字标签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制作了与图19(b)所示的印字标签不同的印字标签的被印字带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图中标注了“前”、“后”、“左”、“右”、“上”、“下”的情况下,说明书中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右”、“上”、“下”是指该标注的方向。<第一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印刷装置的整体结构>一边参照图1,一边对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在图1中,印刷装置1可以选择性地执行对被印字带50(相当于带)的印刷处理和对被印字管(未图示)的印刷处理。此外,印刷装置1并不限于可以执行对被印字带50的印刷处理和对被印字管的印刷处理这两者的结构,也可以是只能执行对被印字带50的印刷处理的结构。印刷装置1可以使用热敏型、接收型、层压型等各种带盒100。以下对使用接收型的带盒100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印刷装置1可以使用在被印字带50的粘接片材有切入框的所谓的冲切标签型、以及在被印字带50的粘接片材上没有切入框的类型(以下适宜地称为“通常标签型”)中的任意一种类型的带盒100。此外,在图1中使用通常标签型的带盒100。印刷装置1具有主体部11和盖(未图示),主体部11呈大致长方体的箱状,盖对主体部11的上方的开口进行开闭。此外,尽管在图1中图示了从主体部11卸下盖的状态,但是在主体部11安装有盖的状态下,在主体部11的后端上部可转动地对盖进行支承。在主体部11的后面部的下方部配置电源连接器12及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13。印刷装置1经由与USB连接器连接的USB线14等与个人计算机等操作终端300(参照后述的图4)连接。印刷装置1接收从操作终端300发送的印刷指示信号(详细见后述),基于该印刷指示信号对上述被印字带50进行印刷处理。此外,印刷装置1和操作终端300可以经由无线通信进行连接。另外,印刷装置1并不限于基于操作终端的操作执行印刷处理的结构,也可以是基于设于印刷装置1的适宜的操作部的操作执行印刷处理的结构(所谓的独立型)。在主体部11的上方面靠近右侧的位置设有盒保持架8,盒保持架8是可装卸具备上述被印字带5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印刷装置及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输送部,该输送部对带进行输送;印字部,该印字部在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所述带进行印字;切断部,该切断部对所述带进行切断;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所述印字部、及所述切断部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带进行印字而形成印字带部,并且通过对所述带进行切断来形成粘贴带部,该粘贴带部以与所述印字带部连结的状态粘贴于被粘贴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8.31 JP 2015-171109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输送部,该输送部对带进行输送;印字部,该印字部在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所述带进行印字;切断部,该切断部对所述带进行切断;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所述印字部、及所述切断部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带进行印字而形成印字带部,并且通过对所述带进行切断来形成粘贴带部,该粘贴带部以与所述印字带部连结的状态粘贴于被粘贴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带的第一区域进行印字而形成所述印字带部,所述控制部通过对所述带的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进行切断来形成所述粘贴带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及所述切断部进行控制,从而相对于所述印字带部在所述输送部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或下游侧形成所述粘贴带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及所述印字部进行控制,从而在所述印字带部印刷沿着带宽度方向的折线。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及所述印字部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带进行输送,并形成所述印字带部和所述粘贴带部,所述带具备在带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针孔线,所述印字带部具备所述针孔线,所述粘贴带部具备所述针孔线。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及所述切断部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带进行输送,并形成所述粘贴带部,所述带具备在带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切缝,所述粘贴带部相对于所述印字带部形成于带宽度方向上的单侧或两侧。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及所述切断部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带进行输送,并形成所述印字带部和所述粘贴带部,所述带具备所述切缝和在带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针孔线,所述印字带部在带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具备所述针孔线,所述粘贴带部相对于所述印字带部形成于带宽度方向上的单侧。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及所述切断部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带进行输送,并形成所述印字带部和两个所述粘贴带部,所述带具备所述切缝和在带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针孔线,所述印字带部在带宽度方向的中央具备所述针孔线,两个所述粘贴带部相对于所述印字带部形成于带宽度方向上的两侧。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晴满中井志真子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