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成像系统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学成像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由七片镜片组成的广角摄像镜头。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广角镜头能应用到场合越来越广,以及由于其对比一般镜头的独特性能,越来越受到各种厂商客户的青睐。广角镜头焦距短,景深长,能保证被摄主体的前后景物在画面上均可清晰的再现,这对摄影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广角镜头还具有大视场角的特性,在同等条件下,它能获取更多的信息量,这在安防镜头、车载镜头等领域,是非常重要的应用特性。目前,一般的广角镜头,多采用全玻璃结构为主,总长较长,成像质量一般;由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日益发展,特别是目前市场越来越大的360环视应用,对摄像镜头的小型化、轻量化、超广角化及成像质量等性能提出了进一步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小型化和轻量化的要求,需要进一步缩短镜头的总体长度,并同时结合塑料镜片。缩短系统总长度,扩大视场角。一般来说,非球面的使用,不仅可以显著的提高像质,减小像差,还可以减少镜头的镜片数量,缩小体积。非球面镜片的材料既有玻璃的也有塑胶的,玻璃材料的非球面镜片又分为研磨加工和压铸成型两种方法。非球面的使用,对超广角镜头的性能提高有巨 ...
【技术保护点】
光学成像系统,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分别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11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电子光感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0.5<DT11/ImgH<1。
【技术特征摘要】
1.光学成像系统,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分别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11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电子光感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0.5<DT11/ImgH<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1.7<f1/f4<-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像侧面为非球面,至少有一反曲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与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67之间满足:0.9<T12/T67<2.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CT3+CT6)/TTL<0.15,其中,CT3为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为所述第六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圈值之间满足:TTL/Fno<2.2(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电子光感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ImgH/f>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与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之间满足:0.9<CT2/CT3<2.5。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总和∑CT与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之间满足:∑CT/TTL<0.6。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与所述第四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1.6<R7/R8<-0.5。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所述有效半径DT11与所述第七透镜像侧面的有效半径DT72之间满足:0.7<DT11/DT72<1.3。12.光学成像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健,闻人建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