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zipper reinforcing strip that is fixed for an opening that is formed across the first and second bands across the zipper. The zipper reinforcing strip extends along the center line from the first end to the second end. The zipper reinforcing strip includes first protrusions between the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and the first outburst extends to the first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enter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拉链加强带条
本专利技术涉及拉链加强带条和包括该拉链加强带条的拉链。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已知的拉链(也称为Zipper)如下这样构成。通常,多个结合链牙(也称为链齿)的形态的结合部被固定于带的端缘而形成链牙带。带通常被机织或针织,能由例如聚酯形成。结合链牙通过将例如结合链牙压接或成形于带的加强后的端缘而被固定于带。作为代替,也可以是,结合链牙将合成树脂性的单丝卷绕而形成为呈线圈状的连续线圈。在该情况下,最普遍的是在对带进行机织或针织的同时将结合链牙固定于带的端缘,或作为代替,在带的端缘将结合链牙缝制于带的表面。两个链牙带以各链牙带的结合链牙通过例如交替嵌合而被彼此卡定、从而能够形成链条的方式被合在一起。链条是大致平面状,链条(和构成链条的一部分的结合部)沿着链条的纵轴延伸。拉头以能够在两个链牙带之间沿着链条移动的方式安装于链条。一般而言,拉头包括供各链牙带的结合链牙穿过的主体和安装到主体的拉片,使用者把持拉片而使拉头产生沿着链条的移动。通过拉头在第1滑动方向上沿着链条移动,第1链牙带的结合链牙与第2链牙带的结合链牙卡定。另一方面,通过拉头在与第1滑动方向相反的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链加强带条,其是用于以横跨在拉链的第1带和第2带之间形成的开口的方式固定的拉链加强带条,其中,拉链加强带条沿着中心线从第1端向第2端延伸,拉链加强带条在第1端与第2端之间包括第1突出部,第1突出部向与中心线垂直的第1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8.18 GB 1514682.21.一种拉链加强带条,其是用于以横跨在拉链的第1带和第2带之间形成的开口的方式固定的拉链加强带条,其中,拉链加强带条沿着中心线从第1端向第2端延伸,拉链加强带条在第1端与第2端之间包括第1突出部,第1突出部向与中心线垂直的第1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加强带条,其中,该拉链加强带条还具备向与中心线垂直且与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2突出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加强带条,其中,拉链加强带条以存在于第1平面的方式呈平面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加强带条,其中,第1方向存在于第1平面内。5.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2的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拉链加强带条,其中,第2方向存在于第1平面内。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加强带条,其中,加强带条具备为了加强带条能够以加强带条实质上呈文字U的形状的方式被优先弯折而构成的两个预先形成的折痕。7.一种拉链,其中,拉链包括第1拉链带、第2拉链带以及拉头,各拉链带包括沿着拉链带的端缘设置的结合部,拉链带的结合部彼此相邻地配置,第1拉链带和第2拉链带的结合部被拉头接收,另外,拉头构成为,通过使拉头沿第1滑动方向相对于拉链带进行移动而使结合部彼此卡定,并且通过使拉头沿与第1滑动方向相反的第2滑动方向相对于拉链带进行移动而使结合部彼此分离,在第1拉链带和第2拉链带安装有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加强带条。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其中,拉链加强带条相对于拉链被定向成,第1突出部从中心线延伸的第1方向是与第2滑动方向相同的方向。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其中,拉链加强带条相对于拉链被定向成,第1突出部从中心线延伸的第1方向是与第1滑动方向相同的方向。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其中,拉链加强带条以中心线呈U字形的方式被折回。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拉链,其中,拉链加强带条相对于拉链被定向成,拉链加强带条的第1端和第2端中的中心线与第1滑动方向以及第2滑动方向平行、且第1突出部的区域中的中心线与第1滑动方向以及第2滑动方向垂直。12.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其中,拉头具备利用在第3方向上从上部向下部延伸的连结柱与下部连结的上部,上部、下部以及连结柱协作而划分形成Y形槽,该Y形槽具有利用连结柱与第2槽部分离开的第1槽部以及与第1槽部和第2槽部相邻的第3槽部,第1拉链带的结合部被拉头的Y形槽的第1槽部和第3槽部接收,第2拉链带的结合部被拉头的Y形槽的第2槽部和第3槽部接收,在突出部的中心线的极其附近、且与中心线平行的第1突出部的宽度比Y形槽的第1槽部的入口的宽度大、和/或比Y形槽的第2槽部的入口的宽度大,第1槽部的入口的宽度和第2槽部的入口的宽度处于与突出部的区域中的中心线平行的方向。13.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其中,拉头具备利用在第3方向上从上部向下部延伸的连结柱与下部连结的上部,上部、下部以及连结柱协作而划分形成Y形槽,该Y形槽具有利用连结柱与第2槽部分离开的第1槽部以及与第1槽部和第2槽部相邻的第3槽部,第1拉链带的结合部被拉头的Y形槽的第1槽部和第3槽部接收,第2拉链带的结合部被拉头的Y形槽的第2槽部和第3槽部接收,第1槽部和第2槽部各自的入口位于与第3槽部的入口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