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3879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鞋类,将形成为立体形状时的针织物中的鞋舌部的左右的扩张端和本体部的前端部的鞋底的左右两位置的接合状态临时保持,能够实现接合作业的简单化及作业时间的缩短化。以通过利用横机编织的针织物(2)的鞋舌部(20)的左右的扩张端(201)和本体部(23)的前端部的鞋底(231)的左右两位置的接合而将针织物(2)形成为立体形状的鞋类为前提。具备:从鞋舌部(20)的左右的扩张端(201)向左右方向外方延伸设置的插入片(25);从本体部(23)的前端部的鞋底(231)的左右两位置朝向脚后跟部(24)侧延伸成直线状并将各插入片(25)插入而临时保持的插入口(26),利用外鞋底将各插入片(25)牢固地接合,以使得该两者从临时保持的状态变成牢固的接合状态。

footwea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hoe, the front end of the joint state will be formed for knitting three-dimensional shape in the tongue around the expansion end and the body part of the soles of about two position temporary keep shortening and simplifying operation time to achieve the joint operation. By using cross knitting machine (2) of the tongue part (20) extending around the end (201) and a body portion (23)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sole (231) of the two joint position of the knitted fabrics (2) formed as a three-dimensional shape of shoe is the premise. A: from the tongue Department (20) expansion of the left end (201) extending to the left and right foreign inserts set (25); from the body part (23)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sole (231) about two position toward the heel (24) side extension line. And the insert piece (25) insert and temporary holding slot (26), the use of the outer sole insert sheet (25) firmly engaged into joint state firm from the temporary state to allow the two to kee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鞋类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互相需要的接合部分彼此的接合而将通过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编织成的针织物形成为立体形状的鞋类,详细而言,涉及能简单且迅速地进行相互的接合部分彼此的接合手段所产生的牢固的接合的对策。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作为这种鞋类,已知通过利用缝制等接合手段将相互的接合部分彼此接合而将编织成的单一的针织物形成为立体形状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6643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技术中,利用缝制等接合手段将针织物的接合部分彼此接合的情况下,在直至完成基于该接合手段的接合的期间,需要操作者自己将接合部分彼此的接合状态临时保持。因此,操作者临时保持接合部分彼此的接合状态并将该接合部分彼此接合的接合作业非常复杂,而且需要时间。关于该接合作业,如果针织物为平面状,则即使该针织物为单个或多个,也必须通过相互需要的接合部分彼此的接合而变形成立体形状。因此,在操作者自己将平面状的针织物变形为立体形状并将接合部分彼此的接合状态临时保持且同时将该接合部分彼此接合的接合作业中,进一步增加了困难性而更加复杂,而且更加需要时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类,其将形成立体形状的鞋类时的针织物的接合部分彼此所产生的接合状态临时保持,而能够实现接合部分彼此的接合作业的简单化及作业时间的缩短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以通过相互需要的接合部分彼此的接合将通过至少具备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编织的单个或多个针织物形成为立体形状的鞋类为前提。而且,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物的接合部分彼此具备:通过从其中的至少一个接合部分的编织而延伸设置的第1临时保持部;及编织并设于另一个接合部分且临时保持所述第1临时保持部的第2临时保持部。并且,使用接合手段将所述两个临时保持部中的至少第1临时保持部牢固地接合,以从通过该两个临时保持部将所述针织物的接合部分彼此临时保持的状态变成牢固的接合状态。另外,应用插入片作为所述第1临时保持部,另一方面,应用插入口作为所述第2临时保持部。并且,优选,在所述插入片设有抑制将该插入片插入到所述插入口时的脱落的倒钩。另外,优选,使插入到所述插入口的所述插入片在将所述针织物的相互的接合部分彼此接合时位于脚掌侧。而且,优选,作为编织所述针织物中的至少接合部分及所述第1及第2临时保持部的针织纱,应用热粘合纱。专利技术效果使用接合手段至少将第1临时保持部牢固地接合,以从通过第1临时保持部和第2临时保持部将针织物的接合部分彼此相互临时保持的状态变成牢固的接合状态,所述第1临时保持部从针织物的接合部分彼此中的至少一个接合部分延伸设置,所述第2临时保持部在另一个接合部分上临时保持第1临时保持部,由此针织物的彼此的接合部分彼此成为牢固的接合状态。由此,在至相互的接合部分彼此成为牢固的接合状态为止的期间,通过两临时保持部保持相互的接合部分彼此临时保持的状态,在将接合部分彼此接合时操作者自己不需要保持临时保持状态,能够实现将接合部分彼此接合的接合作业的简单化及作业时间的缩短化。另外,通过在作为第1临时保持部应用的插入片设置抑制向作为第2临时保持部应用的插入口插入时的脱落的倒钩,在至完成相互的接合部分彼此的接合为止的期间,顺畅地保持接合部分彼此的临时保持状态。由此,能够进一步实现将接合部分彼此接合的接合作业的简单化及作业时间的缩短化。另外,通过使插入到插入口的插入片在将针织物的相互的接合部分彼此接合时位于脚掌侧,而能够通过与脚掌侧接合的鞋底构件等接合手段将插入片以不显眼的方式隐藏。而且,若插入片位于脚掌侧的针织物的下表面,则能够使用粘接剂等接合手段将插入片牢固地接合于脚掌侧的针织物,或通过与脚掌侧的针织物的下表面接合的鞋底构件等而牢固地接合。而且,作为编织针织物中的至少接合部分及第1及第2临时保持部的针织纱,应用热粘合纱,由此也能够在临时保持后加热而进行热处理时使第1及第2临时保持部相互熔融而粘连,防止两个临时保持部彼此的脱离而相互具有粘度,在至完成基于接合手段的接合为止的期间,接合部分彼此分别通过临时保持部而顺畅地保持临时保持的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鞋类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的鞋类的编织步骤的示意图。图3是说明图1的鞋类的插入片的编织过程的说明图,(a)表示插入片的一半的编织图,(b)将插入片的成形图与编织图一起示意性地表示。图4是示意性地说明将图2的鞋类的针织物中的鞋舌部的左右的扩张端的各插入片临时保持在本体部的末端部的鞋底的左右两位置的过程的说明图,(a)表示将插入片插入插入口前的状态,(b)表示将插入片插入插入口后的状态。图5是表示通过插入到插入口的插入片而将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鞋类的2个针织物临时保持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在通过插入到插入口的插入片将图5的鞋类的2个针织物临时保持的状态下从下方观察脚掌侧的针织物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鞋类的立体图,图2示出表示鞋类的编织步骤的示意图。图1及图2中,鞋类1由通过横机(未图示)编织成的单一的针织物2形成,所述横机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且在前后的针床间能够进行线圈的移圈。该针织物2具备:位于脚背侧的鞋舌部20;与该鞋舌部20的末端连续的脚背侧脚尖部21;与该脚背侧脚尖部21的末端连续而转入鞋底侧的反面侧脚尖部22;与该反面侧脚尖部22的后端连续的本体部23;与该本体部23的后端连续的脚后跟部24,形成外穿用的鞋类1。这些鞋舌部20、脚背侧脚尖部21、反面侧脚尖部22、本体部23、及脚后跟部24利用无缝编织而一体地编织。此时,作为编织针织物2的针织纱,采用热粘合纱K。鞋舌部20作为针织物2的起底端,从鞋舌部20的末端(后端)开始起底而在左右方向上以大致均等的编织宽度编织前半部。在鞋舌部20的后半部,设有通过编织而分别向左右方向外方延伸设置的作为第1临时保持部的左右一对插入片25、25。各插入片25编织成在鞋舌部20的后半部使编织宽度逐渐增加而向左右方向外方使针织物扩张后的作为一方的接合部分的扩张端201。该插入片25中,设有抑制将该插入片25向后述的插入口26插入时的脱落的倒钩(返し)251。关于具备该倒钩251的插入片25的编织如后所述。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将鞋舌部20作为针织物2的起底端,但如果将脚后跟部24形成为倒梯形形状等而变更局部形状,则也能够从脚后跟部侧起底。关于鞋舌部20,使其后半部的扩张端201以后的编织宽度逐渐减小而使针织物的扩张向左右方向内方收敛,保留其中央部而结束该部位的编织。关于脚背侧脚尖部21,从鞋舌部20的前端(后半部的末端)的中央部开始阶段性地增加编织宽度而编织直至满足脚尖部的宽度的编织宽度为止,与鞋舌部20的后半部的前端(末端)连接。并且,关于脚背侧脚尖部21,从成为满足脚尖部的宽度的编织宽度的时刻开始逐渐减小编织宽度并以仅保留中央部的方式编织成圆弧状的脚尖形状。关于反面侧脚尖部22,从脚背侧脚尖部21的前端(末端)的中央部开始逐渐增加编织宽度并编织成圆弧状的脚尖形状,从脚背侧脚尖部21的前端开始将彼此的圆弧状的脚尖形状彼此连接。关于本体部23,从反面侧脚尖部22的后端(末端)开始编织,以左右方向中央部的鞋底2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鞋类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鞋类,通过相互需要的接合部分彼此的接合将通过至少具备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编织的单个或多个针织物形成为立体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物的接合部分彼此具备:通过从其中的至少一个接合部分的编织而延伸设置的第1临时保持部;及编织并设于另一个接合部分且临时保持所述第1临时保持部的第2临时保持部,使用接合手段将所述两个临时保持部中的至少第1临时保持部牢固地接合,以从通过该两个临时保持部将所述针织物的接合部分彼此临时保持的状态变成牢固的接合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8.19 JP 2015-1615951.一种鞋类,通过相互需要的接合部分彼此的接合将通过至少具备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编织的单个或多个针织物形成为立体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物的接合部分彼此具备:通过从其中的至少一个接合部分的编织而延伸设置的第1临时保持部;及编织并设于另一个接合部分且临时保持所述第1临时保持部的第2临时保持部,使用接合手段将所述两个临时保持部中的至少第1临时保持部牢固地接合,以从通过该两个临时保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薮好春岛崎宜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