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用小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3344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炉用小钟,包括小钟斗、小钟,小钟斗套在小钟的外围,小钟斗为上大下小呈喇叭形的漏斗,小钟为锥台形,其特征是:在小钟斗与小钟之间,沿小钟的外锥母线固定安装锥形金属环,锥形金属环的底部设置密封圈。通过在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的试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试验1年,完全符合小钟和钟斗的密封指标要求,提高了钟间压力,钟间压力为0.4kg/cm↑[2](现有技术的钟间压力为0.25kg/cm↑[2])。由于钟间压的提高,减小了煤气流对大钟密封面的吹损,有效地保护大钟,延长小钟和大钟的使用寿命1-2倍,减少了维修设备所用的时间和费用,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炼铁高炉炉顶的设备,具体涉及炼铁高炉用小钟。技术背景小钟、大钟是炼铁高炉炉顶的关键设备,小钟、大钟也是高炉系 统中最大最笨重且加工难度大的设备。小钟、大钟的运行是否正常, 直接影响到炼铁高炉的生产是否正常,尤其是小钟的密封效果,直接 决定了小钟和大钟的使用寿命。目前,各炼铁企业使用的炼铁高炉用 小钟的使用寿命一般为一年,高炉用小钟损坏后,钟间压力降低,加 大了煤气流对大钟密封面的吹损,很快造成大钟的损坏。 一旦小钟和 大钟发生损坏,进行更换需要高炉停产io天时间,直接损失生铁产 量10000吨,多耗焦炭300余吨,更换大钟直接的备件、材料及人工 费用约50余万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能提高炼铁高炉小钟和大钟使用寿命的一 种高炉用小钟。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小钟斗、小钟,小钟斗套在 小钟的外围,小钟斗为上大下小呈喇叭形的漏斗,小钟为锥台形,在 小钟斗与小钟之间,沿小钟的外锥母线固定安装锥形金属环,锥形金属环的底部设置密封圈。通过在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的试验,本技术 试验1年,完全符合小钟和钟斗的密封指标要求,提高了钟间压力,钟间压力为0.4kg/cm2 (现有技术的钟间压力为0.25kg/cm2)。由于 钟间压的提高,减小了煤气流对大钟密封面的吹损,有效地保护大钟, 延长小钟和大钟的使用寿命1—2倍,减少了维修设备所用的时间和 费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图2是与图l相对应的俯视图。图中,1、小钟斗 2、小钟 3、金属环 4、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小钟斗l、小钟2,小钟斗1套在小钟2的外围,小钟斗1为上大下小呈喇叭形的漏斗,小 钟2为锥台形,在小钟斗1与小钟2之间,沿小钟2的外锥母线固定 安装锥形金属环3,锥形金属环3的底部设置密封圈4。本实施例中的金属环3采用厚度为6毫米的锰钢板制成,密封圈 4采用硬质硅胶圈。权利要求1、一种高炉用小钟,包括小钟斗、小钟,小钟斗套在小钟的外围,小钟斗为上大下小呈喇叭形的漏斗,小钟为锥台形,其特征是在小钟斗与小钟之间,沿小钟的外锥母线固定安装锥形金属环,锥形金属环的底部设置密封圈。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用小钟,其特征是所述的锥形金属环是厚度为6毫米的锰钢板制成。专利摘要一种高炉用小钟,包括小钟斗、小钟,小钟斗套在小钟的外围,小钟斗为上大下小呈喇叭形的漏斗,小钟为锥台形,其特征是在小钟斗与小钟之间,沿小钟的外锥母线固定安装锥形金属环,锥形金属环的底部设置密封圈。通过在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的试验,本技术试验1年,完全符合小钟和钟斗的密封指标要求,提高了钟间压力,钟间压力为0.4kg/cm<sup>2</sup>(现有技术的钟间压力为0.25kg/cm<sup>2</sup>)。由于钟间压的提高,减小了煤气流对大钟密封面的吹损,有效地保护大钟,延长小钟和大钟的使用寿命1-2倍,减少了维修设备所用的时间和费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文档编号C21B7/18GK201068457SQ20072010218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4日专利技术者刘文惠, 张爱国, 李晋鹏, 王红斌, 田立维, 程义龙, 薛树红, 郭光谱 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用小钟,包括小钟斗、小钟,小钟斗套在小钟的外围,小钟斗为上大下小呈喇叭形的漏斗,小钟为锥台形,其特征是:在小钟斗与小钟之间,沿小钟的外锥母线固定安装锥形金属环,锥形金属环的底部设置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斌薛树红郭光谱张爱国刘文惠程义龙田立维李晋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