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热风炉用炉篦子及支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3118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高炉热风炉用炉箅子2及支柱1,适用于采用七孔格砖3的内、外燃式热风炉。2不采用横梁支撑,而是在2上加有正六边形加强筋取代横梁支撑,2与3的孔分布一致,加强筋完全不堵孔。2由1独立支撑,2的底部与1的头部均为尺寸相同的正六边形。1和2为两个独立结构件单元。因能做到完全不堵孔,提高了热风炉换热面积,节约热能。(*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炼铁高炉热风炉用炉篦子及炉篦子支撑结构。现有日本新日铁式和霍戈文式热风炉,所用的七孔格砖和与格砖相适应的炉篦子,都采用炉篦子下加横梁,横梁下加支柱支撑结构。这种结构型式使每221.7毫米横梁长就堵掉两个炉篦子孔,堵孔面积占整个热风炉蓄热室通道面积的2.71%,即相当于每立方米高炉容积就浪费了3~4m2换热面积。降低了热风炉的换热效率。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不用横梁支撑的完全不堵孔的炉篦子和炉篦支柱,以增加热风炉的换热面积,提高热风炉的换热效率。本技术的任务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将炉篦子加上加强筋取代横梁,加强筋做成正六边形使其不堵炉篦孔,单块炉篦子直接采用与自身结构相适应的支柱独立支撑,并炉篦底部与支柱头部相吻合。支柱有足够的进气空隙,保障炉篦和格砖孔气流畅通。炉篦子与支柱为两个独立结构件单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炉篦子和支柱能达到完全不堵格砖孔,提高了热风炉的换热面积,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以1200m3高炉为例,每立方米高炉容积增加了约4m2的换热面积,由此风温可提高约32℃,相当于每吨铁降低焦碳消耗量约7.8kg,全年节约焦碳近5981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叙述。附图是本技术的立式炉篦子及支柱的正剖面图。图中七孔正六边形格砖3置于与其气孔相通的七孔炉篦子2上,炉篦2带有正六边形加强筋,以增加炉篦子2的支撑强度,加强筋完全不堵炉篦子2的孔。炉篦子2由支柱1独立支撑,1与2连接部位完全吻合。支柱1中部留有足够的进气空隙,保障炉篦子2和格砖3的孔气流畅通。炉篦子2和支柱1为两个独立结构件单元。适用于采用七孔格砖的内、外燃式热风炉。权利要求1.一种由支柱1、炉篦子2和七孔格砖3组成的炼铁高炉用热风炉系统,其特征在于A、炉篦子2带有不堵孔的加强筋;B、上述炉篦子2直接采用与其底部形状一致的支柱1独立支撑。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铁高炉用热风炉系统,其特征在于炉篦子2和支柱1为两个独立的结构件单元。专利摘要本技术是高炉热风炉用炉箅子2及支柱1,适用于采用七孔格砖3的内、外燃式热风炉。2不采用横梁支撑,而是在2上加有正六边形加强筋取代横梁支撑,2与3的孔分布一致,加强筋完全不堵孔。2由1独立支撑,2的底部与1的头部均为尺寸相同的正六边形。1和2为两个独立结构件单元。因能做到完全不堵孔,提高了热风炉换热面积,节约热能。文档编号C21B9/00GK2066863SQ8922181公开日1990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26日专利技术者谭冠军 申请人:冶金工业部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支柱1、炉篦子2和七孔格砖3组成的炼铁高炉用热风炉系统,其特征在于:A、炉篦子2带有不堵孔的加强筋;B、上述炉篦子2直接采用与其底部形状一致的支柱1独立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冠军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