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2868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装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工作台和下料机构,所述工作台与下料机构对应的位置设有对装料桶进行承接的承接板,承接板上设有通孔,承接板的下端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一端垂直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上设有残液收集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尽可能将装料机构中漏出的液体收集起来,避免浪费。

Fill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lling machin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including working table and feed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charging barrel to undertake to undertake the work table plate and the feeding mechanism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the bear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 bear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fixing plate, a first fixing plate one end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fixed plate, the first and second baffles are arranged on the residual liquid collect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leakage of liquid in the charging mechanism can be collected as far as possible to avoid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装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体灌装设备,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灌装机。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灌装行业发展速度相当快,灌装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公告号为CN10408554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灌装机,包括机架、储料斗、转盘以及下料机构,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与安装架连接,所述转盘与转盘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储料斗设置在转盘上方且与转盘上设置的若干量杯对应,在所述转盘下方设置有固定盘,在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下料口,在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对应设置在下料口下方,在所述支撑立柱外套有滑动套筒,所述安装架与滑动套筒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套筒通过锁紧装置与支撑立柱连接,在支撑立柱上方设置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支撑立柱连接,驱动气缸的壳体与滑动套筒连接。但是上述专利在工作时会有一点缺陷,就是下料机构将装料物体装满后会停止工作,将装料物体通过输送带运送走,下料机构停止下料后,下料管中会残余一部分液体,液体受重力影响会落在盛放装料物体的承接台上,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装机,其优点是可以尽可能将装料机构中漏出的液体收集起来,避免浪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所述工作台与下料机构对应的位置设有对装料桶进行承接的承接板,承接板上设有通孔,承接板的下端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一端垂直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上设有残液收集机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装料桶装满后,下料机构停止下料,将装料桶放到工作台中间的输送带上,这时下料机构的下料管中会有一部分残余的液体流出,液体落到承接板上,通过承接板上的通孔落到残液收集机构内,残液收集机构内可以将液体收集起来集中处避免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残液收集机构包括第一收集斗、第二收集斗和驱动件,第一收集斗与第二收集斗摆放在第一固定板上,其中一个收集斗放在承接板的下方,设在第一固定板端部的所述驱动件能将装满液体的第一收集斗推到第二固定板上,同时将第二收集斗推到承接板下方,另一驱动件固定在第二固定板端部能将第一固定板上装满液体的第一收集斗推到工作台边沿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装料桶放在承接板上,打开下料机构对装料桶进行装料,当装料桶达到标准质量后,制下料机构停止下料,让工作人员对装料桶进行替换,下料机构内残留的液体穿过承接板的通孔落在收集斗内,等收集斗收集满后,驱动驱动件将收集斗推到第二固定板上,同时另一收集斗落到承接板的下方,在驱动另一驱动件将装满液体收集斗推动到工作台的边沿处,将收集斗取下并将收集斗内的液体集中处理,处理后的集斗继续放到第一固定板内,依次循环使用。第一固定板的横向边沿和第二固定板的纵向边沿上设有挡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重合的部位不设有挡板,挡板与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形成对第一收集斗和第二收集斗进行限位的U型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U型槽可以对运动的第一收集斗和第二收集斗进行限位,防止第一收集斗和第二收集斗在运动的过程中从固定板上脱落,不能达到残液收集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液压缸操作简单,运动平稳非常适合应用在此处作为驱动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板下端固定有电子称,电子称下表面固定有支撑台,电子称分为承重部分和感应部分,承重部分和感应部分之间通过承重杆连接,第一固定板设在电子称与工作台下表面之间的空隙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子称可以对装料桶进行承重,使工作人员直观的看到装料桶内液体的质量,尽可能保证装料桶内装的液体质量平均,提高装液的准确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电子称上连接有感应器,感应器与下料机构的控制台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装料桶内装的液体达到标准质量后,电子称会给感应器一个信号,感应器会再给下料机构的控制台一个信号,进而控制台会自动控制下料机构停止继续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收集斗和第二收集斗采用不锈钢制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手收集的液体大部分具有腐蚀性,不锈钢抗腐蚀能力比较强,可以增加收集斗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便于对收集斗进行清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重部分上表面的四个角设有支撑腿,支撑腿与承接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腿与承接板通过螺钉连接,可以方便对承接板的拆卸和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板也采用不锈钢制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锈钢支撑的承接板抗腐蚀性强,清洗不会生锈,就有很强的实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工作台摆放装料桶的位置设有承接板,承接板上设有通孔,在承接板的下方设有收集斗,收集斗可以对装料桶溢出的液体和下料机构下料管残余的液体进行收集,收集后集中处理可以避免资源浪费;2、承接板下端设有电子称,电子称上连接有感应器,感应器又与下料机构的控制器连接,当承接板上装料桶内的液体达到标准质量后,电子称会对感应器发出一个信号,感应器收到信号后会对下料机构的控制器发出一个信号,进而控制器接到信号会停止下料机构继续下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体现第一固定板与电子称之间关系的示意图;图3是体现残液收集机构的示意图;图4是体现承接板和通孔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11、矩形槽;111、承接板;1111、通孔;12、输送带;2、下料机构;21、控制台;3、装料桶;4、电子称;41、支撑台;42、支撑腿;5、感应器;6、第一固定板;61、第一液压缸;611、第一液压杆;612、第一推板;62、第一支撑腿;7、第二固定板;71、第二液压缸;711、第二液压杆;712、第二推板;72、第二支撑腿;8、挡板;9、第一收集斗;91、第一收集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灌装机,如图1所示,灌装机上端设有自动下料机构2,下料机构2的下端设有工作台1,工作台1上表面在与下料机构2对应的位置摆放有装料桶3,工作台1中间设有输送装料桶3的输送带12,当装料桶3装满后暂停下料机构2下料,将装满的装料桶3放到输送带12上输送到下一工序去。如图1和图2所示,工作台1上表面与下料机构2对应的部位设有矩形槽11,矩形槽11内固定有承接板111,承接板111上均匀设有通孔1111(见图4),方便对下料机构2流出的残余剩液进行排放,承接板111下方固定有电子称4,电子称4固定在支撑台41上,电子称4的上表面设有四条支撑腿42;四条支撑腿42与承接板111通过螺钉连接,电子称4与感应器5连接,感应器5与下料机构2的控制台21连接,当承接板111上的装料桶3达到标准质量后,与电子称4连接的感应器5会给下料机构2的控制台21一个信号,控制台21接到信号后会停止下料,方便工作人员更换装料桶3,等到将空的装料桶3替换好后,感应器5会再次给控制台21一个信号让下料机构2继续下料。如图2和图3所示,电子称4与承接板111之间设有残液收集机构,残液收集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6,第一固定板6设在电子称4与承接板111之间,第一固定板6下方设有第一支撑腿62,第一支撑腿62对第一固定板6进行固定,在第一固定板6的端部垂直设有第二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灌装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灌装机,包括工作台(1)和下料机构(2),其特征是:所述工作台(1)与下料机构(2)对应的位置设有对装料桶(3)进行承接的承接板(111),承接板(111)上设有通孔(1111),承接板(111)的下端设有第一固定板(6),第一固定板(6)一端垂直设有第二固定板(7),第一挡板(8)与第二挡板(8)上设有残液收集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装机,包括工作台(1)和下料机构(2),其特征是:所述工作台(1)与下料机构(2)对应的位置设有对装料桶(3)进行承接的承接板(111),承接板(111)上设有通孔(1111),承接板(111)的下端设有第一固定板(6),第一固定板(6)一端垂直设有第二固定板(7),第一挡板(8)与第二挡板(8)上设有残液收集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残液收集机构包括第一收集斗(9)、第二收集斗(91)和驱动件,第一收集斗(9)与第二收集斗(91)摆放在第一固定板(6)上,其中一个收集斗放在承接板(111)的下方,设在第一固定板(6)端部的所述驱动件能将装满液体的第一收集斗(9)推到第二固定板(7)上,同时将第一收集斗(91)推到承接板(111)下方,另一驱动件固定在第二固定板(7)端部能将第一固定板(6)上装满液体的收集斗推到工作台(1)边沿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机,其特征是:第一固定板(6)的横向边沿和第二固定板(7)的纵向边沿上设有挡板(8),第一固定板(6)与第二固定板(7)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直郭彦杰吴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