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芳樟扦插快速出苗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2646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7:07
一种用于芳樟扦插快速出苗的栽培方法,首先制备培养液,培养液包括介质与营养液,介质为蛭石,并对蛭石进行预处理;在将蛭石与营养液按照配比混合制备成培养液;选晴朗天气,早起采摘当季樟树枝条,并对樟树枝条进行木质化,而后对樟树枝条进行修枝去叶后,放置阴凉处避光并置于水中;在午后阳光不充足时,在培养液中加入FeEDTA溶液得混合液,再在吲哚丁酸中混入草木灰、黄土配置成覆土,随后将樟树枝条伸入覆土中沾枝底部后扦插入混合液的蛭石中,直至樟树枝条生根,长出新梢,在移栽至大田;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所有樟树,使樟树扦插成活率不受母株年龄限制,有效延长樟树的扦插时间,且樟树枝条生根、长出新梢时间减半,同时也解决樟树扦插成活率低的问题。

A cultivation method for rapid emergence of camphor cutt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芳樟扦插快速出苗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芳樟扦插快速出苗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从目前已公开的文献可知影响芳樟扦插成活率的因素,主要集中扦插的季节、枝条的状态、激素的浓度及扦插基质,具体如下:林福宇等人利用砖红壤和砂质壤为介质分析了不同插条的长度和生根粉浓度对樟树扦插生根的影响,发现5cm的长度和50mg/L生根粉达到较好效果,并没有提及扦插介质的影响(林福宇,陈永娴,史发猛,等.不同插条长度和生根粉浓度对樟树扦插生根的影响[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6-8.);杨冬玲等人认为15cm的长度和0.4-0.5cm直径的枝条扦插最好,对扦插介质没有提及(杨冬玲,龚晓静.插条粗度和长度对樟树硬枝扦插生根率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3(06):150.);李彦强等利用珍珠岩,复合土,砻糠土为介质分析扦插效率,发现珍珠岩的扦插效果最好,达到30%,在此实验的组合中虽然效果比较好,但只有30%,也是很低的(李彦强,胡晓健,高柱,等.大棚内不同基质扦插对香樟苗生长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5(22):58-60.);黎祖尧等人研究发现苗床直接影响扦插的效率,对比了荒地、红壤土营养杯、床面附膜、稻田土做床、稻田土营养杯,发现用大的营养杯能获得较好的效果,红壤土较好,成活率达到82%(黎祖尧,李丽霞,陈尚钘,姜漾,万文.扦插方式对樟树大田扦插成苗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J].2014.;黎祖尧,李晓霞,姜漾等.心土对芳樟大田扦插育苗的影响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10):1-4.);殷国兰等人认为200mg/kg的IBA处理3月份的嫩枝,扦插能获得极高的成活率(殷国兰,周永丽,鄢武先等.香樟扦插育苗试验[J].四川林业科技,2011(06):99-101.);曲芬霞等人发现不同基质间生根率有极显著差异,用混合基质(蛭石:珍珠岩:河沙=2:2:3)效果最佳,以蛭石:珍珠岩:河沙为介质研究,可达到96%以上,但对其他条件要求极高,如要求扦插的时间,在闽西北地区,最适宜的扦插时期是5~7月,约30d诱导愈伤组织、50d形成新根、100d抽出新梢,生根率89%以上,6月扦插生根率高达96%,插穗粗度为0.3~0.4cm、保留2~3片半叶生根率高(曲芬霞,陈存及,韩彦良.樟树扦插繁殖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7(06):86-89.),龙光远利用红壤冲击土为基质,500ppm吲哚丁酸或萘乙酸处理枝条在15度到25度的温度,80%湿度条件下获得40-60%成活率,对扦插的效果,但是受到季节和温度,枝条和长度等方面的限制比较严重(龙光远,刘银苟,郭德选.樟树扦插试验报告[J].江西林业科技,1990(01):1-6.);上述文献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扦插成活率因素,研究者均认为扦插基质是最主要的因素,但季节性较强;樟树一年发两次芽,春芽和夏芽,从枝条的状态分析,理论上扦插从5月一直到9月均可进行,但对7月、8月、9月扦插实验没有公开报道,同时采用已公开的方法及介质于7月、8月、9月扦插时发现,成活率仅为报道的一半左右,因此对现有的方法进行了重新探索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樟树扦插成活率受母株年龄限制,一般为5年以下的母株。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芳樟扦插快速出苗的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芳樟扦插快速出苗的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培养液培养液包括介质与营养液,介质为蛭石,并对蛭石进行预处理后待用;营养液组分与浓度为:尿素0.318g/L,二水合氯化钙0.441g/L,硫酸钾0.261g/L,磷酸二氢钾0.136g/L,硫酸镁0.48g/L,二氰二胺0.588g/L,硼酸2.86g/L,四水合氯化锰1.815mg/L,七水合硫酸锌0.22mg/L,五水合硫酸铜0.08mg/L,硝酸钾0.101g/L,硫酸氨0.198g/L,硝酸钙0.164g/L,二水合钼酸钠0.0205mg/L;在将蛭石与营养液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制备成培养液,且蛭石质量份与营养液体积份配比混合以g:ml作为基准;2)选晴朗天气,早起采摘樟树枝条,选择已木质化的当年当季樟树枝条,置于水中;3)对步骤2)中的樟树枝条进行修枝去叶后,放置阴凉处避光并置于水中;4)在午后阳光不充足时,在步骤1)制备的培养液中加入FeEDTA溶液得混合液待用;再将10mL浓度为0.5g/kg的吲哚丁酸中混入2克草木灰、3g黄土配置成覆土,而后将步骤3)中的樟树枝条伸入覆土中沾枝底部后,立即扦插入混合液的蛭石中;同时在混合液培养樟树枝条过程中对樟树枝条覆膜,并保持介质湿度为23%~26%,空气湿度保持在85%以上,遮荫50%~75%,直至樟树枝条生根,长出新梢,在移栽至大田。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中,介质为100%蛭石,蛭石孔径3~6mm,对蛭石进行预处理为:首先对蛭石进行灭菌处理,再将灭菌处理后的蛭石置于鼓风干燥箱100℃条件下,干燥4h,在室温下冷却。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中,蛭石质量份与营养液体积份配比为3:7。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3)中,对樟树枝条进行修枝去叶的标准为留3片顶叶,且每片顶叶只留一半叶片用于扦插。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4)中,1l培养液加入2mlFeEDTA溶液。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4)中,樟树枝条插入混合液中不超过20mm。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所有樟树,使樟树扦插成活率不受母株年龄限制,有效延长樟树的扦插时间,从5月~9月均可进行扦插,同时也解决樟树扦插成活率低的问题,在5月、6月扦插樟树成活率达95%,7月~9月扦插成活率达到90%,25~35天樟树枝条生根,45~60天长出新梢,时间减半,从而实现提早出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芳樟扦插快速出苗的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培养液培养液包括介质与营养液,介质为100%蛭石,蛭石孔径3~6mm,并对蛭石进行灭菌处理后,置于鼓风干燥箱100℃条件下,干燥4h,而后在室温下冷却待用;营养液组分与浓度为:尿素0.318g/L,二水合氯化钙0.441g/L,硫酸钾0.261g/L,磷酸二氢钾0.136g/L,硫酸镁0.48g/L,二氰二胺0.588g/L,硼酸2.86g/L,四水合氯化锰1.815mg/L,七水合硫酸锌0.22mg/L,五水合硫酸铜0.08mg/L,硝酸钾0.101g/L,硫酸氨0.198g/L,硝酸钙0.164g/L,二水合钼酸钠0.0205mg/L;在将蛭石与营养液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制备成培养液待用,蛭石质量份与营养液体积份以g:ml作为基准,蛭石(g)与营养液(ml)的配比为3:7;2)选晴朗天气,早起采摘樟树枝条,选择已木质化的当年当季樟树枝条,置于水中;3)对步骤2)中的樟树枝条进行修枝去叶,留3片顶叶,并从每片顶叶的叶尖至叶柄中间位置剪开,只留一半叶片用于扦插,放置阴凉处避光并置于水中;4)在午后阳光不充足时,在步骤1)制备的培养液中加入FeEDTA溶液得混合液待用,1l培养液加入2mlFeEDTA溶液;在10m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芳樟扦插快速出苗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培养液培养液包括介质与营养液,介质为蛭石,并对蛭石进行预处理后待用;营养液组分与浓度为:尿素0.318g/L,二水合氯化钙0.441g/L,硫酸钾0.261g/L,磷酸二氢钾0.136g/L,硫酸镁0.48g/L,二氰二胺0.588g/L,硼酸2.86g/L,四水合氯化锰1.815mg/L,七水合硫酸锌0.22mg/L,五水合硫酸铜0.08mg/L,硝酸钾0.101g/L,硫酸氨0.198g/L,硝酸钙0.164g/L,二水合钼酸钠0.0205mg/L;在将蛭石与营养液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制备成培养液待用,且蛭石质量份与营养液体积份配比混合以g:ml作为基准;2)选晴朗天气,早起采摘樟树枝条,选择已木质化的当年当季樟树枝条,置于水中;3)对步骤2)中的樟树枝条进行修枝去叶后,放置阴凉处避光并置于水中;4)在午后阳光不充足时,在步骤1)制备的培养液中加入FeEDTA溶液得混合液待用;再将10mL浓度为0.5g/kg的吲哚丁酸中混入2克草木灰、3g黄土配置成覆土,而后将步骤3)中的樟树枝条伸入覆土中沾枝底部后,立即扦插入混合液的蛭石中,直至樟树枝条生根,长出新梢,在移栽至大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芳樟扦插快速出苗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培养液培养液包括介质与营养液,介质为蛭石,并对蛭石进行预处理后待用;营养液组分与浓度为:尿素0.318g/L,二水合氯化钙0.441g/L,硫酸钾0.261g/L,磷酸二氢钾0.136g/L,硫酸镁0.48g/L,二氰二胺0.588g/L,硼酸2.86g/L,四水合氯化锰1.815mg/L,七水合硫酸锌0.22mg/L,五水合硫酸铜0.08mg/L,硝酸钾0.101g/L,硫酸氨0.198g/L,硝酸钙0.164g/L,二水合钼酸钠0.0205mg/L;在将蛭石与营养液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制备成培养液待用,且蛭石质量份与营养液体积份配比混合以g:ml作为基准;2)选晴朗天气,早起采摘樟树枝条,选择已木质化的当年当季樟树枝条,置于水中;3)对步骤2)中的樟树枝条进行修枝去叶后,放置阴凉处避光并置于水中;4)在午后阳光不充足时,在步骤1)制备的培养液中加入FeEDTA溶液得混合液待用;再将10mL浓度为0.5g/kg的吲哚丁酸中混入2克草木灰、3g黄土配置成覆土,而后将步骤3)中的樟树枝条伸入覆土中沾枝底部后,立即扦插入混合液的蛭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燕金志农金晓芳江涌涛吴嗣飞吕雄伟肖祖飞赵姣张杰王振希卢全国祝志芳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