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用水育苗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182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育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用水育苗盘;包括支撑架、育苗盘本体和种苗盘,育苗盘本体设置在支撑架顶部,育苗盘本体为顶部开口的空腔结构体,育苗盘本体内壁中部设置有支撑台,种苗盘放置在育苗盘本体内的支撑台上,种苗盘上表面设置有格位,底部设置有滤网,格位处设置有育苗杯,育苗杯底部设置有通孔;能够达到保水保肥的同时,方便移植种苗。

A rearing tray for circulating wat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edling raising device technical field,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water circulation in the seedling; seedling tray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a body and a seedling tray, seedling tray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supporting frame, the cavity structure the seedling body is open at the top, the middl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seedl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table, a seedling tray in the seedling support table body, a seedling tray are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case, the filter screen is arranged, case is arranged at the seedling cup, seedling cup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o reach the water and fertilizer retention at the same time, easy to transplant seedl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用水育苗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育苗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循环用水育苗盘。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根部”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极为重要,因植物的地上部生长有赖于根部供应矿物元素与水分,根部除了支持固定功能之外,亦具有合成、转移和积贮等重要功能,因此藉由人工复育的草花、蔬菜、树木等植物在育苗阶段,多先利用连结的育苗盘作植栽,待草花、蔬菜、树苗成长到预定程度时,再将草花、蔬菜、树苗连同育苗盘运送至预定地作移植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用水育苗盘,能够达到保水保肥的同时,方便移植种苗。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用水育苗盘,包括支撑架、育苗盘本体和种苗盘,育苗盘本体设置在支撑架顶部,育苗盘本体为顶部开口的空腔结构体,育苗盘本体内壁中部设置有支撑台,种苗盘放置在育苗盘本体内的支撑台上,种苗盘上表面设置有格位,底部设置有滤网,格位处设置有育苗杯,育苗杯底部设置有通孔。进一步,种苗盘外壁设置有把手。进一步,育苗盘本体前侧壁上设置有透明显示窗口。进一步,育苗盘本体侧壁开设有出液口,循环管道一端连接在出液口,另一端从育苗盘本体顶部伸入至育苗盘本体内,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水泵,育苗盘本体外壁设置有控制器,水泵与控制器连接,水泵和控制器均由外部电机带动。进一步,支撑架为伸缩支撑架,伸缩支撑架包括上管和下管,上管套设在下管内,下管外侧壁开设有至少三个第一通孔,上管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上管和下管通过锁紧螺栓固定。进一步,支撑架底部设置有可移动支撑座,可移动支撑座包括座体、支撑轮和支撑脚,所述支撑轮安装在该座体底部,支撑脚包括支撑杆和脚杯,所述脚杯安装在支撑杆底部,所述支撑杆带有螺纹,座体对应该脚杯设有螺纹孔,支撑杆通过该螺纹孔安装在该座体底部,所述支撑杆上固定有调节螺母,该调节螺母设于该脚杯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1.将种苗盘放置在育苗盘本体,将培养液从种苗盘顶部浇入,经过种苗盘后,培养液进入到育苗盘本体内,不会直接流出,能够达到保水保肥;另外,设置有育苗杯,在移栽时,直接将育苗杯拿出,方便移植种苗,并且育苗杯能够重复使用。2.将培养液循环使用,能够增大培养液的利用率,并且在一段时间后将培养液抽上去,增大溶液的均一性。3.设置有可移动支撑座,能够达到移动方便的同时,保证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种苗盘俯视图。图中,1-支撑架、2-育苗盘本体、3-种苗盘、4-支撑台、5-滤网、6-格位、7-育苗杯、8-通孔、9-把手、10-显示窗口、11-出液口、12-循环管道、13-水泵、14-控制器、15-上管、16-下管、17-锁紧螺栓、18-座体、19-支撑轮、20-支撑脚。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循环用水育苗盘,包括支撑架1、育苗盘本体2和种苗盘3,育苗盘本体2设置在支撑架1顶部,育苗盘本体2为顶部开口的空腔结构体,育苗盘本体2内壁中部设置有支撑台4,种苗盘3放置在育苗盘本体1内的支撑台4上,种苗盘3上表面设置有格位6,底部设置有滤网5,格位6处设置有育苗杯7,育苗杯7底部设置有通孔8。将种苗盘3放置在育苗盘本体2,将培养液从种苗盘3顶部浇入,经过种苗盘3后,培养液进入到育苗盘本体2内,不会直接流出,能够达到保水保肥;另外,设置有育苗杯7,在移栽时,直接将育苗杯7拿出,方便移植种苗,并且育苗杯7能够重复使用。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种苗盘3外壁设置有把手9,能够方便拿取。实施例3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育苗盘本体2前侧壁上设置有透明显示窗口10,能够通过显示窗口10观察培养液的高度。实施例4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育苗盘本体2侧壁开设有出液口11,循环管道12一端连接在出液口11,另一端从育苗盘本体2顶部伸入至育苗盘本体2内,循环管道12上设置有水泵13,育苗盘本体2外壁设置有控制器14,水泵13与控制器14连接,水泵13和控制器14均由外部电机带动,能够增大培养液的利用率,并且在一段时间后将培养液抽上去,增大溶液的均一性。实施例5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支撑架1为伸缩支撑架,伸缩支撑架包括上管15和下管16,上管15套设在下管16内,下管16外侧壁开设有至少三个第一通孔,上管15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上管15和下管16通过锁紧螺栓17固定,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支撑架1的高度。实施例6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支撑架1底部设置有可移动支撑座,可移动支撑座包括座体18、支撑轮19和支撑脚20,所述支撑轮19和支撑脚20均安装在该座体18底部,能够达到移动方便的同时,保证稳定性。尽管这里参照本专利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循环用水育苗盘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用水育苗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育苗盘本体(2)和种苗盘(3),育苗盘本体(2)设置在支撑架(1)顶部,育苗盘本体(2)为顶部开口的空腔结构体,育苗盘本体(2)内壁中部设置有支撑台(4),种苗盘(3)放置在育苗盘本体(1)内的支撑台(4)上,种苗盘(3)上表面设置有格位(6),底部设置有滤网(5),格位(6)处设置有育苗杯(7),育苗杯(7)底部设置有通孔(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用水育苗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育苗盘本体(2)和种苗盘(3),育苗盘本体(2)设置在支撑架(1)顶部,育苗盘本体(2)为顶部开口的空腔结构体,育苗盘本体(2)内壁中部设置有支撑台(4),种苗盘(3)放置在育苗盘本体(1)内的支撑台(4)上,种苗盘(3)上表面设置有格位(6),底部设置有滤网(5),格位(6)处设置有育苗杯(7),育苗杯(7)底部设置有通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用水育苗盘,其特征在于:种苗盘(3)外壁设置有把手(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用水育苗盘,其特征在于:育苗盘本体(2)前侧壁上设置有透明显示窗口(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用水育苗盘,其特征在于:育苗盘本体(2)侧壁开设有出液口(11),循环管道(12)一端连接在出液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隆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龙根现代农业温室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