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0766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常规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面设有地牛,底座的顶面设有至少四根立柱,每根立柱与底座之间设有至少一根斜撑,将底座的行进方向定义为前、后,在水平面内垂直于行进方向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所有立柱两两一组,每组中的两根立柱分别相对地位于底座的左、右边缘,每组立柱的顶部设有横梁,由横梁将两根立柱相连,前、后相邻的两根立柱通过至少一根上部连接梁相连,每根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吊耳,每个吊耳上设有一个倒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起吊重量大,可以运输超长、超宽的电气盘柜。

Unconventional electric cabinet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on conventional electrical cabinet mobile transport hoisting fram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base comprises a base, a cow,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four columns, between each column and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brace, the base direction is defined as before, later, in a horizontal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travel direction is defined as the left and right column, all 221 groups, the left and right edge of the two columns in each group respectively, the relative position on the base, at the top of each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cross beam, the beam by two columns with two columns before and after the adjacent beam is connected through connection at least one of the upper, left and right ends of each beam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lug, each lug is provided with a chain. The utility model has large lifting weight and can transport the electric disc cabinet with super long and ultra w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常规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超长、超宽和超重的电气盘柜移动运输的吊装架。
技术介绍
电气盘柜是在建项目必不可少的设备驱动装置,电气盘柜内部安装许多精密的测量控制设备,在盘柜运输过程中禁止盘柜倾斜、撞击。如果出现倾斜和撞击可能会导致电气盘柜内部元器件损坏,整个电气盘柜返厂试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项目工期延误。因此,对电气盘柜运输和吊装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超长、超宽和超重的电气盘柜用常规的运输支架无法运输。目前市场有常规的电气盘柜的运输工具,没有超长、超宽和超重的盘柜运输吊装工具。由于大型的国外建设项目和合资项目逐渐增多,特别是大型的核电站建设过程中,引进了先进的启动控制电气盘柜,许多电气盘柜都比常规的电气盘柜体积大、重量重。对于这类超长、超宽和超重的电气盘柜的吊装引入十分困难,往往这类盘柜的安装房间无法满足设备的吊装要求,而且常规的盘柜移动运输设备无法承受这类大型设备,大型起重设备也无法深入到房间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宽、超长和超重的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使得在电气室室内进行非常规电气盘柜的移动安装和吊装作业变得安全快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非常规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面设有地牛,底座的项面设有至少四根立柱,每根立柱与底座之间设有至少一根斜撑,将底座的行进方向定义为前、后,在水平面内垂直于行进方向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所有立柱两两一组,每组中的两根立柱分别相对地位于底座的左、右边缘,每组立柱的顶部设有横梁,由横梁将两根立柱相连,前、后相邻的两根立柱通过至少一根上部连接梁相连,每根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吊耳,每个吊耳上设有一个倒链。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左、右两根水平支架,每根水平支架的底部设有多个所述地牛,每组立柱中的两根立柱分别设于左水平支架及右水平支架上。优选地,所述水平支架由多根工字钢首尾相接拼接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是:1、起吊重量大,本运输吊装支架对立柱进行斜撑加固增加立柱的强度,可以运输17T以下的电气盘柜。2、运输超长、超宽的电气盘柜,本运输吊装支架可以运输长6.5米以内,宽度2.1米以内的电气盘柜。2、实用性强,适用于施工过程中的特殊盘柜的运输,提供盘柜运输的效率,保证盘柜的安全运输,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3、结构简单,本运输吊装支架连接方式采用螺栓连接方式,便于施工现场组装、拆卸和运输,制作简单,易操作,可以重复使用。4、吊装支架稳定性好,本运输吊装支架对立柱进行斜撑加固增加立柱的稳定性,使整个运输吊装支架更加稳定。5、吊装运输支架的移动采用地牛能运输较重的物体,地牛结构稳定不容易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非常规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主视图;图2为非常规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侧视图;图3为非常规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俯视图;图4为非常规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工作状态图。图记标记:底座1、地牛2、斜撑3、立柱4、焊接连接板5、上部连接梁6、连接板7、横梁8、吊耳9、电气盘柜10、起重倒链1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专利提供的一种超长、超宽和超重的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包括底座1、底座下面的地牛2、底座上方的立柱4、支架3、上部连接梁6、横梁8和安装在横梁上的起重倒链11。底座1由四根200×200mm工字钢组成,其中两根工字钢对接成一根水平支架。本技术还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四个立柱4,设置在立柱4顶部两根横梁8,对立柱4加固的四个支撑3及立柱4上部的两根连接梁6构成。梁组件形成一个闭合结构,可以使架体处于一个整体的状态,形成稳定的连接。架体的高度为3400mm左右。架体采用组装的型式,连接方式采用螺栓连接,目的是便于吊装支架运输及存放。本技术的滑行部分包括多个地牛2。底座1的每根工字钢下面有四个地牛2,一共有八个地牛,地牛2滑行方便并能运输较重的物体不易损坏。起重部分包括四个倒链11和四个吊耳9。四个倒链分别安装在横梁8上四个吊耳9上,用两根吊带从盘柜底部穿过,分别连接在倒链11的吊钩上,四个倒链11同时拉起电气盘柜。四个倒链11都是10吨的,可以起重达到17吨,当然也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选择倒链的型号。本技术提供的非常规电气盘柜运输吊装支架使用方法:在厂房外按照尺寸要求提前预制大型电气盘柜的吊装工装,分段运输到盘柜安装房间,在电气盘柜10的两侧进行组装吊装支架,首先将两段底座1连接,在底座1下面放好地牛2,在底座1上安装四根立柱4,立柱4和底座1上安装四根斜撑3,立柱4上安装上部四根连接梁6,立柱4上安装两根横梁8;四个倒链11分别安装在横梁8上,用两根吊带从电气盘柜10底部穿过,分别连接在倒链11的吊钩上,4个倒链11拉起电气盘柜10。然后推动吊装支架带着电气盘柜10移动至安装位置,调整电气盘柜10的位置之后,松动四个倒链11,将电气盘柜10缓缓放下,调整垂直度达到安装要求。解开吊带,将吊装架从电气盘柜10侧面移出,再进行下个电气盘柜10移动安装工作,以此类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非常规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常规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面设有地牛(2),底座(1)的顶面设有至少四根立柱(4),每根立柱(4)与底座(1)之间设有至少一根斜撑(3),将底座(1)的行进方向定义为前、后,在水平面内垂直于行进方向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所有立柱(4)两两一组,每组中的两根立柱(4)分别相对地位于底座(1)的左、右边缘,每组立柱(4)的顶部设有横梁(8),由横梁(8)将两根立柱(4)相连,前、后相邻的两根立柱(4)通过至少一根上部连接梁(6)相连,每根横梁(8)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吊耳(9),每个吊耳(9)上设有一个倒链(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常规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面设有地牛(2),底座(1)的顶面设有至少四根立柱(4),每根立柱(4)与底座(1)之间设有至少一根斜撑(3),将底座(1)的行进方向定义为前、后,在水平面内垂直于行进方向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所有立柱(4)两两一组,每组中的两根立柱(4)分别相对地位于底座(1)的左、右边缘,每组立柱(4)的顶部设有横梁(8),由横梁(8)将两根立柱(4)相连,前、后相邻的两根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保红喻子良刘建林冯韬榕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