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座椅的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075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座椅的电梯,在轿厢侧壁上开设方形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中均设置底座、靠背,底座底端铰接在靠背底端上,底座、靠背上装有拉力带、回位弹簧;轿厢外侧壁面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方固定一开设第二通孔的移位柱,第二通孔中设置移位杆,移位杆左端固在靠背的非靠端面上,移位杆右端通过移位弹簧固定在一竖直板上,第一、二限位柱分别设在第二通孔两外侧的移位杆上;在靠背的顶端面上设有移位孔且其中设有卡位柱,卡位弹簧连接移位孔的内底端面和卡位柱的底端面,卡位弹簧的长度小于移位孔深度,卡位柱的底端面上固定一根拉绳,拉绳的另一端经连通孔位于连通孔外,在第一通孔内壁面上开设有与移位孔相对应的卡位孔。

An elevator with a sea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earing seat lift, square first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car, the first through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base and a backrest, a backrest bottom hinged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base, and the backrest is provided with a tension belt, a return spring; the car lateral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plate the upper part of the support plate, a fixed displacement of column second through hole opened, second hole arranged in the shift lever shift lever is fixed on the backrest by non end face, right end of the shift lever by shifting spring is fixed on a vertical plate, first, second limit column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shift lever second through hole two on the outer side; i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ackrest is provided with holes which are provided with blocking column shift, clamping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hole shift end and the bottom end clipping column, clamping spring length is less than the shift of hole depth,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column is fixed on the card A pull rope, the other end of the rope through the communicating hole in the connecting hole, the inner wall of the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urface fastener hole corresponding to the hole shi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座椅的电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含座椅的电梯。
技术介绍
一般市面上的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电梯一般由八大系统组成,分别是:曳引系统、导向系统、门系统、轿厢、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组成,主要功能是输出、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导向系统:主要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等组成,它的作用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门系统:主要由轿厢门、层门、开门机、联动机构、门锁等组成,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封住层站入口和轿厢入口。轿厢:轿厢是用来运送乘客或货物,它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轿厢架是轿厢体的承重构架,由横梁、立柱、底梁和斜拉杆等组成;轿厢体由轿厢底、轿厢壁、轿厢顶及照明、通风装置、轿厢装饰件和轿内操纵按钮板等组成。重量平衡系统:主要功能是平衡轿厢自重及部分额定载重,在电梯工作中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以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系统主要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电动机调速装置等组成,主要功能是提供动力,电梯运行速度控制。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屏、平层装置、选层器等组成,它的作用是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与控制。安全保护系统:包括机械和电气的各类保护,保护电梯的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机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主要有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极限保护等,电气方面的安全保护在电梯的各个运行环节都有相应的安全设置。在电梯中,为了节省空间,一般是不配备座椅的,当电梯发生故障或其他原因需要坐着时,坐在轿厢内底端面上不是很舒服,而在市面上,很少有即不占用轿厢本来就小的空间,又带给人舒适感的座椅,给乘梯人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上的安全带,具有慢速、匀速拉安全带上的织带时,织带可以从安全带的卷收器中拉出,在加速拉织带时,卷收器会卡住织带,从而实现安全防护作用。具体的安全带基本构成见附图6。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座椅的电梯,包括方形轿厢、电梯井,所述轿厢位于所述电梯井中,在轿厢侧壁上开设一个以上方形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均设置有竖直截面形状和所述第一通孔相匹配的底座、靠背,所述底座底端铰接在所述靠背底端上,在所述底座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拉力带、回位弹簧,所述拉力带、回位弹簧的另一端均对应固定安装在与所述底座两侧面相对应的所述靠背两侧面上,所述拉力带使所述底座与所述靠背相交的最大角度为90度,所述回位弹簧可使未受力的所述底座回位至朝上的竖直位置,所述底座非坐端面上固定有绳拉环;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正下方的所述轿厢外侧壁面上固定有水平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设置一移位柱,所述移位柱水平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移位柱中开设一水平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设置竖截面形状和所述第二通孔相匹配的移位杆,所述移位杆左端伸出所述第二通孔并垂直固定在所述靠背的非靠端面上,所述移位杆右端伸出所述第二通孔并通过移位弹簧固定在一竖直板上,所述竖直板竖直固定在所述支撑板顶端面的右端上,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左外侧的所述移位杆上固定有第一限位柱,在位于第二通孔右外侧的所述移位杆上固定有第二限位柱;在所述靠背的顶端面上开设有竖直的移位孔,在所述移位孔中设置有水平横截面与所述移位孔相匹配的卡位柱,所述卡位柱的长度小于所述移位孔深度,所述移位孔的内底端面上固定一卡位弹簧,所述卡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卡位柱的底端面上,所述卡位弹簧的长度小于所述移位孔深度,在所述靠背的靠面上开设与所述移位孔底端面相连通的连通孔,所述卡位柱的底端面上固定一根拉绳,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经所述连通孔位于所述连通孔外,在所述第一通孔内壁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移位孔相对应的卡位孔;在不使用所述底座时,所述移位弹簧使所述移位杆向右移动至所述第一限位柱抵住所述移位柱的位置处,所述底座非坐端面与所述轿厢内壁面重合,所述拉绳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轿厢上的开口外;在使用底座时,所述移位杆向左移动至所述第二限位柱抵住所述移位柱的位置处,所述卡位柱卡入所述卡位孔中,所述靠背靠面与所述轿厢内壁面重合。在所述的一种含座椅的电梯中,所述底座从坐面至非坐端面依次由缓冲层、弹簧层、支撑底板组成,所述缓冲层由高密度海绵组成,所述支撑底板由玻璃钢制成,所述弹簧层由高碳合金钢材料制成的弹簧组成。在所述的一种含座椅的电梯中,所述第一通孔距所述轿厢内底端面的距离为30~50cm。在所述的一种含座椅的电梯中,所述拉力带、拉绳由尼龙材料制成,所述回位弹簧、移位弹簧均由弹性塑料制成。在所述的一种含座椅的电梯中,所述底座上设置左安全带、右安全带,所述左安全带的左底插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端面上,所述左安全带的左底插扣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左侧面上,所述右安全带的右底插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端面上,所述右安全带的右底插扣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右侧面上;所述靠背上也设置一根安全带,所述靠背安全带的背插板、背插扣分别位于所述靠背的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不使用座椅时不占用轿厢空间,使用时,取用方便,使用舒适的用于电梯的座椅。附图说明图1为电梯底座未打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梯底座打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电梯底座、靠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电梯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电梯靠背顶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电梯座椅的移位杆等部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
技术介绍
中车用安全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轿厢;2、电梯井;3、底座;4、靠背;5、第一通孔;6、拉力带;7、回位弹簧;8、绳拉环;9、支撑板;10、移位柱;11、移位杆;12、竖直板;13、移位弹簧;14、第二通孔;15、第一限位柱;16、第二限位柱;17、卡位孔;18、移位孔;19、卡位柱;20、卡位弹簧;21、连通孔;22、拉绳;23、缓冲层;24、弹簧层;25、支撑底板;26、左底插板;27、左底插扣;28、右底插板;29、右底插扣;30、背插板;31、背插扣;001、卷收器;002、织带;003、插板;004、插扣;005、环状导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6所示的一种含座椅的电梯,包括方形轿厢1、电梯井2,所述轿厢1位于所述电梯井2中。在轿厢1侧壁上开设一个以上方形第一通孔5,所述第一通孔5中均设置有竖直截面形状和所述第一通孔5相匹配的底座3、靠背4,所述底座3底端铰接在所述靠背4底端上。在所述底座3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拉力带6、回位弹簧7,所述拉力带6、回位弹簧7的另一端均对应固定安装在与所述底座3两侧面相对应的所述靠背4两侧面上,所述拉力带6使所述底座3与所述靠背4相交的最大角度为90度,即拉力带6可以保持底座3处于水平位置以供乘梯人乘坐。所述回位弹簧7可使未受力的所述底座3回位至朝上的竖直位置。所述底座3非坐端面上固定有绳拉环8,底座3的非坐端面即为与乘梯人所坐的底座3的面相对的面。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5正下方的所述轿厢1外侧壁面上固定有水平的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含座椅的电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座椅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轿厢、电梯井,所述轿厢位于所述电梯井中,在轿厢侧壁上开设一个以上方形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均设置有竖直截面形状和所述第一通孔相匹配的底座、靠背,所述底座底端铰接在所述靠背底端上,在所述底座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拉力带、回位弹簧,所述拉力带、回位弹簧的另一端均对应固定安装在与所述底座两侧面相对应的所述靠背两侧面上,所述拉力带使所述底座与所述靠背相交的最大角度为90度,所述回位弹簧可使未受力的所述底座回位至朝上的竖直位置,所述底座非坐端面上固定有绳拉环;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正下方的所述轿厢外侧壁面上固定有水平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设置一移位柱,所述移位柱水平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移位柱中开设一水平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设置竖截面形状和所述第二通孔相匹配的移位杆,所述移位杆左端伸出所述第二通孔并垂直固定在所述靠背的非靠端面上,所述移位杆右端伸出所述第二通孔并通过移位弹簧固定在一竖直板上,所述竖直板竖直固定在所述支撑板顶端面的右端上,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左外侧的所述移位杆上固定有第一限位柱,在位于第二通孔右外侧的所述移位杆上固定有第二限位柱;在所述靠背的顶端面上开设有竖直的移位孔,在所述移位孔中设置有水平横截面与所述移位孔相匹配的卡位柱,所述卡位柱的长度小于所述移位孔深度,所述移位孔的内底端面上固定一卡位弹簧,所述卡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卡位柱的底端面上,所述卡位弹簧的长度小于所述移位孔深度,在所述靠背的靠面上开设与所述移位孔底端面相连通的连通孔,所述卡位柱的底端面上固定一根拉绳,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经所述连通孔位于所述连通孔外,在所述第一通孔内壁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移位孔相对应的卡位孔;在不使用所述底座时,所述移位弹簧使所述移位杆向右移动至所述第一限位柱抵住所述移位柱的位置处,所述底座非坐端面与所述轿厢内壁面重合,所述拉绳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轿厢上的开口外,所述卡位柱顶端位于所述移位孔外;在使用底座时,所述移位杆向左移动至所述第二限位柱抵住所述移位柱的位置处,所述卡位柱卡入所述卡位孔中,所述靠背靠面与所述轿厢内壁面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座椅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轿厢、电梯井,所述轿厢位于所述电梯井中,在轿厢侧壁上开设一个以上方形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均设置有竖直截面形状和所述第一通孔相匹配的底座、靠背,所述底座底端铰接在所述靠背底端上,在所述底座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拉力带、回位弹簧,所述拉力带、回位弹簧的另一端均对应固定安装在与所述底座两侧面相对应的所述靠背两侧面上,所述拉力带使所述底座与所述靠背相交的最大角度为90度,所述回位弹簧可使未受力的所述底座回位至朝上的竖直位置,所述底座非坐端面上固定有绳拉环;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正下方的所述轿厢外侧壁面上固定有水平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设置一移位柱,所述移位柱水平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移位柱中开设一水平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设置竖截面形状和所述第二通孔相匹配的移位杆,所述移位杆左端伸出所述第二通孔并垂直固定在所述靠背的非靠端面上,所述移位杆右端伸出所述第二通孔并通过移位弹簧固定在一竖直板上,所述竖直板竖直固定在所述支撑板顶端面的右端上,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左外侧的所述移位杆上固定有第一限位柱,在位于第二通孔右外侧的所述移位杆上固定有第二限位柱;在所述靠背的顶端面上开设有竖直的移位孔,在所述移位孔中设置有水平横截面与所述移位孔相匹配的卡位柱,所述卡位柱的长度小于所述移位孔深度,所述移位孔的内底端面上固定一卡位弹簧,所述卡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卡位柱的底端面上,所述卡位弹簧的长度小于所述移位孔深度,在所述靠背的靠面上开设与所述移位孔底端面相连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坚
申请(专利权)人:康达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