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的压紧辊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034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机的压紧辊筒,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印刷机印刷质量较差等技术问题。印刷机包括机壳、转动连接在机壳内的放卷辊筒和收卷辊筒,机壳内位于放卷辊筒和收卷辊筒之间转动连接有印刷辊筒,本压紧辊筒设置在机壳内并位于印刷辊筒的正下方,压紧辊筒包括截面呈环形的内滚筒和截面呈环形的外滚筒,内滚筒和外滚筒之间通过若干呈辐射状分布的固定杆固定,内滚筒的两端与壳体转动连接,外滚筒外套有呈环形筒状的充气压筒,充气压筒与外滚筒固定,充气压筒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充气压筒在充气后能贴靠至印刷辊筒的下侧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印刷质量的优点。

A pressing roller of a printing pres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ressing roller for a printing machin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It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the poor printing quality of the existing printing press. The printing machine comprises a casing, rotatably connected in the casing unwinding roller and roller winding, unwinding and rewinding roller between the roller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printing roller is positioned in the casing, the pressing roller is arranged in the casing and is located just below the printing roller, press roller and roller including cross section is within the section of the ring is outside the roller ring, between the inner drum and the outer drum through a plurality of radiating rod fixed at both ends of the drum and the shell rotatably connected, the outer drum jacket with an annular cylindrical pressure cylinder is inflatable, inflatable pressure cylinder and the outer cylinder is fixed, air pressure cylinder is made of elastic material, air side pressure cylinder after charging can be close to the printing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improving the printing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的压紧辊筒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印刷机,特别是一种印刷机的压紧辊筒。
技术介绍
目前印刷机包括版式印刷机和辊式应刷机,版式应刷机是通过印刷版来实现印刷,辊式印刷机时通过印刷辊来实现印刷。辊式印刷机的印刷效率较高,应用广泛,先有的辊式印刷机在印刷时先将印刷辊的一侧浸入油墨中,油墨会附着在印刷辊的外周面上,随着印刷辊的转动将油墨印刷至面料上,为了保证印刷质量,先有在印刷时会通过刚性的压辊将面料压紧在印刷辊上。由于采用印刷辊的一侧浸入油墨中的方式来附着油墨,会存在附着的油墨厚度不均匀的情况,导致印刷后颜色有深浅,印刷质量无法控制;通过刚性的压辊将面料压紧在印刷辊上时面料与印刷辊为线接触,由于印刷辊是在持续转动的,因此面料与印刷辊的接触时间极短,会导致油墨没有足够的时间转移到面料上,为了保证印刷往往需要降低印刷辊的转动速度,导致印刷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印刷机的压紧辊筒,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印刷质量。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印刷机的压紧辊筒,印刷机包括机壳、转动连接在机壳内的放卷辊筒和收卷辊筒,所述机壳内位于放卷辊筒和收卷辊筒之间转动连接有印刷辊筒,本压紧辊筒设置在机壳内并位于印刷辊筒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辊筒包括截面呈环形的内滚筒和截面呈环形的外滚筒,所述内滚筒和外滚筒之间通过若干呈辐射状分布的固定杆固定,所述内滚筒的两端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外滚筒外套有呈环形筒状的充气压筒,所述充气压筒与外滚筒固定,所述充气压筒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充气压筒在充气后能贴靠至印刷辊筒的下侧面上。由于充气压筒具有弹性,因此冲压压筒与印刷辊筒贴靠时是面接触的方式,且贴靠面与印刷辊筒的外周面时匹配的,因此通过充气压筒来将面料顶靠在印刷辊筒上时面料能有较大的面积贴靠在印刷辊筒上,面料在印刷时有相对较长的时间与印刷辊筒接触,从而使得油墨能完全附着到面料上,提高了印刷面料的效果;同时也能提高印刷辊筒的转动速度,提高印刷效率。在上述的印刷机的压紧辊筒中,所述内滚筒内穿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连通有若干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穿过内滚筒和外滚筒与充气压筒连通,所述充气压筒上开设有若干减压气孔。通气管与气泵连通,使用时气泵向通气管内实时冲气,冲入的气体通过充气管均匀进入充气压筒内,同时气体会从减压气孔排除,充气压筒内的气压形成动态平衡,由于印刷辊筒上花纹的结构不同,气压动态平衡的充气压筒能在与不同花纹段的印刷辊筒抵靠时实时调节作用在面料上压力,从而使得面料抵靠在印刷辊筒上的作用力保持恒定,使得油墨附着在面料上的效果保持一致,提高了印刷面料的效果。在上述的印刷机的压紧辊筒中,所述充气压筒采用硅胶或者橡胶制成。在上述的印刷机的压紧辊筒中,所述充气压筒和外滚筒之间通过魔术贴固定。通过魔术贴能方便充气压筒的拆卸和安装。在上述的印刷机的压紧辊筒中,所述减压气孔开设在充气压筒的两端,所述减压气孔的边沿固定有金属环。金属环能避免减压气孔处被撕裂,减压气孔的设置位置使得排除的气体不会影响印刷。在上述的印刷机的压紧辊筒中,所述充气压筒外周面转动的线速度和印刷辊筒外周面转动的线速度相同。压紧辊筒和印刷辊筒分别通过电机带动,上述结构能使得面料与充气压筒在接触位置相对静止,充气压筒只起到压紧面料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印刷机的压紧辊筒具有提高印刷质量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印刷机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图2是印刷辊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烘干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壳;2、放卷辊筒;21、收卷辊筒;3、印刷辊筒;31、内辊体;32、印刷环;33、环形卡槽;34、定位凸环;35、磁铁;36、锁紧环;4、烘干箱;41、箱体;42、过渡辊筒;43、风扇;44、电热丝;45、分散网格;5、张紧辊筒;6、压紧辊筒;61、内滚筒;62、外滚筒;63、固定杆;64、充气压筒;65、通气管;66、充气管;67、减压气孔;68、金属环;7、墨盒;71、喷嘴;72、罩体;721、前挡板;722、通槽;723、后挡板;724、端板;725、让位槽;73、刷板;731、第一刷毛条;732、第二刷毛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印刷机包括机壳1、转动连接在机壳1内的放卷辊筒2和收卷辊筒21,机壳1内位于放卷辊筒2和收卷辊筒21之间转动连接有印刷辊筒3,机壳1内位于印刷辊筒3的正上方设有能将油墨均匀喷在印刷辊筒3上的喷墨机构,机壳1内还固定有烘干箱4,烘干箱4位于印刷辊筒3和收卷辊筒21之间。印刷辊筒3包括内辊体31和若干外表面刻有花纹的印刷环32,若干印刷环32套在内辊体31上,印刷环32与内辊体31周向固定,印刷环32的一端端面上开有环形卡槽33,印刷环32的另一端端面上具有凸起的定位凸环34,相邻两个印刷环32中其中一个印刷环32的定位凸环34能卡入另一个印刷环32的环形卡槽33内,内辊体31的两端均螺接有锁紧环36,位于两段的印刷环32的外侧面均为平面,锁紧环36能与对应的印刷环32顶靠。若干印刷环32组成完整的印刷图案,通过更换不同花纹的印刷环32能灵活的调节印刷图案,同时在需要印刷不同图案时无需更换整根印刷辊筒3,只需要更换印刷环32即可,操作方便,节约成本。定位凸环34的端面上固定有磁铁35,磁铁35能与印刷环32相吸。磁铁35能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印刷环32的内壁上固定有滑块,内辊体31的外周面上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印刷环32的滑块能卡入滑槽内。通过该结构实现印刷环32与内辊体31的周向固定。印刷辊筒3和放卷辊筒2之间设有张紧辊筒5。该结构能使得面料保持张紧。烘干箱4包括箱体41和转动连接在箱体41的过渡辊筒42,过渡滚筒至少具有两个,至少两个过渡辊筒42呈水平排列,过渡辊筒42位于印刷辊筒3的上方,箱体41的顶部固定有朝下设置的风扇43,箱体41内位于风扇43的正下方固定有电热丝44。喷有油墨的面料通过过渡辊筒42,此时面料的印刷面朝上设置,电热丝44加热空气,通过风扇43将加热后的空气吹至面料上使得油墨快速被烘干;风扇43和电热丝44单独设置既能采用面积交到的电热丝44,同时也能使得热风更均匀的吹至面料上,避免破坏面料的印刷效果。箱体41内位于电热丝44和过渡辊筒42之间还固定有分散网格45,分散网格45的网眼呈多边形。通过分散网格45进一步分隔热风,使得吹至面料上的热风更均匀,同时多边形的网眼使得热风经过时受到阻挡,使得通过的热风更柔和,使得油墨能同步烘干,保证印刷效果。本压紧辊筒6设置在机壳1内并位于印刷辊筒3的正下方,压紧辊筒6包括截面呈环形的内滚筒61和截面呈环形的外滚筒62,内滚筒61和外滚筒62之间通过若干呈辐射状分布的固定杆63固定,内滚筒61的两端与壳体转动连接,外滚筒62外套有呈环形筒状的充气压筒64,充气压筒64与外滚筒62固定,充气压筒6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充气压筒64在充气后能贴靠至印刷辊筒3的下侧面上。由于充气压筒64具有弹性,因此冲压压筒与印刷辊筒3贴靠时是面接触的方式,且贴靠面与印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印刷机的压紧辊筒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机的压紧辊筒,印刷机包括机壳、转动连接在机壳内的放卷辊筒和收卷辊筒,所述机壳内位于放卷辊筒和收卷辊筒之间转动连接有印刷辊筒,本压紧辊筒设置在机壳内并位于印刷辊筒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辊筒包括截面呈环形的内滚筒和截面呈环形的外滚筒,所述内滚筒和外滚筒之间通过若干呈辐射状分布的固定杆固定,所述内滚筒的两端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外滚筒外套有呈环形筒状的充气压筒,所述充气压筒与外滚筒固定,所述充气压筒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充气压筒在充气后能贴靠至印刷辊筒的下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的压紧辊筒,印刷机包括机壳、转动连接在机壳内的放卷辊筒和收卷辊筒,所述机壳内位于放卷辊筒和收卷辊筒之间转动连接有印刷辊筒,本压紧辊筒设置在机壳内并位于印刷辊筒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辊筒包括截面呈环形的内滚筒和截面呈环形的外滚筒,所述内滚筒和外滚筒之间通过若干呈辐射状分布的固定杆固定,所述内滚筒的两端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外滚筒外套有呈环形筒状的充气压筒,所述充气压筒与外滚筒固定,所述充气压筒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充气压筒在充气后能贴靠至印刷辊筒的下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的压紧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滚筒内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晨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纬宸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