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空探测微区自适应拉曼荧光成像联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质检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扫描激光拉曼成像、扫描激光诱导荧光成像及面阵宽谱扫描成像的物质检测系统,适用于深空探测行星开放环境下的物质探测,属于行星原位探测领域。
技术介绍
对于未来的深空探测,对物质成分探测技术及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位精细探测能力是各航天大国瞄准的技术至高点。精细探测即要求激光聚焦点更小,分析的物质量很小,元素及分子种类更丰富,定量化更准确同时又在极高空间分辨成像的监控下进行。激光拉曼(Raman)及紫外激光诱导荧光为物质成分分析的重要手段,其中激光Raman可实现物质分子组成的分析,而紫外激光诱导荧光除了可用于成像以外,还可用于一些元素尤其是稀土元素的分析。深空探测中的拉曼类物质分析比常规的拉曼应用要求更高,主要面临的挑战及技术难点在于由于测试对象岩石、土壤中含有的矿物质组成复杂,同种矿物颗粒粒径极小。因此,在微区分析时要求激光聚焦光斑在1微米的量级,才能对矿物进行精确的微区分析,对显微光路要求极高,常规的拉曼探头受光纤传输模式的影响,其聚焦光斑受激光模式退化及衍射极限的影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空探测微区自适应拉曼荧光成像联用系统,包括主控制器(7)、光谱仪(12)、光纤(13)、三维电机驱动器(1)、三维精密电动平台(29)与光学头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头部(2)由紫外拉曼激光器(3)、紫外干涉滤光片(5)、次级电机驱动器(6)、次级直线电动平台(9)、低倍紫外显微物镜(8)、双色镜(27)、长工作距离高倍紫外显微物镜(25)、主电机驱动器(21)、主直线电动平台(22)、紫外瑞利滤光片(16)、比例分光片(17)、显微物镜(14)、管透镜(33)和电子目镜(11)组成;电子目镜(11)内有成像镜头(32)和图像传感器(31);所述的紫外拉曼激光 ...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13 CN 20172131686351.一种深空探测微区自适应拉曼荧光成像联用系统,包括主控制器(7)、光谱仪(12)、光纤(13)、三维电机驱动器(1)、三维精密电动平台(29)与光学头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头部(2)由紫外拉曼激光器(3)、紫外干涉滤光片(5)、次级电机驱动器(6)、次级直线电动平台(9)、低倍紫外显微物镜(8)、双色镜(27)、长工作距离高倍紫外显微物镜(25)、主电机驱动器(21)、主直线电动平台(22)、紫外瑞利滤光片(16)、比例分光片(17)、显微物镜(14)、管透镜(33)和电子目镜(11)组成;电子目镜(11)内有成像镜头(32)和图像传感器(31);所述的紫外拉曼激光器(3)沿主光轴(4)发出的柱形近准直激光束(30)穿过紫外干涉滤光片(5),可滤除紫外拉曼激光器(3)发出的紫外激光的分频谐波干扰,使得其激发的拉曼信号信噪比更高;柱形近准直激光束(30)穿过紫外干涉滤光片(5)后,穿过低倍紫外显微物镜(8),形成锥形激光束(28);锥形激光束(28)穿过双色镜(27)后,到达长工作距离高倍紫外显微物镜(25)的入瞳(26),在入瞳(26)的位置处,锥形激光束(28)的直径将大于入瞳(26)的直径,由于锥形激光束(28)的锥角为定值,因此低倍紫外显微物镜(8)与长工作距离高倍紫外显微物镜(25)的距离越远,锥形激光束(28)的直径比入瞳(26)的直径大得越多,穿过长工作距离高倍紫外显微物镜(25)的激光能量越弱,但聚焦光斑越小;因此可通过调节低倍紫外显微物镜(8)与长工作距离高倍紫外显微物镜(25)的距离,在穿过长工作距离高倍紫外显微物镜(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雄,袁汝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