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误差校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取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0225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据误差校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取存储介质,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所需的数据参数;基于所述数据参数获得第一时间段内测站点的第一误差;基于所述数据参数、预设地物点坐标公式以及所述第一误差获得误差校正后的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点云数值。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校正了观测过程中因地表移动对观测数据的影响,大大提高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为研究地下开采引起的及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误差校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取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据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数据误差校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取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研究开采沉陷问题必须研究地下开采引起的岩层及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岩层及地表移动过程十分复杂,它是各种地质采矿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要认识这一过程,目前最主要的方法是实地观测,通过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来获取实测数据;目前常规观测站已经在各矿区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应用的深入,常规观测站的不足和缺点也日益暴露:外业观测劳动强度大,观测周期长,需要埋设测点且不易保护,高程测量和平面测量常常分开进行以致所得结果不能完全反映测点的时空关系,观测的数据只是主断面上信息,不能完全反映整个移动盆地的信息。针对常规观测站的这些不足,可以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RTK技术结合进行开采沉陷观测,不需要固定测点、节约成本、时间短,不需要从工作面开始开采一直到开采结束稳定全过程进行观测,只需在有限的时间里(一般1~2个月)对同一沉陷区域进行有限的2次及以上的观测(一般3~4次即可),经过数据处理、参数反演就可以获得沉陷参数,提高效率的同时还可获得丰富的沉陷盆地观测数据,相当于一个高密度的网状观测站,为开采沉陷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实测数据。虽然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RTK技术结合进行开采沉陷观测有着上述优势,但在开采沉陷的观测过程中或许会遇到这种情况:观测仪器架设在测站点进行沉陷观测时,测量仪器都应该是水平的,但在随着观测的进行,仪器会越来越偏离水平,尤其是在工作面的高强度开采或重复采动导致的地表下沉剧烈,或地表下沉活跃阶段进行观测时,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出现这情况的原因是:在观测过程中,测站点地表也在不断的下沉而使仪器本身产生移动。现阶段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是忽略观测过程中的地表移动对观测数据的影响,这样一来就会给观测数据带来了很大的误差。目前顾及到观测过程中地表移动的动态观测方法及考虑到其对观测数据影响的数据处理方法都还没有解决,因此,亟需一种新方法来解决因地表下沉而使观测数据存在很大误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误差校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取存储介质,以有效地改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误差校正方法,包括:获取所需的数据参数;基于所述数据参数获得第一时间段内测站点的第一误差;基于所述数据参数、预设地物点坐标公式以及所述第一误差获得误差校正后的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点云数值。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误差校正装置,包括: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需的数据参数;第一误差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数据参数获得第一时间段内测站点的第一误差;点云数值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数据参数、预设地物点坐标公式以及所述第一误差获得误差校正后的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点云数值。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上述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取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取存储介质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代码于计算机内,所述可读取存储介质包括多条指令,所述多条指令被配置成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误差校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取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所需的数据参数;基于所述数据参数获得第一时间段内测站点的第一误差;基于所述数据参数、预设地物点坐标公式以及所述第一误差获得误差校正后的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点云数值。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校正了观测过程中因地表移动对观测数据的影响,大大提高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为研究地下开采引起的及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提供了准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误差校正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观测某一沉陷盆地主断面的观测线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的步骤S102的方法流程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的步骤S102的方法流程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误差校正装置的模块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误差获取模块的模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数据误差校正装置110、存储器120、存储控制器130和处理器140。所述存储器120、存储控制器130、处理器140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所述数据误差校正装置11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120中或固化在所述电子设备100的操作系统(o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数据误差校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取存储介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误差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所需的数据参数;基于所述数据参数获得第一时间段内测站点的第一误差;基于所述数据参数、预设地物点坐标公式以及所述第一误差获得误差校正后的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点云数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误差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所需的数据参数;基于所述数据参数获得第一时间段内测站点的第一误差;基于所述数据参数、预设地物点坐标公式以及所述第一误差获得误差校正后的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点云数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扫描仪整体下沉时,所述获取所需的数据参数,包括:获取t1时刻测站点的起始坐标位置(x1,y1,z1)、ti时刻测站点的当前坐标位置(xi,yi,zi)、t2时刻测站点的结束坐标位置(x2,y2,z2)、扫描距离S、横向扫描角度α和纵向扫描角度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误差按时间分配时,所述基于所述数据参数获得第一时间段内测站点的第一误差,包括:基于所述数据参数获得第一时间段内测站点的地表下沉量;基于所述地表下沉量和所述第一时间段获得测站点的下沉速度;基于所述下沉速度获得第一时间段内测站点的下沉误差,作为第一误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地物点坐标公式为:其中,xi为ti时刻测站点的北向坐标,yi为ti时刻测站点的东向坐标,zi为ti时刻测站点的高程,S为扫描距离,α为横向扫描角度,θ为纵向扫描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地表下沉引起扫描仪倾斜时,所述获取所需的数据参数,包括:获取t1时刻测站点的起始坐标位置(x1,y1,z1)、ti时刻测站点的当前坐标位置(xi,yi,zi)、t2时刻测站点的结束坐标位置(x2,y2,z2)、扫描距离S、横向扫描角度α和纵向扫描角度θ、仪器高度H、三脚架架腿之间的距离L。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误差按时间分配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王江涛马高峰贾秋芙姚春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